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献释义及其与纸质文献比较
2012-02-15蔡先金赵海丽济南大学济南250022山东交通学院济南250357
●蔡先金 1,赵海丽 2(1.济南大学,济南 250022;2.山东交通学院,济南 250357)
文献起源之早,可谓与人类知识萌生同步,而后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之中,乃构成了人类全部知识学重要基础条件之一。①此处引用“知识学”之概念,不应混同于德国费希特将自己的哲学称谓为“知识学”之概念,从广义的文献来说,此处的“知识学”应该是“文献学”之放大。(参见(德)费布特:《全部知识学的基础》,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相对于当下的海量文献而言,文献既可泛化为载体上人类知识谱系之通称,又可谓载体上知识纲属门类之特称,造成如此称谓之主因是缘于信息时代电子文献新种类的出现。自从电子文献实现网络形式传播之后,可以说,文献充斥了整个虚拟网络世界,以至于人们无暇顾及文献一词的古典涵义,更不会去作词源考索之工夫,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该词最早见于传世之《论语·八佾》之定说,②《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也。’”亦不可以推翻宋末元初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叙》中对该词之解释。③元代马端临始用“文献”名其书,即《文献通考》。张舜徽在《中国文献学》中云:“用‘文献’二字自名其著述,起于宋末明初的马端临。他写了一部贯通历代典章制度的《文献通考》。《自叙》指出:‘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 2 页。)只是随着信息时代之来临,文献认识、文献处理和文献传播方式在新的科学技术推动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电子文献凭借其特质以及神奇的“魔法”,正在开辟文献学的崭新的时代。
1 电子文献释义
黑格尔认为:“就对象来说,每门科学一开始就要研究两个问题:第一,这个对象是存在的;其次,这个对象究竟是什么。”[1]电子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之存在是勿需置疑的,现在只是需要回答这个对象究竟是什么?也就是说,需要为电子文献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1.1 电子文献概念界定
在传统古典文献学领域,由于文献的载体如纸张、竹简、甲骨等表现出的物质的有形性特点为世人所熟知,前人在定义文献这一概念的时候便更加关注于其内涵的界定,即指向典籍的记载与宿贤的言论,这亦是词源考稽的结果。是故,中国古典文献学开山之人郑鹤声、郑鹤春认为:“结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叙而述之,故曰文献学。”[2]传统的文献定义虽然有其存在的道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亦表现出其在所难免的局限性。而今“文献”之定义显露出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从国家标准的制度层面予以较为科学的确认,1983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GB3792.1-83)给“文献”下了一个简明的定义:“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而国际标准化组织《文献情报术语国际标准》(ISO/DIS5217) 对“文献”的定义是:“在存贮、检索、利用或传递记录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载体上或依附载体而存贮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实质上,国际化标准组织对于文献的定义与我们国家标准定义之间并不矛盾。无论如何,文献之定义是不能缺少两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一是要有一定的知识或信息内容,没有记录任何知识或信息内容的纸张、磁带等载体不能成为文献;二是要有用以记录知识或信息的物质载体,没有载体的知识亦不能称为文献,从这个意义上说,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知识或信息不能称之为文献。因此,我们可以给出“文献”这样的定义:文献是指那些将知识、信息用文字、图像、数码等各种符号,通过书写、印刷或其他诸如光学、电磁学等方法记录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结合体。①信息与知识两个概念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信息是指主体通过各种认知方法获得并经过收集、记录、处理后以某种形式存储起来的事实或数据,具有物质性、传递性、可扩充性、共享性、价值不定性等特性。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总结,是人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如实反映,包括通过阅读、学习等方式的认知和通过自己或他人的历练所积累的经验的总和。知识同信息的关系就是将反映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信息经过加工,上升为对自然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
伴随着多媒体、互联网、电子邮件、电子图书馆、数字化信息等一系列让人耳目一新概念的出现,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电子文献这一概念。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围绕电子文献的主题开展了许多有益的讨论,并开列出了一些不同之称谓,如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电子出版物、电子资源、电子资讯、网上出版物、网上文献等。显然,认识不同,称谓则不同,对研究、交流和传播电子文献造成一些障碍和不便。因此,给电子文献以科学、合理的界定就显得非常必要。1997年11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协助下颁布了国际标准ISO690-2:1997(E),该标准分别就电子文献及其相关定义进行了简要阐述和说明,它所列举的18个术语概念多数是在原有国际标准的基础上修订、改进和补充而来的,而像公告板、数据库、讨论表、电子文献等概念则是第一次在ISO中出现,将电子文献概念简洁而明了地界定为:以电子形式存在的通过计算机技术存取的文献。②蒙戴尔(Craig Mundiel)则将电子文献定义采用描述性的语言叙述为:“以计算机格式获得的,通过发表在中心数据库出版的,能以软盘、CD-ROM互通信连接传播的,并可用计算机快速浏览的文献。”由此我们可以给电子文献概念勾勒出如下一个架构:一是电子文献是某种特定的文献;二是它要依托计算机、光盘或其它电子形式的载体存在;三是它要借助计算机技术记录、存储、传递、检索和浏览信息。因此,电子文献是应用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开发的新一代文献,并以电子形式(包括数字代码等),将文字、图、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
电子文献构成需要具备这样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以光盘、磁盘或其他电子形式存在”;二是“通过计算机技术记录、储存、传递、检索和浏览信息”。这也是电子文献所具有的两个最基本的特性。换言之,“两要素”或“两特性”决定了电子文献与其它文献之不同。如果按照这一原则来确定电子文献范畴,那么,当电子计算机出现的同时,专供计算机识读的计算机磁带就是一种电子文献,而可供计算机识读的纸带式文献由于本身材料是以纸质载体形式而不是以电子形式存在,因而不属于电子文献范畴。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计算机文件(file)也同时出现。该“文件”是指按一定顺序存放的、相互联系的一个完整的、有名称的信息的集合,如程序、程序所用的一组数据或者是用户创建的文档。文件是基本的存储单元,它使计算机能够把一组信息与另一组信息区分开来,用户可以对其进行检索、修改、删除、存储或发送到输出设备。[3]按照它的这一定义,计算机文件也同时满足电子文献构成的两个基本要素或基本特性,因此,毫无疑问,计算机文件属电子文献范畴。但是,1912年出现的缩微平片、1915年以后出现的目视重叠比孔卡和1940年代出现的穿孔卡片,以及后来出现的缩微胶片等文献,由于它们本身不是以计算机技术记录、储存、传递、检索和浏览信息的文献载体,因此不属于电子文献范畴。
数字文献或网络文献只是电子文献的不同表现形式或不同称谓而已。由于电子文献是以二进制数字代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故人们又称之为数字文献;由于电子文献可以在通信网络上传输或在线阅读,故人们又称之为网络文献。虽然数字文献或网络文献与电子文献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有些差别,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数字文献或网络文献都属于电子文献范畴。
1.2 电子文献的特征
1.2.1 文献资源的数字化
电子文献既然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能够将各类传统介质的文献进行压缩并转化为数字信息,那么它的存在就带有明显的技术特性,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电子文献的数字化特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将知识和信息转换成电子形式的存在;二是要实现对于这些电子形式文献的处理、传递和使用;三是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电子设备”,包括计算机及其相关外部设备和软件、磁盘、光盘等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网络等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这种高技术特性既表现在“硬”的方面,又表现在“软”的方面。但是,其总体发展趋势是朝向友好型、人性化以及多元化的展现方式。
1.2.2 文献实体的虚拟化
在网络环境下,电子文献的虚拟化使它突破了传统文献的信息记录规模,使文献具有超常的扩展性,使超大规模信息的管理成为可能。一方面电子文献极大地压缩了文本文献的物理体积;另一方面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存储和检索功能使建设超级数据库这种特殊的电子文献成为可能。面对成几何级数增长的文献信息收藏单位,世界上没有一个图书馆不为收藏空间的严重不足而感到困惑和焦虑。①尽管有的馆一建再建新舍,仍走不出纸质书刊收藏空间严重不足的困境。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就己三次(1897年、1939年、1980年)新建馆舍,其馆藏空间和规模在世界上可谓首屈一指,但目前仍摆脱不了纸质文献信息存贮空间不足的困扰;为此,该馆又在华盛顿市郊建立贮存书库;即使这样也未能根本缓解其存贮空间严重不足的尖锐矛盾。在耶鲁、哈佛、密执安等大学图书馆以及不少其它类型图书馆里,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类情况。而电子文献的虚拟化特性正为解决文献信息无限增长性与存贮空间有限性的矛盾提供了机遇,于是,虚拟化的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
1.2.3 文献利用的共享化
电子文献的出现带来了阅读的革命,从此阅读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即文献利用的共享化,主要表现在:① 在网络背景下同一种电子文献可被许多人同时访问,成为一种共享性的阅读资源;② 电子文献资源不易受时间、地域限制,在网络平台上可以随意将有关文献信息从一处传到另一处,不仅体现出跨地区、跨行业的资源无限与服务有限的特征,还体现出跨地区、跨国界资源共建的协调化与资源共享的便捷性;③ 人们可以在同一个工作平台上阅读和使用多种不同类型和内容的文献;④ 只要用户有相应的编辑软件,任何电子文献都可以编辑,因而相应内容也容易较快更新;⑤ 可以实现低成本、大批量地快速复制。电子文献可以非常便利地实现共享,可以无限次地重复使用,从而使其具有便利共享的特点。
1.2.4 文献检索的高速化
计算机最显著的优势是具有高速运算能力和强大的逻辑判断能力,借助于这种优势,在计算机支持的信息系统中,能迅速、多方位地检索到所需要的信息。电子文献具有高速检索特性,这是超出对于传统文献在检索方面的一切想象。此外,电子文献中有些程序设计还能提供注记功能,有些设计则提供提示、导航等辅助作用,是电子文献互动与快速全文检索功能的一种延伸。
1.2.5 文献传递的网络化
电子文献的传递可以通过以网络为主的信息基础设施来实现。电子文献既有其开放性又有其安全性。电子文献可以进行商业流通,只是不像传统的印刷纸质文献以购买和拥有为主,而是以所谓“使用权”的方式进行下载或流通核算。这里的文献内容使用权由商业出版社所主导,电子文献本身由出版商或提供者为维护本身权益,而提出许多制式和约定内容,提供许多安全控制装置,如领域名称与IP地址设定以及各种密码程序设置。
2 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之比较
在知识生产和交流方面,历史上总共发生了四次革命:第一次是几十万年前出现的语言,从此语言成为人类超越一般动物界而荣升为“万物之灵”的重要标志之一;第二次是近万年以前出现了文字,可以把人类的活动记录下来,从此文字成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第三次是近千年的事,出现了活字印刷术,使人类的知识可以广泛地传播开来,大大地推动了人类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次则是发生在20世纪的下半叶,电子出版业的出现,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网络的广泛发展,产生了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快速的知识生产和传播方式。而文献自诞生以来也大体经历了三次文献转型:第一次是由结绳记事为代表的原始文献(还不完全具备文献的基本特征)转变为以甲骨文、青铜器铭文、刻石、简策、帛书等为代表的手工刻写文献;第二次是由手工型文献转变为以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和当代激光照排印刷为代表的印刷型为主的纸质文献;第三次则是由印刷型纸质文献转变为以机读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电子图书报刊等为代表的电子文献。文献类型的转型不是简单地表现为一代取代前一代,而是一代拓宽前一代。一种新型文献问世以后,并不意味着原有的各种文献类型被淘汰或自动消失,而是与原有的文献类型同时并存,呈“共生”状态。因此,21世纪既不是电子文献取代纸质文献的时代,也不是纸质文献一统天下的年代,而是两种文献的共存与互补时代,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这两种文献资源,使其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优势,更好地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服务,就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但是,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之间的比较与竞争,“注定要成为信息时代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直到电子媒介发出挑战以前,书籍一直是大多数社会用以审视自身的核心工具。”[4]同时,我们也不可否认,电子文献的出现与运用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文献时代,当然这也是大势所趋,时代使然。
2.1 两种文献的交互方式比较
文献是知识的载体,载体是文献的表现形式,知识是文献的本质属性。无论是纸质文献还是电子文献,除对知识信息表现的形式不同外,揭示的仍然是知识这一本质属性,只是“人—机”与“人—书”系统中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感受不同而已,从阅读的对象而言,一者为虚拟的电子文献,一者为现实的纸质文献。这虚拟与现实的两个领域相互补充、相互交叉、相互影响,从而使人类阅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就像阅读活动本身一样,一部阅读史朝向我们的时代跳跃而来”。[5]
2.1.1 电子文献的“人—机”系统
电子文献是在“人—机”环境中实现文献阅读的,这种阅读表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① 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对于纸质文献来说,人们只要能认识文字就可以进入阅读;而相对于电子文献来说,人们需要有机会有能力学习使用电子设备方可进入阅读,并学习使用更多的软件方可实现快速检索、储存、编辑和复制文献。② 产生了人机界面。电子文献在电子设备中是以某种信号的形式存在着,阅读必须通过某种人机界面如计算机屏幕的形式来实现。这些有形的电子设备并不能直接实现交流目的,人们还需要大量的不同用途的软硬件帮助方能实现人机沟通,这就决定了电子文献具有诸多特殊的阅读方式。③ 产生虚拟的影像。“虚拟”一词最好的例子是光学中的“虚像”。电子设备的硬件构成了虚拟系统的实体和操作结构。通过人机界面,人们可以进入虚拟系统并发出不同要求的指令。比如,人们可以查阅某一研究领域的书目或有关文章。这种系统的虚拟化可以兼容各种媒体制式,优化资源利用。同样,在联机多路存取计算中,出现了“虚拟计算机”的概念。许多用户同时在各自的终端上工作,好像在使用一个比终端大的计算机一样。而计算机可以用极高的运行速度和分时功能,使用户在慢慢键入指令时,同时处理其他用户的指令。“虚拟图书馆”的概念大抵也遵循此同样原理。一座图书馆尽管只拥有自己的馆藏,但通过馆际互借、传真、电子邮件、网络联机等手段,它好像拥有了与其相连的所有的图书馆藏一样,用户可以利用比该图书馆实际馆藏大得多的资源。在完美的虚拟图书馆中,用户可以在案头检索全世界的信息。④ 产生新的文献类文化。过去是印刷书籍造就了读者,并巩固了代代相传的传统文献类的文化,如一本纸质书籍可以在家庭中代代传承下去,使读书成为文化的一部分。而电子文献的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变原来人与书之间的轻松交流为人与机器之间的屏幕式交流,人的阅读心理发生了变化,阅读文化中渗透进了科技的元素,原来的纸质文献类产生的文化让位于一种电子类的新文化。
2.1.2 纸质文献的“人—书”系统
“人—书”系统已经成为我们传承人类知识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也是我们熟知而承接的重要人文传统,这种传统在当下仍旧具有汹涌澎湃的活力。这种系统表现出这样四个特点:① 形成传统的阅读习惯。人类长期养成的根深蒂固、代代相传的书籍阅读习惯是难以改变的。人们到书店买书,到图书馆借书、看书,已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有的人读书是为了查询资料,解决问题;而有的人则纯粹为了消遣。对于后者而言,传统的阅读方式实际是一种娱乐、一种生活习惯。② 传统书籍的方便性。相对电子文献或书籍来说,传统书籍分量较轻,旅途容易携带,不易损坏,随时随地可以阅读。传统书籍成本较低,购买、借阅都十分灵活便利。传统阅读还可以随手批注与札记,而电脑阅读就很难让人体会到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一边笔记所带来的愉悦。③ 传统书籍的真实性。由于历史和传统习惯的原因,纸质书籍已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传统的阅读方式,使人们与书籍的信息源泉建立了绵绵不断、难以割舍的联系,而电子文献以虚拟形式建立的链接,常使人们感到文化与感情的缺失。正式出版的书籍给人以真实感,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而电子文献却容易遭遇删改。而且,最新实验研究成果表明,人们阅读传统纸质书的速度比在平板电脑上看电子书的速度要快。④传统书籍的局限性。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知识信息量呈几何级数递增,传统书籍的局限性也日益突出,表现为:传统书籍的存储空间和本身所含的信息量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传统书籍容易变质和自然老化,并且知识内容的复制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传统书籍不利于人们快速检索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
通过以上对“人机”与“人书”两个系统的分析,实际是在发现电子文献与传统文献在阅读方式上表现出的差异。电子文献是将文字、图象、数值数据、语音等静态与动态信息经过数字化处理后,通过计算机或网络通信等方式反映知识内容的文献表现形式;而传统的纸质文献则是将文字、图像、符号、数值数据等静态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通过印刷或其它方式反映知识内容的文献表现形式。前者是静态与动态信息相结合的文献表达方式,后者仅是静态信息的文献表达方式。
2.2 两种文献的形态比较
2.2.1 载体形式及记录方式不同
从文献发展史来看,文献的物质载体形式大致可以划分为这样几个时代:甲骨时代—青铜时代—缣帛时代—简牍时代—石质时代—纸张时代—电子时代,当然在各个时代中不同载体是可以共存的。传统文献的载体主要是甲骨、青铜、缣帛、简牍、纸张,而电子文献的载体却是电子设备,如软盘、光盘、硬盘,由于载体形式不同导致文献记录方式的差异,由原来的刻写、书写、印刷等转变为录入、扫描、拷贝,特别是电子拷贝、现代通信传输方式的运用,使文献的储存在量和质上发生了空前未有的重大变化,其对人类社会知识传播的影响深远而巨大。
文献的记录方式的变化是与其载体物质形式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大抵经历了四个不同阶段:刻写—书写—印刷—拷贝。刻写是最原始的记录方式,世界各民族文明发展的初期都经历过这一个过程,即先民在甲骨、青铜器、石头、玉器等坚硬的物体上刻写(刀刻或铸刻)文献。由于受到这些载体及刻写工艺的限制,刻写文献的信息储存量十分有限。书写,是有文字以来的文明史最重要的记录方式,涵盖了整个简帛时代、简牍时代、纸张时代。即使在今天的电子时代,电脑的拷贝非常先进,仍不能完全取代人工的书写。在文献传播史上,刻写、书写都是属于“手工艺”的方式,而第一次质的变化是印刷方式的出现,从此文献记录方式进入了一个“工业化流程”的阶段。这给文献批量生产和流传带来了“革命性” 的意义,也为大规模的古典文献的整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为学者们寻书、读书和文献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文献传播史上第二次质的变化则是电子拷贝方式的运用,也可谓这是文献批量生产与流传的第二次革命。电子文献拷贝的第一大优势是记录速度极其迅速,几十万字的文献只需几秒钟就可完成一次性拷贝。第二大优势是存储容量极其巨大,一张光盘可以把一个图书馆的藏书全部存储下来,需要时随时可以调用。如中国基本典籍电子文库《国学宝典》,典籍已收入一千多部,字数多达二亿,尽可存储在一张光盘。第三大优势是从根本上改变了文献记录的物质载体的有形性,无形的电子记录取代了有形的纸张记录。无纸化记录以及电子文献的大量产生,正在给古典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带来全新的发展空间。第四大优势是突破了文献记录的空间限制,在国际互联网络中记录文献,即使相隔十万八千里,拷贝或下载文献信息,只在弹指一挥间。
2.2.2 呈现形制不同
在文献提供的形制上,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显然不同:第一,纸质文献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以文献具体的载体形制提供给用户,而电子文献的形制既可以是实体的,如一张软盘、一张光盘等,又可以是虚拟的,如在网络环境下获取文献;第二,纸质文献的信息内容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的,而数字文献既可以是静态的又可以是动态的;第三,纸质文献可随身携带,随时随地直接翻阅,而电子文献只有通过下载后并依附于计算机和相关的阅读器才能阅览。
2.2.3 存贮方式不同
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的存贮方式主要表现在空间设备和维护条件上。第一,纸质文献是以载体为单位,经过加工整序之后,按照一定规律存放在架位上,需要大量的架位和库房空间;而电子文献是以知识为单元,经过加工处理后,保存在光盘或硬盘上,只需要对硬盘进行增容,而占建筑空间很小。第二,纸质文献在贮藏更新上有许多不便,一是要有足够的架位和建筑空间,二是要不断进行倒架排序,三是要有一定的人力上架整架。而电子文献只需对硬盘进行增容,不需重新整序,大大节省空间和人力。第三,纸质文献的维护条件相对电子文献来说不是太高,而电子文献的维护要求较高,除了像纸质文献的维护条件外,还要防雷击、防磁性干扰、防灰尘等。第四,在安全保密方面,电子文献比纸质文献要求更严。
2.3 两种文献利用方式比较
2.3.1 传递方式的差异
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的传递方式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一,电子文献在同一时间既可以将同一种文献信息为满足多个用户需要而进行快速传递(电子文献的信息内容能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进行传递),又可以将多种文献信息融合起来满足用户多层次的需求;而纸质文献在同一时间只能支持单个用户,不能满足用户对某一知识单元的直接需要,而是连同含知识单元的载体一起进行文献传递,如某一著作的某一章节或某一期刊的某一篇文章只能连同其载体一起传递。第二,电子文献的传递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用户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是在网络环境下都可以对文献进行访问,并且能直接获取所需的知识内容;而纸质文献大多是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对用户进行面对面的单向传递,即使通过邮寄方式进行远程传递,也要受时间的制约,而且获得文献的数量也极其有限。第三,电子文献的来源有两种情况:一是由纸质文献经过数字化处理后形成的电子文献;二是在网络系统中由提供者直接发布的电子文献,如电子论坛、电子公告、电子邮件、最新消息等。前者经过权威部门筛选、审定、认可,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而后者则是自由的,没有经过一定程序的认可,其真实性和价值性不一定可靠。而纸质文献大多是经过出版部门认真筛选、审定、认可后公开出版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靠性。因此,在文献的传递过程中,纸质文献较之电子文献来说,其可信度更高。
2.3.2 检索方法不同
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检索方法的路径不一样。纸质文献是“提问——检索”模式;电子文献则是“浏览——查询”模式,两者比较,可用下列表达式表示:
纸质文献:带着问题→进图书馆→询问或利用检索工具→获取相关书目或篇名索引→查找原文。
电子文献:带着问题→上网→利用搜索引擎→浏览相关站点→查询相关类目或输入查询词→点击打开原文。
在检索工具的选择和利用上,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也不一样。纸质文献的检索主要是利用目录、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献检索工具,间接地获取原始文献;而电子文献的检索主要是通过搜索引擎、登录,直接链接数据库获取原始文献。传统文献检索都是由人工缓慢处理来完成的,而电子文献检索却是通过信息技术来完成的,从纸质文献的线性检索向超文本支持的非线性检索发展,电子文献的检索正呈现智能化、可视化、简单化、多样化、个性化、商业化的发展势态,从而实现智能、高效、快速而灵活的文献信息检索,最后达到迅速随意获取信息的水平。
总之,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是人类现阶段对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中不可缺少的两种文献,两者应该呈现出一种“互补”的关系。两者虽然在开发利用的功能和特点上存在着差异,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还不能说谁将取代谁。在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两者各有千秋,其优势与不足可以相互弥补。纸质文献是电子文献的主要来源和基础,庞大的电子文献数据库的建立大都是在纸质文献的基础上转换而来,纸质文献是人类进步发展的历史沉淀,没有纸质文献就没有电子文献庞大的知识数据库,也没有电子文献的发展。而电子文献是人类进步发展的又一标志,就像纸的发明代替了竹木简、光与电代替了铅与火的时代一样,促进了生产力快速发展,这是文献发展的必然趋势,倘若纸质文献不依托数字文献的发展,那么它也将是无生命力和没有前途的。因此,我们在开发利用文献资源方面,要正确把握资源重组,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挖掘各种文献资源,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