APP下载

国人两层皮

2012-02-16宝女

当代工人 2012年3期
关键词:上流社会胜利者立志

宝女

鲁迅都后悔

自从春秋战国时期,荆轲那帮人没了之后,中国人就离忠义这个词越来越远了。一部《厚黑学》成了人间指南。一个老奸巨猾的末代封建政客的家信集《曾国藩家书》,被奉为21世纪的心灵鸡汤。如果《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能发明出时光穿梭机,让鲁迅来到小悦悦事件的现场,他老人家一定会痴笑三声,然后重新到日本好好学医,彻底放弃“疗救国民思想”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中,始终泛滥着一种成王败寇、笑贫不笑娼的功利主义观念。时至今日,这种思想演变成了“宁可为妓,不可为师”的女教师心声,演变成了初中生社交妹的现实。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一朝成为刘邦,自然有一群当世后世的人为之捧臭脚;一旦沦为项羽,肯定会有人编出“论虞姬自刎之身不由己”,或者“论项羽失败之必然性”之类的史实考证。

中国人只膜拜胜利,而不是胜利者这个人。因此,一旦失势,痛打落水狗、见死不救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中国人看到的是胜利者能够带给自己的好处,至于谁胜利谁失败,这种不给自己涨工资的事情,是无需关心的。今天的中国人,和半个世纪前鲁迅骂过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小时候,老师教育我们:要立长志,不要常立志。20年过去了,言犹在耳。但是却发现,立长志的还躲在书斋里,踏踏实实实现梦想却不名一文;常立志的都跟美国总统似的,因为特别善于许诺,便在这个世界混得如鱼得水。

在没有微博的时代,人前正义凛然的官员们,在双规高潮期,经常上演台上讲廉政,讲着讲着就被台下反贪局的人带走的活剧。在微博时代,人前坐怀不乱的官员们演出的一场场微博开房、摸奶哥、蓄意强奸女公务员之类肾上腺素泛滥的新闻,让人终于明白,难怪大街上卖春药的店一家多过一家,按照中国现在每年招公务员的比重,显然需求量还得加大。

年轻的时候,最见不得官员正义凛然、算命的仙风道骨、当大夫的语重心长。但凡遇到这样的,必然佩服得五体投地,然后言听计从。如今人也上了年纪,算是有了点儿生活阅历,特怕看到文人上百家讲坛、官员做廉政报告、企业家做慈善义卖。当然,为了防止大夫语重心长,基本会直接塞红包了。

总之一句话:根据生活经验,一众人等,叫唤得最人模人样的,往往最禽兽不如。要是声小点儿的,没准还靠点儿谱。

在现代社会,一些人信奉,要想成功,最首要的本事就是不要脸。所以要想混进上流社会,前提是必须得够下流。

翻翻上流社会的奋斗史,要是能打马赛克的话,基本上除了钱是真的,其他的就没什么可拿出来说的了。戴着为民除害、主持正义的面具,借天下悠悠之口铲除异己,背地里行各色魑魅魍魉之事,这是官场、商场、学术场等所有场的潜规则。一切能拿出在台面上说的话,都是为台下要做的不可告人的事服务的。

中国人有着欺软怕硬的民族劣根性,同时也滋生了最油条的底层老百姓。人类社会如同生物链一样,强者如果不但不保护弱者,反而仗势欺人,那么弱者也不会坐以待毙,毕竟生存才是硬道理。今天谁敢说自己不可能吃到地沟油,不可能吃到各种毒食品?上梁不正下梁歪,一家如此,一国也是如此。

真诚成了真正的奢侈品,“真心话,大冒险”成了酒后的游戏,在生活中,没人再敢说真话了,或者说,就算说了真话,也没人信了。

猜你喜欢

上流社会胜利者立志
姚立志绘画作品
纪念碑
怕吵到你
苏梦飞
立志更守志 执志如心痛
党对少先队儿童的希望是什么??
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日本“上流社会男性”什么样?
浅析《卖花女》中人物形象与当时英国阶级面貌关系
胜利者和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