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竞争力VS竞价力
2012-02-15本刊编辑部
■ 本刊编辑部
2012年,对于我国太阳能行业而言,可谓是多事之秋。一方面,美欧经济危机持续发酵致使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以外需为主的光伏产业出现严重困难;另一方面,国内宏观经济持续下行,使得以内需为主的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内销遇冷,大批企业面临生存困境,同时外需市场一样疲软。
值此内外交困之际,不同于依靠政府支持的光伏产业,已经完全实现市场化的中国太阳能热水器产业欲振乏力。囿于资本与技术的桎梏,一些企业已经开始祭起价格战的大旗,以竞价力投入市场搏杀。
光伏行业价格战的惨烈结局犹在眼前,现在我们应该思考,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发展究竟依靠竞争力还是竞价力?
众所周知,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草根行业。不少缺乏资质的企业混迹其间,且同质化竞争泛滥,这些都在客观上阻碍了行业技术的提升,滋生了行业创新的惰性。当前我国太阳能热利用企业的发展瓶颈仍需依靠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实现突破,尽快做大做强,企业方能摆脱目前低价竞争的尴尬境地。单纯的价格战或竞价力难以为继,因为如此饮鸩止渴之举无疑将整个行业引入歧途,并催生诸多行业乱象:如低价导致的偷工减料进而引发的支架坍塌、水箱腐蚀等安全事故便频频见诸报端,也因此降低了行业信誉。企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是核心竞争力,即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以此提高竞价力方为正道。
近日,财政部、住建部联合发文称,将进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政策,调整资金分配管理方式,以此推进太阳能等新能源产品进入公共设施及家庭,优先支持太阳能光热应用等成熟技术的推广,进一步放大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政策效应。
新机遇需要新思维,应以新姿态来面对。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反对暴利,应该在追求合理价格与利润的基础上,不懈提升技术与品质。品牌和质量最终会成为消费者考量的首要指标,特别在太阳能建筑应用中,这些指标会变得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