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节约理论再考察
2012-02-14滕明政
滕明政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1 马克思节约理论研究的立场
立场问题至关重要。立场就是站在谁一边、与谁为伍的问题,其实质是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相信谁、为了谁、依靠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1]马克思始终站在广大劳动者的立场上,他将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事业,“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2]因此,在分析马克思节约理论时,必须首先明确其立场问题。
马克思的立场就是无产阶级的立场、人民大众的立场。他牢牢抓住了人这个中心议题,彻底摆脱了资本主义“见物不见人”的狭隘性、片面性。他强调用大历史观观察和研究问题,不能仅仅孤立地研究单个问题本身。要将问题放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过程中,从更深层次上认识问题的深刻内涵。
马克思在研究节约时,首先界定了这种节约的特定社会属性,即资本主义的节约。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节约的本质,即节约是围绕并服务于资本追逐剩余价值这个绝对规律的,它丝毫不顾及工人的利益,更谈不上为了工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这种节约是“出卖了自己的皮”的工人,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向资本俯首称臣,完全成为资本的隶属物;这种节约是异化的节约,是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左的,是马克思所强烈谴责的。因此,真正重要的是站对立场,即要同马克思一样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来研究马克思的节约理论。
2 马克思节约理论研究的内容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节约的实现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物化劳动的节约;一种方式是活劳动的节约。马克思从本质上对这两种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留下了许多精彩的论述。
2.1 活劳动的节约
活劳动是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能动的劳动力,是劳动者加进生产过程的新的、流动状态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正是基于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隶属于资本的活劳动就必然成为剥削的对象,成为“节约”的对象。但是这种节约一点也不人道,马克思对此进行了鞭辟入里的批判,指出这种节约就是资本肆无忌惮追逐剩余价值本性的充分暴露,就是资本家对劳动者赤裸裸地和毫无人道地剥夺,这种为物不为人的节约绝不是可持续的节约。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来看,这是一种典型的“捡芝麻丢西瓜”的愚蠢行为,是舍本逐末的。
马克思认为,一部活劳动的节约史就是一部公开的压迫史,一部赤裸裸的剥削史,一部惨无人道的摧残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总是按照它的矛盾的、对立的性质,“把浪费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压低工人的生存条件本身,看作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从而看作提高利润率的手段。”[3]101资本家们为达到活劳动节约这一目的,首先减少活劳动的数量。马克思指出:“节省劳动——不仅指节省某种产品所必需的劳动,而且也指节省所雇佣的工人人数——和更多地使用死劳动(不变资本),都表现为经济上完全合理的行为,看来一点也不会降低一般利润率和平均利润。……而且在某些条件下反而会表现为增加利润的直接源泉。”[3]190于是,生产的发展和对劳动的需求并不成比例的增长,就造成了大规模的机器排斥工人、大量工人被抛出工厂的现象。因为单个工人可操作的机器增多了,单个机器所带动的生产资料数量增多了,同样资本只需要购买较少量的必要劳动就能够创造出同一价值和更多量的使用价值。
其次,降低活劳动本身的价值。劳动力的价值是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就必须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而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生产生活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同时还必须降低与生产生活资料相关部门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于是,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就必须提高全社会所有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马克思指出:“必须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以提高劳动生产力,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来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必要的工作日部分。”[4]366这一过程本身虽然使活劳动更加廉价,但客观上却推动了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
再次,活劳动使用过程中的节约。资本家把工人变成一种役畜、变成单纯的牟利工具而不管工人的死活,这是资本主义贪婪本性淋漓尽致的展现。他们竭力减少工作条件上的支出,为了空间的节约,从而建筑物的节约,使工人挤在一个狭窄的有害健康的场所;他们甚至连必要的通风装备也不舍得花钱添置,一个大工厂只有一个通气的小天窗;更可怕的是,他们“把危险的机器塞进同一些场所而不安装安全设备;对于那些按其性质来说有害健康的生产过程,或对于像采矿业中那样有危险的生产过程,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等等。”[3]101“结果是生命、肢体和健康遭到损害,关于这方面的统计展示出一幅令人不寒而栗的景象”。[3]103他们竭力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排字工人的情况同裁缝工人相似。他们的劳动时间通常是12到13小时,有时是15到16小时。”“他们每周的工作日是7天,而不是 6 天”。[3]109-110此外,他们竭力加强工人的劳动强度。他们让机器运转得更快,让工人看管更多的机器;他们大量使用监工,密切监督工人的一举一动,生怕工人偷懒而浪费掉为他们创造财富的每一分钟。
他们是如此吝啬,因此工人想得到合乎人性、舒适或者至少是可以忍受的设备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因为“从资本主义的观点来看,这会是一种完全没有目的和没有意义的浪费。总之,资本主义生产尽管非常吝啬,但对人身材料却非常浪费”。[3]101资本主义正是通过牺牲工人才实现了节约,获得了沾满工人鲜血的财富。
但是,正如一个硬币有正反面,资本主义活劳动的节约对社会主义劳动的节约也是具有一定启示意义的。例如,通过活劳动的大规模协作,可以产生出超过原先单个人总和的更大的生产力;通过更多地使用机器来减少劳动者的直接劳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为工人赢得更多的自由时间以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
实际上,我们研究马克思节约理论的最大现实意义就在于,准确把握“节约—劳动效率—经济效益”这样一条逻辑线索。节约就意味着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加,抑或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减少,它表征着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成正比。企业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就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位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当一个企业用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个别劳动时间生产该商品时,那么就使得它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其社会价值,从而为其赢得巨大的竞争优势、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而如果不节约则会导致劳动效率低下,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企业就会因为缺乏竞争优势、无利可图而破产,这是社会发展生动而具体的实例。
结合实际,我们应该将马克思的节约概念的应用范围予以扩大,将非生产领域的劳动也纳入其中,正如生产力可以分为准备性生产力、结构性生产力、实体性生产力一样,节约也可以分为准备性节约、结构性节约、实体性节约。所谓准备性节约主要是指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劳动者的节约观念,提升劳动者的节约技能;所谓结构性节约主要是指优化生产的组织管理,避免因人浮于事、任务外包(正式员工贵族化、不干活,外包人员奴隶化、干全活)等造成的人的积极性埋没,做到人司其职、人尽其力;所谓实体性节约主要是指生产过程中人和物的节约、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2.2 物化劳动的节约
物化劳动即死劳动,又称过去劳动或对象化劳动,指保存在一个产品或有用物中凝固状态的劳动,是劳动的静止形式,它本身不创造价值,不能实现价值增值,其本身的价值只是做了不增量的转移。在马克思看来,物化劳动节约的核心就是“不浪费”,这种“不浪费”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生产过程中的“不浪费”;其二,一个生产过程结束后的“不浪费”。
所谓生产过程中的“不浪费”,即各种物化劳动都得到充分的利用。“一点也不损失,一点也不浪费,要做到生产资料只按生产本身的需要来消耗”。[3]98就是投入到生产中的全部生产资料得到有效利用,而排泄物降低到最小程度。首先,它要求原料的质量要好。而原料的好坏“又部分地取决于生产原料的采掘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即本来意义上的文明的进步),部分地取决于原料在进入制造厂以前所经历的过程的发达程度”。[3]117-118其次,它要求机器的质量要好。机器零件加工得越精确,抛光越好,机油、肥皂等物就越节省,这样就节省了辅助材料。与此同时质量好的机器不容易出故障,这就避免了因停工而造成的不必要浪费,也避免了因出现残次品而带来的浪费,更节省了机器的维修费用。最后,它要求整个管理的质量要好,即整个生产活动中不会出现生产资料的人为浪费和工人的消极怠工。由此,生产过程中的“不浪费”是一个多种要素组成的系统,缺少任何一个都有可能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所谓一个生产过程结束后的“不浪费”主要包含了两个重要思想。第一个是废物利用的思想。废物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马克思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在《资本论》中,他提出排泄物再利用思想,并将排泄物分为生产排泄物和消费排泄物。生产排泄物一般是指工业和农业生产过程中抛出的废料,消费排泄物一般是指消费消费品和生物新陈代谢等活动所产生的排泄物。对于生产排泄物要尽可能使之“再转化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再回到生产从而消费(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的循环中。”[3]94对于消费排泄物,马克思举了一个例子,伦敦人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处理粪便只好将其投入到泰晤士河中,结果不但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还污染了泰晤士河。其实,粪便本可以作为很好的肥料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并在农业生产中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和极好的环境效应。由此,人们应该高度重视废物利用思想,努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寻找变废为宝的途径,实现废物的资源化。
第二个是社会生产有计划按比例思想。马克思对这一思想的探讨是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研究联系在一起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造成了生产与消费的极大不平衡,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对此,马克思提出了有计划按比例思想。即要实现社会劳动总量在各个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合理分配,避免有的部门因分配的劳动量过多造成社会劳动总量的浪费。马克思指出:“如果某种商品的产量超过了当时社会的需要,社会劳动时间的一部分就浪费掉了。”[3]208这种浪费是巨大的;它还会使有的部门因分配劳动过少,产品满足不了需要。恩格斯也曾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一面缺乏谷物和肉类,同时却窒息在甜菜堆里和淹死在马铃薯酒里。……一面裸着身子没有裤子穿,同时却有千千万万裤子纽扣滚滚而来。”[5]由此,虽然计划作为一种经济体制在实践中已经证明行不通,但是计划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对于平衡发展却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正是奉行自由主义的西方国家政府不得不频频借用计划的手段干预经济运行的重要原因。社会主义国家更应该运用好这一手段,将资源配置到真正需要的地方,最大限度地避免因生产无序而造成的社会劳动总量的浪费,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资本主义的贪婪本性就已经暴露无遗,它对自己所拥有的“物”要榨干最后一滴血,吸尽最后一丝骨髓。资本主义纵然对人、对活劳动的浪费大大超过了任何别的生产方式,它不仅浪费血和肉,而且也浪费神经和大脑。但它对已经实现的、物化在商品中的劳动,是异常节约的。它决不允许自己财富的一丝一毫轻易地浪费掉。因此,无论是生产过程中的“不浪费”,还是一个生产过程结束后的“不浪费”,它们都是资本家吝啬的表现。在这种吝啬的驱使下,资本家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节约物化劳动。
2.2.1 进行大规模生产
马克思所处的正是工业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他充分认识到集中的大规模生产对资本主义物化劳动节约的意义,认为资本主义可以通过大规模生产实现生产资料集中和人的集中,从而大大降低固定资本的消耗。在生产资料集中方面,“发动机的费用,不会和发动机的马力,因而不会和它们的可能的作用范围,按相同的比例增加;传动机的费用,不会和传动机所带动的工作机的数量,按相同的比例增加;工作机机身,也不会和它用作自己的器官执行职能的工具的数目的增加,按比例变得更贵,等等。其次,生产资料的集中,可以节省各种建筑物,这不仅指真正的工场,而且也指仓库等等。燃料、照明等等的支出,也是这样。其他生产条件,不管由多少人利用,会仍旧不变。”[3]93
在人的集中方面,“这种由生产资料的集中及其大规模应用而产生的全部节约,是以工人的聚集和共同工作,即劳动的社会结合这一重要条件为前提的。”[3]93劳动者实现了社会结合,即完成了符合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分工。这种分工带来的是劳动者对自己所从事行业的技能的熟练,从而大大提高了单个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与此同时,结合起来的劳动者进行大规模的协作,可以完成更加复杂的活动。因此大规模生产虽然从表面上来说加大了投入,但是从不断进行的社会再生产的总过程来看,实际上是降低了成本,因为产出的增长比例远远超过投入增长的比例,这就是规模效应。
因此,马克思总结道:“固定资本使用上的这种节省,如上所述,是劳动条件大规模使用的结果,一句话,是劳动条件作为直接社会的、社会化的劳动的条件,或作为生产过程内直接协作的条件起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这是力学和化学上的各种发明得以应用而又不会使商品价格变得昂贵的唯一条件,并且这总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另一方面,从共同的生产消费中产生的节约,也只有在大规模生产中才有可能。”[3]118现在国内很多地方大力提倡建立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将相似的产业集中,打造区域品牌优势;将相关产业集中,延伸产业链、提升区域整体优势,这正是看到了大规模生产所带来的规模集聚效应。
2.2.2 进行机器的改良
工业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就是大机器生产,因而机器的改良对社会生产会产生巨大的作用。马克思认为机器的改良主要能够带来三个方面的作用。其一,“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3]115马克思引用了英国毛纺织业和丝织业的例子来证明通过机器改良能够把那些本来几乎毫无价值的材料制成有多种用途的产品,从而取得新的价值形式。其二,马克思认为机器的改良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资源的极大节约。他指出:“关于我提到过的<蒸汽机>体系的那些改变和改良所引起的动力的巨大增长,公众知道得很少。……结果是……同样的机器可以完成大得多的工作量,而耗煤量却显著减少。”[3]112他引用了《工厂视察员报告》中的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现在从一台重量与过去相等的蒸汽机,至少平均可以多得50%的效能或功;并且在很多场合,同一台在每分钟速度限制为220呎时只提供50马力的蒸汽机,现在可以提供100马力以上。……最近三年来,促进了管状锅炉的采用,由此蒸汽生产的费用再一次显著减少。”[3]114其三,“由于机器制造的改良,机器便宜了;这样,不变资本固定部分的价值虽然随着大规模劳动的发展而不断增加,但远不是按相同的程度增加。”[3]95这样就实现了节约。
但是,关于机器(生产工具)的使用及其改良,马克思认为,一方面提高机器的使用效率,使机器在有效使用期内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从而使机器分摊在每一个产品中的价值降低;另一方面,要掌握好使用机器的界限。“只有在机器的价值和它所代替的劳动力的价值之间存在差额的情况下,机器才会被使用。”[4]451由此,我们不能盲目地追求机器的改良。
2.2.3 依靠科学的进步
马克思高度重视科学的作用,“他把科学首先看成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杠杆,看成是按最明显的字面意义而言的革命力量。”[2]科学上的每一次进步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马克思认为“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质”。[3]115“它不仅发现新的方法来利用本工业的废料,而且还利用其他工业的各种各样的废料,例如,把以前几乎毫无用处的煤焦油,变为苯胺染料,茜红染料(茜素),近来甚至把它变成药品。”[3]117
马克思充分肯定了科学在促进生产中的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马克思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经营一个建立在新发明基础上的工厂所需要的费用,同后来在它的废墟上,在它的遗骸上出现的工厂相比,要大得多。这种现象如此普遍,以致最初的企业家大都遭到破产,而后来用比较便宜的价格买到建筑物、机器等等的人才兴旺起来。因此,从人类精神的一般劳动的一切新发展中,以及这种新发展通过结合劳动所取得的社会应用中,获得最大利润的,大多都是最无用和最可鄙的货币资本家。”[3]119
对这一问题,我们不能做教条式的理解。在当时,生产力的水平相对低下,经济的发展大都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赖度远不如今天这样强大。此外,虽然专利权从17世纪就已经开始了,但是其力度和范围无法与今天相比。因此,在当时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冒着很大风险的,他们的投入很大,但收效却很难预测。所以很多企业家都因此而破产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否定了科学进步的作用,而只是告诫人们从事新科学技术发明的风险。
特别是当下,各项规章制度都较为完善,加上国际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愈发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讲,谁占领了科学技术制高点谁就赢得了优势,谁就能获得超额的垄断收益,继而为其持久地保持领先地位奠定基础。Intel和AMD凭借对电脑科技的绝对优势,几乎垄断了所有的电脑芯片市场,苹果凭借科技创新占领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这些都是明证。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3 马克思节约理论研究的落脚点
马克思分析了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节约问题,指出“真正的经济——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生产费用的最低限度——和降到最低限度)。而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6]107节约之所以等于发展生产力,就在于节约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使各种要素的积极性充分涌流、作用充分发挥,达到了利用的最大化,由此为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劳动时间的节约意味着自由时间的延长,由此人的全面发展有了实现的可能。
马克思指出:“真正的财富在于用尽量少的价值创造出尽量多的使用价值,换句话说,就是在尽量少的劳动时间里创造出尽量丰富的物质财富。”[7]281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一定时期内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量是一定的,要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就必须节约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即节约劳动时间。对此,西方学者也持有同样的观点。美国经济学家劳埃德·雷诺兹在其著作《宏观经济学》中就曾指出:“经济学是研究节省的,这是我们每天都在干的事。我们不得不节省,因为我们缺乏。”[8]4他强调“稀缺是经济学的根本。如果所有物品都像空气一样,自由免费取用,那就没有必要节约资源,也就没有经济问题了”。[8]16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也曾指出“效率是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也许是唯一的中心问题)。效率意味着不存在浪费”。[9]
马克思非常痛恨浪费,他指出“野蛮人由于对时间的浪费漠不关心,还犯了一个严重的经济上的罪行,例如,像泰罗所说的,他们往往用整整一个月时间来制造一支箭”。[10]这是严重的浪费,是社会所不允许的。整个地球已经无法承受人类的浪费了。相当多的资源在可预见的时间内都面临着枯竭的危险。根据世界能源权威机构的分析,按照目前已经探明的化石能源储量以及开采速度来计算,全球石油剩余可采年限仅有41年,大陆剩余可开采年限为15年;天然气剩余可采年限61.9年,大陆剩余可开采年限30年;煤炭剩余可采年限230年,大陆剩余可开采年限81年。[11]因此,任何浪费都是对生产力的破坏,都是社会财富的损失;任何节约都是对生产力的发展,都是社会财富的增加。
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丰裕,而且为人们从事物质生活以外的其他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建立起来的。
马克思指出:“如果共同生产已成为前提,时间的规定当然仍有重要意义。社会为生产小麦、牲畜等等所需要的时间越少,它所赢得的从事其他生产,物质的或精神的生产的时间就越多。”[12]“社会工作日中必须用于物质生产的部分越小,从而个人从事自由活动、脑力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时间部分就越大。”[4]605正是基于此,当一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一个国家只有在劳动6小时而不是12小时的时期,才是真正富裕的。财富就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如此而已”时,马克思对这种观点表示了极大赞同,指出“社会在6小时内将生产出必要的丰富产品,这6小时生产的将比现在12小时生产的还多,同时所有的人都将会有6小时‘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有真正的财富,这种时间不被直接生产劳动所吸收,而是用于娱乐和休息,从而为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广阔天地”。[7]281
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指出“节约劳动时间就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6]107,“时间是发展才能等等的广阔天地”[7]281。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必将是必要劳动时间的减少,相应的自由劳动时间的增加。人们摆脱了繁杂事务的束缚,真正从忙碌中解脱出来,人们拥有可供自己支配的自由时间,全面地发展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在这里,人成了发展的目的,而决不仅仅是发展的手段,一切的发展都将是围绕人并且服务于人的发展,在这时,人类真正进入了自由王国。
自由王国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哲学表述,它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即自由时间里,是依靠自由时间建筑起来的。物质生产活动的此岸和彼岸的对立,实质上是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对立。而异化劳动则以不合理的盲目的社会关系剥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自由时间。因此,要想向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就必须消除异化劳动,消除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对立,努力节约劳动时间,增加自由时间并实现劳动的普遍化,让一切社会成员可供支配的时间都包括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两部分。每个人既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物质生产劳动,又享有自由时间并运用自由时间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从而达到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统一。在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实现了大多数人的统治,从而用制度的力量规避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对人的摧残。社会主义的节约坚持以人为本,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使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共产主义理想的本质要求。
[1]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07-02(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16.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8]劳埃德·雷诺兹.宏观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9]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上册[M].12版.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45.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89.
[11]敬平.两岸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趋势与现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1(2):36-38.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