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经典阅读与图书馆的责任

2012-02-15陈建华

图书馆学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书目图书馆院校

陈建华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江苏 南通 226007)

陈建华 女,1969年生。本科学历,馆员。

近年来,高职教育迅猛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批技能型人才,但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并没有得到同步提升。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日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经典阅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无庸置疑。作为搜集、整理和收藏图书文献的图书馆,应努力引导学生从经典中寻找精神家园,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

经典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可以改善我们的精神状态和生存状态。历史和现实反复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在少年时代就开始经典阅读,他的人生旅程就会被经典作品中人类文化的精华持续熏陶。经典对一个人的创造力、心灵涵养、人格塑造等方面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其他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在各种文化传承过程中,特别是经典的阅读,能提升人的基本文化素养,使人类共有的智慧和精神得到延续。

对“经典”的说法历来不一。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说:“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约翰·坎尼对经典取舍标准是:具有突出的文学价值,在各门类知识中具有极高的创造性思想,具有深刻的哲理或睿智的感悟。王余光教授认为经典必须具备影响力、历史性和广泛性3个因素。学者们对经典的阐释有一个共识:经过历史的淘洗和时间的筛选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古今中外各个知识领域中原创性、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就是经典。

1 高职院校学生经典阅读的环境与心理

为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经典阅读的心理,笔者对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对象涉及生物工程系、园林园艺系、环境与资源系等7个系39个专业的大一到大三的部分学生。从访谈中了解到学生的阅读心理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1 网络文化与消遣心理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思想观念受到网络文化的强烈冲击是必然的,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并存。阅读就是一种具有个性化的再创造,它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读出自己的生活,读出自己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思索和感受,更好地认识生活,不要在网络的虚无中失去了自我的独特体验[1]。网络阅读方式和内容充满了轻松与随意,影响人对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不少高职学生更倾向于以一种休闲娱乐的心态接受快餐式网络文化,放弃对经典盛宴的追求,这种消遣式浅阅读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极其有限的。

1.2 商业传媒与从众心理

经典与商业化是相背离的,各媒体定期推出的图书排行榜等行动为非经典阅读推波助澜,单纯意识形态媒体已转化为商业传媒,为获取更多利益,许多非经典作品经媒体包装后又凭借其强大的传播覆盖能力而畅销,不断挤压高雅文化的空间。由商业传媒炮制成的大众文化迎合了一些高职学生的感性化、世俗化的阅读需求,致使当今大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经典阅读定位,于是出现了盲从大众的阅读行为。

1.3 学校环境与懈怠心理

相对来说,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生活体验欠缺,难以理解经典的人文内涵、情感内涵和文化内涵,产生读与不读都一样的心理,许多高职院校只把文学鉴赏课作为选修课,不少学生为了凑足学分才选修,加之文学鉴赏课老师不能准确掌控高职学生的阅读心理,对学生的阅读听之任之。因此,经典阅读并没有成为高职学生的精神与生活方式的内在需求。

余皓明教授认为,阅读是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国家和相关的行政部门、高校、出版产业、阅读者等多个子系统,如果只是要求某个子系统——阅读价值链的终端——大学生应该如何,那是不太现实的。更为可行的办法是,价值链上的各种力量要协作整合。环境决定心理,心理决定行动。容易受风尚的影响是大学生的特点之一,如果在国家与出版业、高校的共同努力下,校园阅读成为一种风尚,使学生感到阅读是一种时尚,那么,阅读就可能会变成一种需要,一种“悦读”了[2]。高校图书馆也是阅读系统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应自觉抵制商业化影响,摒弃喧哗与浮躁,使大学生的心灵从经典阅读中得到净化,精神得以升华。

2 高职院校学生忽视经典阅读的原因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阅读经典不仅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但是,更多大学生疏离经典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导致了高校学生令人担忧的阅读现状。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升学是家长、老师、学生的唯一目标,学生所有的课余时间被吞食。教育行政部门的排序,教师之间的竞争,家长之间的攀比,形成一张让孩子们无法挣脱的网。那些在升学之路上奋力挣扎的孩子们其业余时间全部用来奋战各地中考、高考模拟题,节奏之快,精神之紧张更不用言说,在这种情况下,中学图书馆形同虚设。

以应试为主的基础教育导致了经典阅读的严重缺失,致使很多学生在少年时代就失去阅读的兴趣,没有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学生进入高校后漠视经典也就不足为怪。笔者曾对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南通市第三中学、南通市第一中学(小学、初中、高中各一所)进行调查,自拟问卷“对语文新课标推荐书目阅读的调查”,现实的阅读情况是,小学阅读时间比较充裕,完成率89.2%,初中生阅读完成率较差,为45.6%,高中生阅读完成率最低,只有26.7%。并且县区的阅读完成情况远远不及市区。不改变这样的教育模式,阅读经典难见功效。

学生进入高校后阅读的时间、空间和自主权增加,高职院校图书馆应以此为契机,担负起引领学生阅读经典,传承文明之责任,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为己任,这也是实现图书馆价值的必由之路。

3 高职院校学生经典阅读现状分析

3.1 对高职院校学生经典阅读现状的调查

为提高调查的客观可靠性,笔者2011年4月至5月对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3所高职院校学生经典阅读的状况进行了调查。3所学校都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900份,调查结束后共回收有效问卷785份,有效率为87.2%。男生461人,女生324人。3所高职院校调查结果显示:①课余阅读时间。学生81.2%的课余时间用于上网。②经典作品阅读量。每学期能读1~2本的学生占49.7%,读3~4本的学生占28.6%,4本以上的只占6.7%,无阅读的占15%。③经典阅读的目的。因兴趣爱好而阅读占45%,提高自身修养占20%,扩大知识面占19.5%,认识历史了解社会占13%,专业需要占2.5%。④经典阅读获取的途径。51.4%的学生来自学校图书馆,26.7%来自大学选修课,11.5%来自讲座,10.4%来自其他。⑤对文学鉴赏课的态度。49%的人为满足兴趣,30%的人认为重要,21%的人无所谓。⑥到图书馆的情况。41.2%的学生经常到馆,偶尔到馆占33.5%,17.4%视情况而定,7.9%不到馆。⑦对经典图书的需求。87%的学生希望图书馆提供经典图书,13%的学生认为无所谓。

3.2 对高职院校学生经典阅读现状的分析

调查结果对于反映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经典阅读的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经典阅读的选择并没有随着读书条件的优化和阅读选择自由权的获得而同步增长。因此,相关部门应改变当下高职院校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使阅读经典成为读者的精神与生活方式的需求。可喜的是,近一半的学生喜欢阅读名著,但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更多的学生困惑于读什么书,不知道怎么去读书。

4 图书馆努力做好经典推介工作

4.1 对推介经典书目的思考

向高职院校学生推荐经典书目,如何有效地构建推荐书目的研究体系,更加深入地研究新理论、新方法,科学、有效地组织管理,推动推荐书目的健康发展,将是图书馆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3]。图书馆向学生推荐哪些书目,才能让学生收获最佳的阅读效果,如何引导高职院校学生重读经典,是图书馆应认真思考的课题。

4.1.1 参照先贤学者开列的书目

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经典有其特定的文化历史、生活环境的背景内容,需要专家的阐释引导。中国历史上就有先贤为后学者开列书目的传统。早在明代,就有陆世仪为青少年写的《思辨录》;20世纪20年代,胡适开列《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梁启超拟就《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鲁迅的《开给徐世瑛的书单》;朱自清的《经典常谈》等等,这些已成为指导阅读的指南。

面向大学生开列书目早有先例。抗战期间,汪辟疆提出大学中文系学生应选读的20种书;张舜徽先生在兰州大学为学生开列《初学求书简目》。上世纪90年代,一些大学推荐名著导读书目,如武汉大学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百部名著导读》,清华大学的《学生应读书目(人文部分)》,北京大学的《学生应读选读书目》。图书馆应主动向高校学生推荐具有鲜活思想文化内涵同时又富有时代气息的经典书目,这些经典不仅对大学生的修养和人格发展有好处,而且对大学生传承文化和提高自身人文素养也大有裨益。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北京图书馆就推出《中国古代重要著作选目》,更是高校图书馆推荐书目工作的典范。高职院校图书馆可参考以往开列的书目,并根据高职生的年龄特点、欣赏习惯,努力推荐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智力和能力发展的经典书籍,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学生精神家园的栖息地。

4.1.2 借鉴国外成果

在美国,习读经典名著同样是备受关注的话题。1996年,上海《文汇报》曾刊登过一份“美国高中必读书目”20种。包括文学作品14种,哲学、政治、历史、宗教文化6种。另外,徐进夫等翻译的《最有价值的阅读》这部西方视野中的经典书目,同样可以作为大学生的阅读指南,如果让高职院校的学生从中选取与自己精神契合、脾性相投的著作去用心阅读,其获益自是难以估量。

4.2 引导高职院校学生阅读经典的主要措施

4.2.1 加强经典图书的馆藏建设,提高馆藏质量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馆藏体系,聘请专家、教授、学生代表推荐适合本校的经典图书。利用网络优势,开辟具有个性和特色的校园网络经典阅读园地,形成纸质文献、电子文献、网络文献资源多结构的馆藏体系,使图书馆在经典馆藏方面向读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4.2.2 改善经典阅读环境,丰富经典阅读途径

提高学科馆员的文化素养与人文素质,为学生的经典阅读提供最优质服务。通过改造和完善经典导读园地、新书通报等专栏,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经典图书的馆藏。营造学术氛围,设立校园读书节,定期举办文学经典的专题报告、讲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各种社团活动,进行经典阅读的研究、讨论等。正如杜维明教授所说,不要讲太曲高和寡的东西。我们阅读经典文本,重在“体识”,也就是朱子所说的“身心性命之学”。我们不是要做戴震那样的朴学,要从经典中吸取智慧,而不是沦为考据。在读书会上,大家交流生活经验。大家都能说话,而不是大家都去搞学术。我们举办读书会,是为了培养品位,把年轻人对经典的兴致培养起来。一种随意的态度比较好,让大家各有心得,达到一种“自得”的境界。在发表意见时,不要独陈己见,要让讨论能够顺利流畅地进行[5]。

读书,读好书,尤其是读经典,是高职院校学生获得良好素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作为高校学生精神家园栖息地的图书馆,其任之重,其道之远,其职之神圣,吾辈当慎之矣。

[1]王姗姗.传统经典阅读的当今意义[J].中国图书评论,2004(6):4-7.

[2]陈品.大学生阅读调查:阅读状况报告告诉我们什么[N].光明日报,2010-04-24.

[3]周丽.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

[4]肖蔚.2000年以来我国推荐书目研究述评[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3):9-15.

[5]肖伟光等.经典阅读与生命关怀——杜维明教授访谈[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0(4):11-14.

猜你喜欢

书目图书馆院校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图书馆
去图书馆
本刊邮购书目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
中央文献出版社等提供869种可供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