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的区域集群化建设与延伸服务 *

2012-02-15于荣全杨

图书馆学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总馆分馆集群

于荣全杨 杰

(1.辽宁省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15;2.本溪市图书馆,辽宁 本溪 117000)

近几年来,“集群”这一概念正被迅速应用于包括产业领域在内的众多领域,出现了多种为创造区域竞争优势而形成的特定区域的空间组织形式。而区域图书馆建设也明显呈现出这样一种集群的态势,其目光已不仅局限于简单的区域网络互联互通,而是转向更深层的图书馆服务领域。由此,笔者对本省图书馆的集群化建设问题进行可行性分析。

1 图书馆延伸服务与集群化建设

图书馆延伸服务是指图书馆在做好常规性服务的基础上,通过拓展服务范围、细化服务项目、深化服务层次等途径,为广大公众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以此达到图书馆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目标。而图书馆集群化建设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的不同规模、不同隶属关系的图书馆,与其相关的组织、机构等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紧密联系的空间集群体。它包括物理意义上资源的共享,也包括技术与信息的集成、人员的集成、服务的集成,乃至组织结构的转化。图书馆集群化建设是图书馆开展优化服务、延伸服务的基础。

2 图书馆集群化建设的优势

2.1 有利于优化馆藏资源

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包括传统的文献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等。图书馆集群可通过对集群内资源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合理配置,进一步加强对全系统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而有效地提高资源建设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充分发挥各馆的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整体优势,真正实现从资源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的转换。

2.2 有利于提升服务能力

集群中的各图书馆利用地理位置的接近性,通过合作、联盟等方式进行系统内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效整合,并通过专业化分工与相互协作,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及生产和交易成本,使系统的整体和局部实力同时得到强化,提高图书馆信息生产率。局部可以通过统一的服务标准和方式谋取自身与集群外的差异化优势,提升整体服务能力,满足读者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

3 图书馆集群化建设的服务模式

3.1 图书馆联盟

图书馆联盟是指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而组织起来的,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其类型有很多种,从联盟的组织模式角度可分为:系统或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全国性图书馆联盟、地区性联盟;从联盟的合作模式角度可分为:共建共享式、会员制、联合办馆式;从联盟的功能模式角度可分为:单一功能的联盟、复合功能的联盟等。

图书馆联盟各成员馆可通过联合采购方式,降低文献信息资源的价格,使有限的经费获得最大效益;联盟内各馆联合创建标准化的计划和服务项目,改进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操作过程,合作开展用户培训和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等;联盟内各馆仍然保留着相对独立的管理运作系统,特别是采购、分编、典藏、流通等基本业务流程均以各馆为单位自行进行,联合书目系统仅提供书目的查询与下载。从以上分析可知,图书馆联盟实际上是一种松散的图书馆联合体。

3.2 总分馆制

总分馆制是指由同一个建设主体资助、同一个主管机构管理的图书馆群,其中一个图书馆处于核心地位作为总馆,其他图书馆处于从属地位作为分馆;分馆在行政上隶属于总馆,或与总馆一起隶属于同一个主管部门,在业务上接受总馆管理。其基本特征是:图书馆的总馆建设主体与分馆建设主体统一,经费来源统一;总馆主管部门与分馆主管部门统一,即管理统一;总分馆统一人财物管理、统一规划和实施服务、统一服务标准。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地区基本上实行这种总分馆制。

东莞市遵循“政府主导、统一组织、经费分担、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建立了以东莞图书馆新馆为总馆,各乡镇(区)图书馆为分馆,村、社区(居委会)图书馆以及图书馆流动车为补充,吸收企业、学校等其他系统图书馆加入的地区图书馆网群。其效果是激活了本市现有的文化资源存量,实现了图书馆资源的优化组合与共享,提高了图书馆在全市的覆盖率和为市民服务的能力,以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文化新城和学习型城市创建中的作用。

3.3 联合图书馆

联合图书馆是以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为主体,吸纳各行业系统、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加盟的图书馆联合体。目前佛山市建设了联合图书馆体系,这种联合办馆、联合服务的形式,搭建了覆盖全市、服务全民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网络。中心馆是将区域内分散的图书馆组织起来,按照自愿参加、平等协商、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区域图书馆网络体系。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公共图书馆建设必然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全面推行图书馆发展,实施集群化建设,形成以城市中心馆为核心,覆盖城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满足城乡居民的文化需求。

4 图书馆区域集群化建设的可行性

随着城市群的快速形成和城市经济圈的建设,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公共图书馆建设基本已形成了以市、县区为基础,向社区、乡镇延伸的格局,各图书馆的基础工作和服务管理已基本实现了电子化、网络化,政府投入在不断增加,这是图书馆集群化发展的基础。

4.1 中心图书馆雏形基本形成

以辽宁省图书馆为例,现有图书465.1万册、计算机369台、电子阅览室终端122台,建立分馆105个,覆盖全省、服务全民的“数字资源网络服务体系”已基本建立。作为中心馆,由实证及现实条件可以确定,对市、县级图书馆实行集群化建设应从以下方面考虑。

4.1.1 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统一管理。为充分发挥总馆的技术优势,减轻市、县级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负担,拟统一使用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Interlib等。该系统具有数据集中管理的特点,仅在中心馆设立服务器作为分馆业务系统数据中心,集群内所有成员使用同一平台进行业务管理,由中心馆对各分馆进行角色配置,各分馆通过网络登录集群管理平台开展工作,无需单独购买业务系统软件、相应系统软件(如联合编目、馆际互借)及数据库,能节省分馆的系统安装、维护成本。

4.1.2 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总馆建有CNKI数据库、维普资源信息系统、万方数据公司的系列数据库的镜像站及中国数字图书馆的电子书等。在购买数据库和电子书时,考虑到分馆购书经费紧缺的现实,进一步扩大使用授权范围。电子资源的规模化升级,可大大提高馆藏质量,使读者利用的资源种类和数量获得显著增加;促进各分馆之间的宣传、培训、服务和使用方面的交流,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质量以及馆藏利用率。

4.2 图书馆公共服务网络初具规模

图书馆要根据人们的不同需求,与社会各界开展合作,拓展服务范围,开设行业分馆、专业分馆,为专门人群提供个性化服务。并依托文化共享工程网络延伸图书馆服务工作,实现集群管理,各级图书馆紧密结合共享工程的推进,抓紧开展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数字化服务体系,为图书馆开展延伸服务提供有效的技术平台。同时,各级图书馆积极整合数字资源,依托共享工程大力开展面向基层的服务,使广大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各馆也在积极开展网上参考咨询服务,优化软硬件环境,培养专业的参考咨询人员,提高远程服务能力;加强网站建设,丰富网上数字资源,强化知识导航服务等。

4.3 图书馆服务领域的延伸

在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下,开展流动服务是图书馆延伸服务的一种有效途径。各地积极开展了图书流动站、流动图书馆、流动图书车等流动服务,与阵地服务相配合,使图书馆服务惠及更多的基层群众。辽宁省2009年流动图书馆(车)书刊借阅人次为193.09千人,借阅册次为523.94千册,有效缓解了基层群众读书难的问题。截至2009年底,辽宁省图书馆建立图书流动站88个(部分站正向信息服务中心转变),作为流动书库的总馆,向建立在单位、社区、县、乡、镇、村的分馆流动图书,不定期地更换图书,建立了贯通基层的流动服务网络,在一定区域内缩小了城乡文化差距和信息鸿沟,延伸服务也为集群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总之,创新图书馆服务,改善图书馆的分布,实施图书馆集群管理,为一定范围内的图书馆一体化建设提供支撑点和发展模式,可有效避免区域内信息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扩展服务内容和范围,最大限度地满足公民的文化需求,有利于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图书馆服务体系。

[1] 吴冬梅.多校区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上海机电学院学报,2009(12):49-52.

[2] 成建权.图书馆信息集群服务及优势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9(5):67-70.

[3] 刘学平.公共图书馆公平服务所蕴涵的法律价值[J].图书馆,2010(1):19-21.

[4] 胡昌平.创新型国家的信息服务体制与信息保障体系构建[J].图书情报工作,2010(6):6-9.

[5] 赵益民.新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与展望[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4):4-9.

猜你喜欢

总馆分馆集群
“文化+”视野下文化馆总分馆建设的创新思考
图书馆总馆/分馆制的实践研究
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图书馆分馆建设的思考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商务印书馆双甲子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与服务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