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的长效机制
2012-02-15徐文华
徐文华
(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陕西 西安 710049)
徐文华 男,1962年生。本科学历,馆员。研究方向:期刊馆藏与利用。
1 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的现状
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是指在某一地区内的各高校图书馆,依照严格的规范和一定的模式形成图书馆联盟,各个图书馆享有平等的地位,通过互助合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早在 1998年我国就已经开始构建图书馆联盟机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已经建成的全国和地区性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有“中国图书馆信息网络”(CLINET)和“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等。此外,地区图书馆联盟还出现了各种组织形式,比如学会组织、行业图书馆联盟、跨行业跨地区的图书馆联盟等。其中学会组织和行业图书馆联盟是我国目前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基本形式,而跨行业、跨区域的图书馆合作则是地区性图书馆联盟和全国性图书馆联盟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发展还没有达到高效率和专业化的程度。
2 构建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的意义
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需求利益的最大化,并且受到共同协议的约束,具有一定的规范性。纵观图书馆联盟的发展历程,早在 20世纪 30年代美国就已经开始建设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随后这种联盟形式的图书馆发展模式在世界各地相继出现。我国图书馆联盟机制的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已经建成的地区性高校图书馆联盟包括广东网络图书馆、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和天津市高校数字化图书馆联盟等。
2.1 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而且知识的概念范畴在扩大,逐渐由书本知识发展为以信息传播和接受为主的信息知识,因此知识经济也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传播基础之上、以科学技术为载体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知识经济时代不仅革新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而且凸显了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的迫切性。高校图书馆联盟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因此建设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不仅能充分发挥各图书馆的优势,而且能够优化资源,实现知识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2.2 地区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图书馆联盟是高校图书馆发展史上的创新模式,不仅能够确保图书馆内资源的有效共享,而且能够节省各个图书馆资金紧缺的问题。对于用户搜集信息更是方便有效,图书馆资源整合后极大提高了文献检索的效率,这种模式也是高校图书馆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构建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的长效机制是实现图书馆为社会发展提供信息平台的有效途径。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实施能融合各个图书馆的优势条件,使图书馆的功能进一步增强,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为其提供服务,同时可推动自身快速发展。
2.3 有利于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经济发达地区往往会聚集一大批知名的院校而形成一定规模的大学城。同时各个院校的图书馆藏书规模不断丰富,数字知识资源也大幅度扩充,为构建高校图书馆的联盟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因此,联盟有利于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3 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中的问题
3.1 地区发展不平衡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信息资源的分布和需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从而导致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分布区域和发展状况也不统一。比如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陆续建立了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机制,但经济落后地区的图书馆发展较缓慢,布局也不尽合理,无法形成地区性的图书馆联盟。
3.2 法规和政策缺失
我国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发展较晚,因而与之相关的政策法规还不完善,相当一部分高校图书馆一直延续以往的政策和体制,采取各自为政、分区管理的发展模式,导致联盟后的高校图书馆无法获得经费来源,无法进行统一管理和操控。再加上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制定的相关法规政策不足,为其行政管理造成了很多障碍,从而制约了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建设和发展。
3.3 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政策的缺失,很多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缺乏统一的制度标准和管理平台,又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致使联盟图书馆缺乏统一的协调和可行的监督管理方案。同时联盟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无法真正发挥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的作用。此外,各高校图书馆在人员、经费、技术和设备方面,尤其是在管理层次上存在较大差异,加之各图书馆人员对于联盟机制认识的不同,给各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带来相当的难度,阻碍了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发展。
4 构建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的长效机制
4.1 更新观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很多地区的高校图书馆虽然一直都在积极地尝试构建图书馆联盟,但是目前只有“全国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会议”为地区高校图书馆协作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依据。但由于缺乏相关法律和法规的保障,政策难以落实,对构建高校图书馆联盟没有起到有效的支持和保护作用。建立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是现阶段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措施,因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需要尽早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构建高校图书馆联盟提供法律保障,使其充分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作用,为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4.2 建立管理机构,制定合理的联盟制度
联盟管理体制是实现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根基,因而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和制定合理的联盟制度成为构建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机制的有效措施。合理的联盟制度不仅能够实现联盟图书馆的标准化管理,协调各个图书馆之间的合作,而且能够整合各个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此外,合理的制度调节减少了图书馆的重复建设,确保各图书馆之间公平及时地分享共有的资源。此外,还可以设置多种管理机构,如技术研发和保障机构、信息服务组织、以及信息资源整理机构。这些机构能够把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具体化、细致化,从而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效率。总之,与体制相配套的管理机构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合理的联盟制度能够激发各高校构建图书馆联盟的积极性,实现各高校图书馆利益的最大化。
4.3 加强基础建设,实现联盟发展效益
首先,各高校图书馆应加强自身特色馆藏的建设,将本校特色学科、地区特点和信息需求种类相结合,建构本馆的特色信息资源,逐步形成本馆知识信息的独特性。
其次,提高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要求,多种形式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馆员,从而为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储备。
再次,加快建设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以往各图书馆只是注重自身的内部标准化建设,而忽视了联盟图书馆的标准化,因此,地区高校图书馆要注重联盟后信息资源的建设,积极应用相关技术构建具有特色的数字信息库,实现数据库的高标准化。
最后,要加强信息资源共享的保护意识,尤其是对知识产权的维护。在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中,需要充分考虑和遵守知识产权法,有效解决信息资源共享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5 结论
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的长效机制是图书馆联盟有效运行的保障。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不仅为本地区的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平台,还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完善的信息服务。因此,地区高校图书馆应更新观念、创新模式、提升技术含量,主动参与地区高校图书馆的联盟建设,为自身的发展乃至整个地区的图书馆事业建设开拓广阔的空间。
[1] 曹志梅.区域图书馆联合体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设计[J].图书馆学研究,2011(21).
[2] 周维彬,董成娣.区域数字图书馆的构建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0(2).
[3] 张志宏.区域图书馆联盟模式探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0(10).
[4] 朱亚玲,程华.区域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机制探讨[J].图书馆建设,2009(12).
[5] 孙炜,赵芳.关于我国区域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理性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