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陶艺人物造型

2012-02-16聂小媛

陶瓷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陶艺家陶艺泥土

聂小媛

(景德镇市雕塑瓷厂 景德镇市 333000)

受现代艺术思潮影响而发展出来的中国现代陶艺虽然只有三十年的过程,但是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吸收生活感受,抒发作者情感,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是现代陶艺人物造型的主要理念。

陶艺中的人物造型在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发展史,秦代兵马俑以雄浑的奇姿震撼世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汉代陶塑击鼓说唱俑生动传神,仿佛把我们带进了穿越历史时空的隧道去观赏说唱艺人的精彩演艺。

景德镇古代陶艺人物雕塑,始于宋代影靑涩胎瓷雕。湖田窑出土的影靑仕女瓷雕,釉色晶莹玉润、胎质洁白细腻、人物质朴含蓄,体现出传统陶艺的历史痕迹。简练的捏塑涩胎人物造型注重表情刻划、省略衣纹线条。生动的形象、粗犷的质感,体现了民间艺术家的聪明才智,反映了宋代陶艺的审美情调。但是由于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传统陶艺有着模式化的特点,造型意识追求完美的整体感。当然这是历史时代所决定的,很难界定传统陶艺人物的时代审美是否受到现代人的喜爱。

现代陶艺以反映现代生活为标志,强调创新意识,排斥抄袭、复古倾向。以表现社会生活需要,人物精神世界为目的。吸收摄影、油画、现代图案、时装表演流行文化等艺术元素形成现代陶艺的多元化格局。

一块泥土是冰冷的,具有可塑性的形状。通过陶艺家的构思、创造,就使冰凉的泥土释放出生命热力,变成蕴含着生活情趣的艺术品。质朴的泥土能产生出奇特的美感,现代陶艺不仅是泥土的塑造、绘画,也是火的艺术重铸创造。火的变幻莫测使陶瓷原料、釉料、颜料既会出现工艺缺陷,又会产生出乎作者意料之外的质感和视觉效果。坯料在高温烧炼中会出现收缩、变形现象,材料的质感、肌理都会发生变化。不同人物形象的塑造、绘画都会在窑变中发生形体质感的反应,凝炼的形态,会出现鲜明的形体、色釉反差。

利用泥土与火的特质进行创造陶艺千变万化的形态,凝集了人类文化和科技的进步。从古到今,中外陶艺家虽然语言、文字不同,审美观念、思想意识千差万别,但是,对陶艺语言都会有相通的理解。陶艺是有意味的表现形式,通过具象、意象、抽象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出作者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感悟。陶艺是静态的,却凝集了陶艺家的炽热情感。陶艺作品的泥土形色、点、线、面与火的神功妙韵一结合,就会产生出神奇的变化,而这些变幻莫测的窑变现象,正是陶艺家传情达意的语言工具和造型手段。

在人物陶艺作品中,经过多年的探索思考,我创作出系列陶艺作品,既有现代人物塑像,也有古代人物瓷画。含古融今,寓意寄情,充分发挥陶瓷泥土的可塑性、变化性特征,将装饰材料的性能发挥到极致。“无题”系列瓷雕是现代陶艺中的新作,也是我经过较长时间构思后创作出来的。以一位沉思者的肖像躯体为载体,以现代意象图案为装饰画面,含蓄地把这位思想家的内心世界用图案形式作为“心语”诠释出来。

人生在世即使是长命百岁,也不过是度过三万六千五百天。一生中要认识大千世界、接触社会人生。生活中有顺境,也有坎坷曲折。有鸟语花香、风光明媚,也有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无题”中的装饰图案揉合了意象、抽象形体。在装饰色彩上选择了黄底黑线,红、黑、白三色等多种色相,反映丰富的心态。面对“无题”这件作品,不同的观赏者都会用自己的感受来理解。在“无题”2号作品中揉进了几何抽象图案装饰,有点象运动服中的图案纹理,虚实、黑白、冷暖色彩,既象人的心电图,也似日月山河。3号作品以鸟语花香庭园景致为装饰,把人物造型与花鸟、山水的意象变形图案相结合,令人回味无穷。

现代陶艺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通过艺术形象,进入到观赏者的心灵深处。以深刻的意蕴、含蓄的艺术语言,引起人们的思考,并且能在感情中产生共鸣的效应。因此,人们用“凝固的音乐、静止的舞蹈、立体的绘画、深沉的诗词”来形容陶艺。就是由于现代陶艺的独特魅力,泥料、造型、器型、纹饰、不同材质的视觉效果,产生出陶艺形态的丰富变化。艺术收藏家、爱好者倾心于陶艺,似乎有一根无形的纽带,把作者与观众相连接,陶艺潜意识的特殊形态,沟通了人们的思想感情。

旅行家来到名胜古迹、寺庙丛林,都会对庙宇中的佛像、观音、罗汉雕像、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正是由于佛教艺术的精美塑绘,才使得佛教文化深入千家万户,吸收旅游爱好者观赏思考,并起到教人为善、心胸宽阔,启迪心灵的作用。我创作的“禅”系列瓷画,以大佛、济公等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抒发自己的人生感受,有着深刻的思想意蕴。

在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巨像前,我仰头观看,她那深沉慈祥的双眼与我的视线交流,似乎在默默地向我讲述人生哲理、大千世界的妙谛。我立即取出速写本,勾勒下大佛的肖像。回到工作室后,经过构思把佛像脸部与莲花,如意纹饰与“禅”字书法相衬托,创作出直视人们心灵的佛像。她既像释迦牟尼如来佛、卢舍那大佛,也有观音菩萨的安祥,宁静的表情中又有一丝威严。佛教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组成部分,包含着深刻的智慧,对人生社会的观察洞悉,对思想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高度概括了人生哲理的佛教文化,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描绘表现出来,能起到净化人们心灵、启迪人们智慧的作用。从古到今,佛教艺术、文化对于民众的感化、传播、开悟,深入人心。

寓教于乐的济公活佛,“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他除恶扬善,专门为人间受苦受难的百姓除恶霸,做好事,受到人民的尊崇。他的艺术形象是一个疯疯癫癫的丐僧模样,脚蹬烂鞋,手持破扇,行走江湖,四海为家。在创作济公形象时,我特意在他的“疯癫”外表中入手,以济癫对着一根芦苇叶开心大笑的“傻”样,表现出他“大智若愚”的超脱胸怀。以他身边“从春沉思到秋,成熟了才开口”的石榴,含蓄地点出人物的大智慧。“一粒沙中有三千世界”,芦苇叶有青翠、枯涩,一根芭茅叶中,智者能悟出人生易老、生命珍贵的禅理。芦苇叶的青绿、破蒲扇的干枯,恰成鲜明的反差对比。岩石上打坐的济公笑容憨厚,晚秋初冬交替之际,天上飘下了点点雪花,而赤膊裸胸的济公却浑然不觉,怡然自乐,是人是仙?是疯是癫?观赏这件作品,人们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继承“成器、造物、传情”的传统陶艺特色,采取“弃用、求美、索义”的现代艺术观念,找到开创力的原生态形式,是现代陶艺的重要特征。传统陶艺可以“千人一面”,现代陶艺崇尚个性独创,忌讳“似曾相识”的模拟仿作。郭文连教授认为:“我们每进行一次创作,就会产生有别于现存造物样式的物品,这是艺术创作的最大特点,否则,我们就不是在创作,而只是在复制。”在现代陶艺创作中,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在前人创作过的题材中,寻找新的表现形式,另一种是独僻蹊径,开拓前人没有走过的新途径,创造新的艺术题材。

赋泥土无声于有声,给泥料以泥料以外的生命。把东方艺术与西方文明相融渗透,从自然、社会、人生中探索艺术创造,已经成为中国陶艺家们的共识。人生有限,艺海无涯。要在人生经历中,创作出富有生活气息、生命热情的奇妙艺术形象,需要我们有持之以恒的热情、坚韧不拔的毅力、深入探索的精神。艺术人生、人生艺术,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陶艺创作初探》 邱含《景德镇陶瓷》2001年第八卷第一期第15至17页

2、《论现代陶艺创作的思维方法》 郭文连《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术论文集》美术卷1998年9月第16页

猜你喜欢

陶艺家陶艺泥土
泥土
“疯狂”的陶艺
翻开一块泥土
学陶艺
泥土中的功臣
陶元浴素——中国当代陶艺家黑白影像(NO.2)
翻看一块泥土
陶元浴素——中国当代陶艺家黑白影像(十一)
当代陶艺
中外现代陶艺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