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不可忽视对人的关注
2012-02-15仝汝华
■仝汝华
“教育”一词在拉丁文中的原义是“引出”,意思是把一个真正的人引导出来、塑造出来。可见,教育是对人而言的,并且为人而进行的,因此,教育首先要关注人。关注人的发展是教育的真谛,教育的本源,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做关注人的教育管理就是在做文化管理。
一、崇尚尊重是对人的情感关注
教师是需要激情的职业,工作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教师富有创造性工作的保障。谈及关注人的情感,就要联系到人文管理,必然会涉及对教师生活的关心、专业的支持、家庭送温暖等一系列的人文措施,无疑这些是促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情感互动的媒介。但能够让教师的情感持久地有所寄托,其原点应该是尊重,崇尚尊重的教育是关注人情感的核心,是对人最直接的关注。
尊重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欣赏与关注,无论教师的水平高低,尊重其性格、尊重其观点、尊重其发展。
尊重性格,需要管理者的一种胸怀。作为管理者,面对性情各异的教师,要具备海纳百川的大气胸怀,对与自己观点相同人的意见要听取,观点不同的也要听得进,尊重性格就是对他人在包容状态下的引导与改造,这正是作为管理者与普通人应该有所不同的职业特性,也是优秀管理者不平凡之所在。作为职业教育人,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是改造人、完善人的橄榄枝,而不是征服人的工具,尊重人的性格才能最终赢得人心。
尊重观点,需要管理者的一种心态。面对分歧要因人而异,不可一棒打死,对其管理和培养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切的策略,方法虽然不尽相同,但尊重要作为实现求同存异谋求协作的核心。本真的教育应该允许观点相悖,允许百家争鸣,但交流是友好的,是同志式的,在争论中更能辨明真理,以此,营造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亲密的关系,这就是强化教育对人的关注所要追求的团队氛围。
尊重发展,需要管理者的一种眼光。我们先要说明怎么看待人的发展,一是承认人的发展存在差异,尊重个体差异,多从教师纵向的自身发展评价教师的成长历程,让教师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个创新都得到关注,这是对教师最大的关注和激励。二是尊重发展就要采取多元的评价,因人而异,注重形成性评价,在观察中积累评价的要素,形成最终的评价结果,让教师不同程度地得到发展,得到认可,情感获得满足,获得满足才会释放积极主动工作的热情。
二、传递思考是对人的主动关注
理想的教育过程则需要教师更多地利用个体智慧主动地再开发与创造,推动教师创造性劳动就需要把思考传递给教师,让教师成为教育的主体。领导者借助问题将思考传递给教师,让教师在实践中成为思考教育过程的主体就是对人的主动关注。在这里,有两个要素:
一是产生对话。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往往在一个细小的领域更容易深入,管理者将自己感兴趣的发现,对一些事例的分析,对一些现象的品评,传递给教师,扩展对话的视角。
二是尝试实验。叶澜教授提出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在成事中成人,在成人中成事”阐释了在具体的事项中思考着做事。脑科学家分析了人的内部学习机制,进而发现了人学习的本能。管理者引导着教师投入实验,开始研究,联动起教师学习、思考、实践、总结、再实践等一系列的研究活动。
我们要相信教师的潜能是无限的,传递思考,就犹如火星点燃潜能,形成一个可以转动的自激励系统。这个系统首先来自于管理者传递的思考,其次来自教师本身。管理者善于传递给教师思考,用自己的创造性的意图和思想把全体教师组织和联合起来,这是管理者对教师主动关注的过程,也会使教育管理达到一个极其丰富、无限美妙的境界。
三、满足需求是对人的深度关注
需求是人主动发展的燃点。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产生着各种各样的需求,当他们追求某种需要时,就会产生一种具有推动作用的内在的心理状态,这就是内驱力。内驱力在工作中具有始发作用、选择与定向以及强化作用。因此,作为管理人员要善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关注教师的内在需求。
一是生活的需求。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需要,工资收入、住房条件、婚姻问题、家务负担、子女教育等。另外,随着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工作之余的业余生活,对于教师这个群体显得尤为重要,他们是从事知识传授的特殊群体,更需要享受健康的、高品位的文化生活,文化生活长期贫乏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会使一些人对工作产生厌倦情绪,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教师对工作全身心的投入状态。
二是空间的需求。满足教师发展空间的需要,关键是机会均等,这是目前有很多学校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发展的机会、学习的机会、展现的机会,对于每位教师同等对待,给予同样的机会,都受到同样的关注,满足教师需求也就做了大半。满足教师发展空间的需求好比一种力量,需要量越大,反推力就越大,满足需要,也就如同给了教师强大的助力。
三是学习的需求。“活到老,学到老”对于教育人而言再贴切不过了。人从婴孩开始就有学习说话、学习行走的本能,每个人都有学习新知、增长见识的欲望,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学习的需求更深层次的意义是心灵的转变,作为教育工作者,其职业特征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创新方法,应该说,教师学习的需求较其他行业更强烈。满足教师的学习需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是对教师不可忽视的关注。营造学习环境,组建学习团队,引发学习交流,以满足学习需求来引发教师自觉、主动地再学习。
作为管理者,真正关心教师正当的合理需求,就会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每个人的情况各有不同,需要也不同,在各种需要当中必然还有一个主导的需要,使需要的满足与学校的愿景联系在一起,当需要得到满足时,进一步去追求新的目标,需要的追求与个人价值的实现就成为一种激发的力量,推动着工作不断前进。
综上所述,教育是人对人的影响,那么,教育管理对于人的关注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管理者,关注人的情感,关注人的潜能,关注人的发展,激发人的能动性,是我们一个永恒的主题。把全校各部分人有效地组织起来,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扮演教育主体的角色,构建一个追求卓越的坚强团队,使每个人的智慧和才能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共同实现学校的工作目标,这一切都依靠对于人的真切关注。
我推荐的书
●《学校的挑战》,【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的国际视野》,上官子木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思维的版图》,【美】理查德·尼斯贝特著,中信出版社
●《巴甫雷什中学》,【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沈阳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