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的因素——社会分工
2012-02-15吴云峰
吴云峰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马克思在社会发展史中认为,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也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标志。毫无疑问在整个紫砂生产发展史上,同样存在着大量的社会分工。早在新石器时代,宜兴地区开始了陶器的生产。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宜兴地区进行的考古普查中,曾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拥有丰富的红陶、白陶、灰陶等。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手工技艺的发展最突出的成就,是瓷器从陶器中分割开来。成为生活用品中的一个重要品种,也是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紫砂壶的制作,从它诞生之时,就有了社会分工。明万历年间,最著名的壶艺家是时大彬,时大彬不仅继承了前代的技艺,而且创造了很多专用工具,改进了炼泥、装烧等工艺,使紫砂形成了独立的生产体系。壶艺泰斗顾景舟认为,紫砂到了时大彬时代,其制作工艺才基本形成。时大彬完善了紫砂制作工艺,也为紫砂制作中发展到后来的社会分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明代天启年间,紫砂壶盛行铭刻和署款,-般名手无不注意书法。陈用卿在紫砂大壶上镌刻“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有钟繇帖意。陈鸣远书法造诣也很深,其款字有晋唐凤格。不善落墨的壶工则请善书者代为署款或印钤。陈辰(字共之)等就是专门替壶工捉刀代镌铭款的书人刻家。他的出现,说明刻工从壶工中分离出来。
清康熙年间,紫砂壶造型设计仍由壶工担任。直到乾隆七年,王南林、杨友兰、邵玉亭、陈汉文等制壶高手,为朝廷制作一批精美壶器,被入选承德避暑山庄行宫。乾隆写的诗,也被堆塑在紫砂茶壶上。这说明紫砂壶的制作已经分日用类和皇室所需的陈设收藏类。而制壶艺人也有了平常制壶与高手制壶的分工。而紫砂壶的造型设计由壶工转向了朝廷。到嘉庆年间,陈曼生手绘“曼生十八式”,由杨彭年等手制,才真正有了紫砂壶艺中造型设计与制壶的社会分工。咸丰年间,因紫砂壶器身价颇高,收藏者与日俱增。上海人瞿应绍,号月壶、字子冶,常托好友邓奎专程到宜兴监制茶壶。邓奎的出现,在制壶艺人和收藏者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说明已有专人从事销售。直到道光30年(l850年),丁山白宕窑户鲍氏第一家在上海开设鲍生泰陶器店,紫砂器的销售与制作才实现了社会分工。
明清时期,丁蜀镇附近农民利用农闲,采用小断面掘取黄龙山中甲泥出售。民国初年,宜兴已有宕户雇工开采甲泥。宕户又称山户,拥有少量资金和尖嘴锄、钢钎等简单工具,宕户的产生,使紫砂生产中泥料的加工从壶工手中分离。使壶工专司制壶,促进了紫砂的生产。1934年上海吴德盛定制销往日本的300套小花盆,因期限紧迫,王寅春首先创用模具制作,提高了效率,如期完成了任务。20世纪20年代初,宜兴县川埠乡潜洛村张金良开始试用石膏模型注浆制作茶壶,1958年,宜兴紫砂工艺厂开始采用注浆成型方法生产部分异型茶壶。但注浆生产的茶壶,大部分是大众货。使紫砂茶壶生产中出现了大众货、精品货、艺术品的社会分工。
1958年,宜兴紫砂壶学习无锡惠山泥人的石膏模型法。在紫砂壶成型中,嘴把等开始应用石膏模型手工印坯工艺,身筒开始用石膏模型整型。石膏模型的使用,既提高了紫砂的产量,更产生了专司模型制作的模型工种。
抗战期间,逃难到宜兴的苏州红木艺人陆涵生,他向紫砂艺人传授了在红木上嵌银丝的技术。但因当时战乱的关系,这一工艺一直没有得到发展。直到70年代初期才得以恢复,紫砂行业也产生了镶嵌技工。除了在紫砂器上镶嵌金银外,还能镶嵌玉石、珠宝、象牙等,显示一种华贵堂皇、雅致富丽的装饰效果。
80年代改革开放后,随着紫砂行情看涨,紫砂行业的其社会分工达到了新的水平。紫砂产品,光货、花货、筋纹货,品种繁多,专业人员队伍庞大。电脑设计、制壶工具、模具、包装材料、装饰材料、销售网络、各种类型窑炉、机械设备、销售网络等等分工细密。说明现在的紫砂生产已经发展到了历史上的一个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