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2-02-16松,惠

台湾农业探索 2012年1期
关键词:绿色食品海南供应链

陈 松,惠 青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海南 海口 571127)

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1]。当前,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发生的诸如三聚氰胺、染色馒头、牛肉膏、毒生姜、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严重触动了消费者的神经。众所周知,食品的主要原料来自农产品,因此,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也暴露出农产品供应链的脆弱性。农产品供应链涵盖了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整个环节,主要涉及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的生产、加工、批发、零售直到最终消费者的供需网络。安全高效的农产品供应链是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只有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之间高效配合、信息共享,才能带来供应链的价值增值。海南作为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农产品的生产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因此,总结分析海南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对于打造高效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提高海南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海南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不完善

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角度看,我国虽然制定了关于食品质量的总体性法规,如《农业法》、《食品卫生法》、《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但这些法律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规定缺乏技术上的可操作性,不能满足现阶段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真实诉求。因此,在立法层面上,海南省面临着全国性的共性问题。

1.2 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不统一

目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不统一,主要表现在产品标准、卫生标准、行业标准之间的相互交叉、矛盾、冲突,这使得食品安全监管“无法可依、违法难究”,特别是缺乏食品安全标准和检测方法,影响了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虽然2009年,海南省出台了《关于推进垦区农业生产基地和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力争用三年时间在垦区建立起一批成规模、有影响、起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的芒果、香蕉、绿橙、荔枝、胡椒、槟榔、瓜菜、茶叶、菠萝蜜、红毛丹等10大热带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但与这10大热带农产品相对应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尚未建立,这就无法保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利于海南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品牌的推广和海南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形成。

1.3 认证体系不健全

虽然在认证体系方面,我国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分别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概念推广和普及不够,消费者对认证的标准、程序、方式等知之甚少;而且三家认证组织不能对不同认证体系的产品进行有效转化,容易给消费者造成模糊的概念;此外,农产品认证标准较笼统,没有形成针对每一类农产品的认证标准,无法对其进行定位。

目前,海南的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省级工作机构是海南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处和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海南省绿色食品办公室挂牌到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处。以绿色食品工作机构与队伍建设情况为例,截至2010年,全国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共42个,专职工作人员410人,兼职工作人员56人;地(市)级工作机构118个,专职工作人员510人,兼职工作人员110人;县级工作机构302个,专职工作人员724人,兼职工作人员234人。目前海南省有1家绿色食品省级工作机构,只有3名兼职工作人员,尚无市(县)级工作机构[2]。

1.4 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起步晚

目前,海南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刚刚起步,面临着以下问题:首先,各地基层组织和农户认识不足、参与程度不高,影响了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推进;其次,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不顺、联动监管机制不到位,在具体管理事务上存在职责不清、合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准入工作的全面开展;再次,作为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重要组成内容,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尚未建立,农产品生产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低等因素给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建立带来一定困难;最后,检测体系不健全,检测手段、技术能力和工作经费不足。

2010年8月16日,海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议提出,农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全面提升海南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投入1.2亿元建设省现代农业检验检测预警防控中心,多方筹资建设18个市县农产品质量检测分中心,建成225个农产品质量检测流动服务站,初步构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1.5 区位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海南地处热带地区,光温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22~26℃,常年降雨量1500~2300mm,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美誉,是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和冬季农业的黄金场所。岛内无工业污染,空气指数全国最好,加之独特的资源禀赋和优越的生产条件,为海南的优质农产品生产提供了明显区别于其他省份的区位优势。但区位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使得认证的农产品企业和产品数量偏低。以绿色食品为例,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绿色食品认证企业6391家,认证产品16748个,平均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206个认证企业,540个认证产品,而海南的绿色食品认证企业仅有20家,产品26个,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 改善海南农产品供应链的措施

2.1 合理利用政策优势,加强政府的宏观统筹

2009年3月10日国务院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物流产业列入国家十大振兴规划,并将海口市列为全国17个主要节点城市之一;2010年1月4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44号),将海南定位为“现代热带农业基地”;2010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现代物流业被确定为海南省重点扶持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海南农产品安全供应链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时,政府应制订构建农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体系的规划方案和实施办法,充分发挥行业主管和导向作用。

2.2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强制性标准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是强制性的技术规范,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必须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设置农产品安全的强制标准,实际上起到了信息披露的作用,以校正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为了校正信息不对称,政府应强制农产品生产制造商、供应商、零售商以某种安全水平的形式标识其产品,安全和质量标识包括加工标准的采纳和第三方的保证、担保或认证(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ISO9000、GAP或者HACCP标识)。

围绕海南特色农产品,制定和完善了一批地方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实施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做到有标准可依、有章可循。全面规范农产品“从种植地域选择、品种选育、基地管理、采收、生产加工到产品质量、产品储运”各个环节的标准,促进生产及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2.3 建立农产品例行监测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把农产品产地环境控制、生产管理、投入品监管、包装标识和市场准入等监管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从农田到市场的全过程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建立电子农务网站和农技110热线,使之成为海南省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以保证整个追溯制度的透明化和信息畅通。

此外,制定各类《农产品质量追溯操作规程》、《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等制度,编印《农产品产品质量追溯手册》发放给农户,建立健全“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农产品例行监测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2.4 把握政策,整合资源,打造海南农产品安全供应链

由政府主导,在生产领域,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在流通领域搞活“订单农业”,规范市场行为,减少中间环节费用以降低成本;依托行业协会,建立农产品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和农产品的实时监测。

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对现代物流业的政策支持为契机,推进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培育核心企业,打造集农产品采购、仓储、运输、流通加工、配送和销售为一体的集成化安全供应链,实现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

[1]百度百科 .食品安全 [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68403.htm.

[2]中国绿色食品网.2010年统计年报[EB/OL].http://www.greenfood.org/sites/Mainsite/List_2_18553.html.

猜你喜欢

绿色食品海南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绿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
什么是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