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平台中的移动图书馆服务

2012-02-15吴爱琼

图书馆学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用户

吴爱琼

(福建工程学院图书馆,福建 福州 350108)

1 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是一个全国性的、以宽带IP为技术核心的,可同时提供话音、传真、数据、图像、多媒体等高品质电信服务的新一代开放的电信基础网络,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移动通信高速地接入互联网获取信息,所以,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趋势是历史的必然。目前,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短信、铃图下载、移动音乐、手机游戏、视频应用、手机支付、位置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正在影响着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1年1月发布报告,手机上网的网民超过3亿人;截止2011年2月,我国3G用户达到5600万人;其中移动阅读基地付费用户已经超过千万,2010年销售额达到6亿,目前每月维持在8000万左右;大量资本介入推动移动应用发展,清科研究中心数据表明,截止2010年12月当年共发生22起移动应用案例投资,16起披露资金超过两亿美元,超过历年这类投资数的总和。移动互联网经过几年的曲折前行,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

2 移动图书馆

移动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的一种外延,它具备数字图书馆的一般特征,同时还具备“可移动”的特征。这种“可移动”的特征表现在,依托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使人们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各种便携移动设备(手机、PDA、手持阅读器、平板电脑、MP4等)方便灵活地进行图书馆的信息查询、浏览和获取资源内容的服务。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推出,改变了原来只能在线浏览的阅读方式,新增了丰富的离线阅读方式。读者用户既可以在线阅读,也可以把图书下载到U盘、MP4等移动设备里,带回家阅读。2011年6月,北京书生公司推出全球首家移动图书馆——书生移动图书馆,这也标志着图书馆由数字图书馆时代进入到移动图书馆时代。但是随着移动图书馆建设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仍有很多。

3 移动图书馆服务建设

图书馆的核心功能是为读者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即为读者服务。所以构建依托移动互联网的移动图书馆是图书馆顺应读者需求的必然趋势。下面笔者就信息资源建设、移动服务创新及管理方式改进3个方面来论述移动互联网平台中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建设。

3.1 移动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移动图书馆的信息具有多来源、多格式、多元素的特征。面对当今海量增加的数字资源,要想让图书馆充分发挥信息服务的优势,信息资源建设应当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进行全方位改进。

3.1.1 移动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创新

移动互联下,采访工作应该是传统采访与网络采访的完美统一。在传统图书馆采访的前提下,采访工作人员要与时俱进,充分考虑多元化的数据(如电影、音乐、图片等),可以通过中国图书评论沙龙、豆瓣网等网络社区借鉴其他网民的意见,形成读者推荐订购与系统的采购模块的自动集成,来提高图书馆采访工作的质量,可以充分利用开放存取运动带来的信息资源、充分考虑元数据的合法性来努力充实馆藏,并积极、主动地和本地其他类型图书馆结成联盟,努力促进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3.1.2 移动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变化

编目工作的主要职能是组织目录和方便检索。移动图书馆编目工作时应特别注重以下几点:①在标引时应提高标引深度,从各角度来揭示文献,特别是对于多学科、多主题的文献,采用多个类号及多个主题进行标引,满足读者从不同题点出发检索文献的要求。②著录语言力求自然化,检索语言力求通俗化,即尽量用读者用户所熟悉的自然语言,以方便读者用户检索。③图书馆应该积极鼓励用户参与到编目工作之中来,Open World Cat的成功就是很好的证明,它将联合目录的参与者由原来成员馆的编目工作人员扩大到了整个Web用户,除一般的元数据项(题名、作者、发表刊物、时间)外,读者用户可以为信息资源增加引用次数、注释和发表评论等,来丰富元数据。虽然普通读者无法编辑核心编目数据,但他们的积极参与无疑将会大大地丰富信息资源。高品质元数据在发现适用资源方面日益重要,编目工作人员对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据应当敏锐发现并进行规范化处理,通过“规范化、纠错和增强处理”,重新创造出规范的元数据。

3.2 移动图书馆服务创新

3.2.1 服务的拓展——移动服务

移动互联网移动性的内涵特征是实时性、隐私性、便携性、准确性和可定位等,这些都是有别于互联网的创新点。随着移动互联如火如荼的推进,对于图书馆来说,移动服务主要体现在移动场景、移动终端、移动网络3个方面。①在移动场景方面,表现为随时随地的信息访问,用户只需通过移动智能设备无线接入到远端的移动数宇图书馆系统中以无接触方式实现用户注册、图书查询、搜索、预订下载和在线阅读全文书刊等一系列图书服务功能。这不仅省去了读者往返图书馆路途上所消耗的时间,而且不会受到图书馆闭馆时间、休假时间等的影响,只要有网络信号的地方,24小时均可访问。②在移动终端方面,表现为随身携带,更个性化、更为灵活的操控性,越来越智能化,应用和内容可以不断更新等。③在移动网络方面,表现为可以提供定位和位置服务,用户可携带终端设备连接不同区域的基站而接入网络,并在移动过程中通过身份认证后享受信息服务。具有支持用户身份认证、支付、计费结算、用户分析、信息推送的能力等。这种计算模式将创造一种全新的应用,使用户在使用信息数据服务时摆脱了地域的限制,使人们更加方便地享受服务的移动性。

3.2.2 界面与检索的更新

图书馆过去一直就是信息资源部门而不曾是信息搜索部门(如Google、Baidu、Yahoo等搜索机构与平台),我们可以考虑在将信息资源的保存和组织作为图书馆首要功能的前提下,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扩大图书馆资源的宣传、推广图书馆的服务,进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①从界面上看,为了解决用户对传统图书馆检索界面的不满,移动图书馆应该挣脱传统束缚提供满足读者体验需求的新界面,在技术上解除前端界面与后台系统的耦合,为用户提供一个简洁、易用、富于现代感、吻合读者习惯的界面,一种类似Google、Baidu的唯一界面。

②从检索上看,图书馆系统应保证对图书馆资源的无缝接入和获取,提供一种与当今的网络检索引擎媲美的强大的检索功能。这种统一的检索功能不但能满足读者在网络世界中养成的用户体验经验,满足对精准度和内容范围界定的质量要求,还能实现更快更强更深的检索,实现更优化、更人性化、更可视化的显示,实现更精准、更可靠、更优化的结果排序。

3.2.3 服务方式的改进

移动互联网下,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方式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其多元化的服务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短信服务)服务。经过注册的用户可以享受图书馆的SMS服务。图书馆可以主动给读者发送新闻、讲座、预约到达、图书催还、过期罚款催缴等信息,而用户也可以按照一定的指令查看馆藏、借阅情况、续借、图书馆工作时间、参考咨询等信息。

②WAP网站服务。WAP是终端无线通讯协议(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的简称,是在数字移动电话、因特网或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码代理)、计算机之间进行通讯的开放式全球标准。WAP方式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用户的终端设备上有WAP终端并安装好客户端软件,经过注册后,就能检索到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图书馆建立的WAP网站将成为其对外宣传和服务的新窗口,进一步扩展图书馆的服务,为用户提供除OPAC(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检索外的电子书借阅、电子刊阅读、特色资源检索、虚拟参考咨询、在线服务、在线阅读、留言反馈、日志功能等服务,还可提供个性化推送、阅览室定位帮助和指南信息等高级服务。

③SMS与WAP相结合的服务方式。一种新型的将传统短信的推送服务方式和WAP网站的拉取服务方式相结合,为用户提供便捷、及时、个性化的新型服务。目前,国图就是采取这种方式。

④QR码服务。QR码(Quick Response Code)即快速响应矩阵码,是二维条码的一种,呈正方形。QR码比普通条码可存储更多资料,可靠性、保密性、防伪性高,且能快速被解码,只需要用手机拍照功能获取QR码符号图像,通过内置或安装的解码软件即能解读其中的信息,如果是URL,则可以自动转向该网址进行访问。QR码中可以存储字母、汉字、数字、图像、URL、指纹等多种形式的信息。

⑤电子全文阅读服务。移动图书馆的电子全文阅读服务主要是利用数字馆藏,除了与电子阅读器公司合作产生专门的电子阅读器外,很多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也能进行电子全文阅读。移动图书馆电子全文阅读服务产生的背景是电子阅读器的飞速发展和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当前,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系统和数据格式的不统一,为读者利用手机、MP4等小屏幕手持移动设备进行检索和全文阅读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系统和数据格式的统一和标准化问题是移动图书馆服务功能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

⑥音频和视频指南服务。服务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将音频和视频指南放在图书馆网站上供读者下载至移动终端。另一类是与视频网站合作,用户可通过手持终端设备无线访问视频网站观看。具体的做法是,图书馆将图书馆视频和音频指南发布在公共网站如优酷、土豆网上,用户通过登录这些网站就能获得图书馆提供的音频和视频指南。

3.2.4 强化个性化服务——MyLibrary功能

个性化服务指的是图书馆在与用户交互过程中,根据用户知识结构、信息需求、行为方式和心理倾向,有的放矢地为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内容、符合个性需求的一种信息服务。在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中,用户可以借助个性化信息技术提供的一套工具,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自行设置移动图书馆界面并定制图书馆信息资源,使得移动图书馆成为用户自己的电子书房,即MyLibrary功能,它包括我的藏书架、我的收藏夹、我的音乐、我的影集、我的订阅、我的好友、WAP网站、接收各种图书馆通知、文献到期提醒、预约到书提醒和过期图书催还提醒等等定制服务。从而使用户处于主动地位,图书馆系统居于从属地位,移动图书馆只是在技术上按照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定制并主动推送信息。由此可见,MyLibrary是提高信息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突出了信息服务的主动性,开拓了信息服务的新思路。

3.2.5 提供移动OPAC

OPAC(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在图书馆学上被称作“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通过OPAC,读者可以利用网络实现图书的查找和借阅、预订等功能。但传统的OPAC系统必须在固定终端上使用,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也弱化了OPAC所带来的便捷作用。移动OPAC的引入,融合了移动互联网方便随身的特点,打破了传统OPAC只能在固定终端使用的弊端,使得读者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图书馆OPAC服务,充分利用上下班、外出、等候等碎片时间,自由查阅图书信息、预订图书、查询借阅情况等。提供支持各类移动终端设备的移动OPAC是移动图书馆的必然趋势。由于各个OPAC厂商没有提供适合于移动终端设备的OPAC系统,往往需要第三方软件开发商进行改造,实现在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上进行馆藏检索的功能。随着移动图书馆的发展,提供这类技术支持的OPAC厂商会越来越多,移动OPAC指日可待。

3.2.6 鼓励图书馆建立微博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微博用户从6331万增至1.95亿,增长约2倍;从2010年底至今,手机微博在网民中的使用率比例从15.5%上升到34%。移动终端提供的便利性和多媒体化,使得微型博客用户体验的粘性越来越强。移动图书馆应利用和驾驭好微博这一技术平台,建立自己的微博,发布利于读者和社会的信息,扩大图书馆影响力,提升图书馆活力形象,与读者展开更多的阅读与互动活动。在微博上,读者可以无障碍地获得图书馆发布的即时消息,并参与讨论、互动,图书馆也可以在第一时间获悉读者的意见、建议、需求、评价,了解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图书馆也要鼓励每位图书馆员建立自己的微博,这样可以促进图书馆馆员与领导之间、图书馆员彼此之间、用户与图书馆馆员之间及用户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3.2.7 创建虚拟社区

虚拟社区是专门为用户构建的一个网上相互交流、上传个人信息、表达个人思想与感情的虚拟网络空间。在移动互联网下,读者可随时随地在虚拟社区建立、更新自己的空间,可以和有着相同兴趣爱好及文化背景的读者交友,将自己喜欢的资源在社区上交流,因此这些虚拟社区将更加个性化、自由化、多元化。同时,通过创建电子图书虚拟交易书店,一些读者及出版社可在虚拟空间中开设自己的读书社区,及时将自己创作拥有版权的电子刊物及作品以虚拟币的形式在社区共享。读者通过购买虚拟币、第三方身份认证及支付虚拟币的方式在线阅读和购买。改变了以往电子资源交易仅通过图书馆第三方代理的现状,在维护作者版权的前提下降低了双方交易成本,提高了知识传播效率,有效维护了作者与读者双方的权益。而虚拟读书社区所汇集的各种知识、资料经过工作人员的规范化处理,最终形成移动图书馆的知识库。

3.3 移动图书馆管理方式的改进

3.3.1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手持智能设备的迅猛增长,各种形态的数据层出不穷,我们不希望图书馆成为陈旧的信息储存与分散场所。同样是信息资源的提供者,网络不但以惊人的速度在更新,而且条目也海量增长。以搜狐为例,其每天的更新速度达到5亿网页。由此可见,移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也必须处于动态更新状态,要使读者用户在每次利用完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后都对它有新的收获和发现。同时,移动图书馆还应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如使用QQ、MSN、Chat、微博、电话、音频短信技术等即时通讯软件进行交流,提高工作效率,以“节省读者用户时间”为第一要务,实时更新,并要求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及时、准确、范围广、内容多、形式生动、专指度高、获取方便等。

3.3.2 保护知识产权

移动互联下,数字资源因其资源数字化、服务网络化及信息利用共享化等特点,使版权问题成为建设和利用过程中始终存在的问题。图书馆作为移动阅读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在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的同时,既要确保资源安全又要面临对资源的知识产权造成侵权的风险。图书馆应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技术的应用,严格控制访问权限。可采取的措施有:IP认证和账号验证、进行转发锁定、应用数据加密技术保持数据完整性、发布版权申明谋求规避侵权等方法。目前我国移动图书馆建设还处于刚起步阶段,对移动图书馆服务涉及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的讨论还比较少,特别在流媒体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应用方面经验和成果甚少,适用于移动阅读的知识产权法律和政策很薄弱。由于移动图书馆提供移动阅读服务的信息内容自身具有易于复制、修改的特征,对移动阅读服务内容的知识产权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移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3.3.3 图书馆领导要正确对待读者评论

针对读者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质量方面的评价和建议,图书馆管理层要切实维护图书馆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迅速行动,迅速反馈,让读者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能够得到迅速的实施和解决。读者对图书馆员的评价,如果是正面的,图书馆领导要以此典型事例树立榜样作用,让全体图书馆员向这些服务质量优秀、服务态度好的馆员学习;如果是负面评价,馆领导应该先进行冷处理,给予这位图书馆员一定的时间去弥补过失。同时,图书馆领导应该考虑到这有可能是读者的误解或主观偏见,所以暂时的冷处理有可能会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此外,图书馆要采取周密的措施对读者的评论和上传的信息资源进行严格的监督、引导,规避不健康的信息和言论对其他用户和图书馆声誉的损害和影响。

3.3.4 加强馆员素质建设

要想充分发挥图书馆服务的作用,就要加强馆员素质建设。馆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和服务的质量。移动互联网平台中的移动图书馆建设,对图书馆员自身业务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拥有扎实的图书馆学的专业知识;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虚拟资源检索能力,能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的搜集、加工和整理;熟练掌握并运用各种信息检索工具,具备同计算机间的人机沟通能力;要有一定的语言优势,能有效同读者进行交流;要有开放的服务意识、资源共享等观念,不断根据自己的具体工作岗位,补充业务知识,促进业务素质的提高。图书馆要想增加自身的吸引力,充分展示信息源的优势,就要创造让每个馆员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实现能力提升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即加强馆员素质建设。

4 结束语

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前景在我国是非常乐观的,智能手机和平板计算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日益普及、网速的日益提高、网络平台的进一步深化、GPRS费用的逐步降低,使得我们拥有更多的潜在客户,坚信在不久的将来,移动图书馆将成为我国甚至世界移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图书馆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它为图书馆服务带来了新的元素,是对传统图书馆原有功能的拓展,也是对图书馆职能内涵的一种延伸,它将使人们随时随地轻松阅读的梦想变为现实。但由于移动互联网络和各类日新月异的移动装置的飞快发展,新的技术不断应用于图书馆的服务建设中,我们在建设和实施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接受新技术的挑战,主动学习,抓住机遇,努力创新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推动移动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

[1] 百度名片.移动互联网.[2011-07-09].http://baike.baidu.com/view/1168245.htm.

[2]聂华.图书馆的技术环境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教育部高校图工委信息技术应用2011年学术论坛.[2011-07-09].http://wenku.baidu.com/view/c4ec54d850e2524de5187ef0.html.

[3] 孙丽霞.3G技术下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探究[J].情报科学,2010(10).

[4] 百度百科.书生移动图书馆.[2011-07-13].http://baike.baidu.com/view/6219278.htm.

[5] 刘青华.Web 2.0环境下图书馆资源利用模式研究.知识创新与图书馆服务:第四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文集.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8:138-143.

[6] 刘方山.对编目工作思想观念转变的思考[J].才智,2011(4).[7] 李安民.从电信运营商角度审视移动互联网的本质、趋势和对策[J].电信科学,2011(1).

[8] 赵东.Web 2.0与图书馆2.0:图书馆学科建设中的服务创新.知识创新与图书馆服务:第四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文集.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8:168-185.

[9] 周满英,任树怀.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现状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1(2):24-27.

[10] 张美莉.数字图书馆多元化信息服务综述[J].兰台世界,2010(12).

[11] 微博百科名片.[2011-08-28].http://baike.baidu.com/view/1567099.htm,

[12] 中国文化报.图书馆借力微博提升服务.[2011-08-28].http://www.nlc.gov.cn/yjfw/2011/0523/article_2556.htm.

[13] 马晓亭.移动计算环境下的移动数字图书馆[J].电信快报,2010(6).

[14] 赖永波.移动图书馆服务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1(6).

[15] 王萌.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0(16).

[16] 张栋.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手机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J].图书馆学刊,2011(1).

猜你喜欢

图书馆资源用户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图书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