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人画的本质与美术教育
2012-02-16于晓明
于晓明
(江西省陶瓷研究所 景德镇市 333000)
文人画是中华文化的一个艺术经典,是聚书画、诗词综合一体的艺术结晶,我们观画时,会不知不觉的神游其中,再而升华之其形,它独特的魅力吸引我们去体会去研究它的内在的思想和作者的灵魂。
文人画是我们中华审美思维的重要特点之一,对艺术的敏感与丰富的创造力,就像我们把杂粮变成美酒一样,这是一个性质的转变,把一切自然的东西转化成有活力有灵魂的产物,其实远在唐宋年间,一些艺术家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对客观世界的临摹产物,思维活跃的已经开始把时间万物作为创造题材,个人独特的自我风格已经具备很大的转变,当某一个成功的艺术家戞戞独造,一呼百应的情况下,得到了许多对理想对生活有着独特追求的艺术家们响应,于是,从微小的变化到突破性的转变,由生涩而稚嫩的想法到一一成熟。慢慢的形成了文人画的这一具有独创性,自我风格表现的一个必然产物。
文人画是中国绘画历史的一个必然。文人画理论首先接受了古代绘画特点,然后依次受到道家,儒家,魏晋玄学及佛学的影响,至唐代初步形成了文人画的绘画风格与面貌。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尽管文人画所受的思想影响随着时代的更替而变换,但每一个时代的绘画同其他艺术一样是作为精神文化的一部分而存在。文人画是历史文人塑造性格,培养能力的一门必修课,如同书法、诗歌、音乐之于古代文人一样。绘画在道家是人的精神寄托,在儒家同样也是修养性格,寄托精神的载体,修身养性是传统文化思想对艺术的认定。
其实文人画在中国画绘画发展过程中是一种高级形态的表现,它的种种理论以及实践都充分表达了国民文化对绘画艺术规律乃至绘画艺术精神的深入提示。而且,也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哲学以及国民修养等等,总的来说,文人画比较强调主题的自觉升华,以及把主客统一的整体观念,让文学的特征在绘画中得到充分表达,所以,综上所述,这些是迄今为止文人画对中国画的综合观念的至高境界。它在绘画表达的言语中一直都强调时代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文人画有着它独特的规律性,它的文化表现在绘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思想的融入,它轻视现成的方式,而注重的是时代文化独有的独特个性思想及理念,思想的意趣表达,在中国画的历史发展中,一直都秉承着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性, 在无法之法”与“自有我法”与艺术语言形态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体现出那种看起来貌似简单,然而却有着极高的秉性,风格,思想及情操的表现手法。 而兼容并茂,以少胜多的艺术境界,乃至今日,都依然是我们对绘画语言表达方式的最好验证。
再说它的本质和内涵,其一,文化画它具有强烈的时代独创性,它所重视绘画语言的艺术规律,精神文化的个性;其二,文人画的理论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所表现的个性和风格的绘画艺术和绘画精神,表现出特定时代的文化本质和精神面貌,其实文人画实际上是对某一个特定时代对艺术与绘画所表现的精神继承,是一种对民族绘画语言和民族文化在不同时代的表达及阐述。文人的包容和理解让文人画在中国绘画的表达方式中得到最大的继承和开拓,既对特定时代文化的本质包容,也展示了中国文人画的本质。文人画的存在,它是现代文化多元化的一个时代特色,它的文化独创性和精神创新让文人画在继承和发展中传统思想和现在艺术,对艺术境界的要求强调了主题情感的突出,造就了时代文化的个性,结合文人画的传统认识,我们应该加深对有形和无形的教育,对有形和无形的充分发挥它的精神特色。
纵观近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文人画作为民族绘画的高级形态似乎并没有融入近代美术教育中。在近代,文人画在反中华文化的衰微国运中被歪曲,误解,批判以及践踏。还没等我们对问题的认识逐渐清醒,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商品经济的大潮就推动我们涌向信息时代的潮流中。文人画在这种现代潮流中似乎成为了艺术的昨天,并被打上了“阶级”、“陈旧”、“不合潮流”的标签,正因如此,鲜有人站在教育的立场上将其作为人话的重要整体提出并作为高校的教学科目。
显而易见,文人画确实可以给我们的教育理念提供一些全新的启示和概念,在文人画的理念里对画法的认识中,并不是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为的是从有法到无法,到最后“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点画,色彩在中国画中都是表达思想的方法,这是我们必须去正视的问题,所以,一方面传授给学生有形资产,诸如技法等。有形资产是可以拿来的,并能很快在学生的作品中转化。我们很难做到用同一个标准教授学生,使其在作品中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并让学生最后都能找到自己的个性化绘画语言。另一方面就是传授给学生无形资产,即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意识,它是无形的,它包括人文情操,品格锤炼,学问修养,观念建立的实践过程的创造能力。如果在具体教学中不加入这种无形的东西,我们就只能做表面文章,而不能从思维观念上使其有所建树。
现在,文人画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绘画种类、一种表现手法,更准确的来说是一种对审美的追求,它是我们的民族遗产,也是我们中国画的一个非常珍贵的一部分,它有着丰富的内在语言和独特的审美观。纵观唐宋至现代,中国画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它已经到达一个高度,一个具有民族特色良性发展的高度,前辈们留下的丰富理念和实践经验,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丰富的源泉,也是我们民族不可缺少的文化产物,是我们必须珍惜和继承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