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作文“面对路边跌倒的老人”导写

2012-02-11华庆富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12年5期
关键词:讹诈李医生胃镜

华庆富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男子倒在了西门外的马路上,没人敢上前搀扶”,昨天上午10时30分,市民陈先生致电本报说,该男子已经倒地十多分钟了,路过市民要么避让,要么围观。他刚拨打了120急救中心电话和110。

据现场的一名目击者回忆说,昨天上午10时20分左右,老人拄着双拐,吃力地走在西门外公交站牌附近,突然,老人脚下一滑,摔倒在马路上,双拐也倒在身边。老人想爬却爬不起来。

“有人看了一眼就绕过去走了,一些在公园晨练的人不敢上去扶。一部分应该担心被讹,另一部分大概不知道该如何扶。”一名市民补充说道。

十多分钟过去了,一名在路边等活的农民工上前,打算把老人扶起来的时候,老人说:“我三天没有吃饭了。”

“谁都会有老的一天,我看他挺可怜的,就掏出12块钱,递给他。”昨天上午,来自蓝田县的农民工惠智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一想12块钱吃不了什么东西,又掏了20块钱递给他。”惠智民的工友说,老人接着问惠智民有没有带烟,惠智民马上把自己的一包哈德门香烟全送给了老人。

记者思考:我们并非冷漠,只是设防心理把我们的善良层层包裹;我们也拥有同情心,但是我们担心帮助别人会让自己撞上骗局。一名朴实善良的农民工用一双伸向跌倒老人的手、32块钱和一包烟,唤醒了我们内心一直存在的善良,我们纷纷把温暖施与别人,之后发现,我们内心无比温暖和安宁。

农民工的举动弥足珍贵,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让我们如沐春风。但是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这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吗?

请在全面和准确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写作时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800字以上。

·【写作指导】

阅读材料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扶起意外跌倒的老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然而,种种原因却使得我们为自己的善良设置了前提——对跌倒的老人包括遭遇意外的人施善不能被讹诈!

我们的作文就是要宣传一种对弱势群体的无私关爱,同时也要呼吁全社会呵护人间的这种“善意”。让大家明白,今天你对别人伸出援助之手,明天你就能够得到别人伸出的热情之手;今天你漠然走过困境中的老人,明天你或者你家的老人就会在困境中、在别人的冷漠中孤独无助地挣扎。

如何表达我们的这两层意思?

首先,我们列举的事例要让大家看到,尽管各类媒体对于“跌倒的老人能不能扶”有着热烈的讨论,但是全社会的人都有着自己的道德良知和底线:跌倒的老人应该也必须扶起!我们的身边,或者各种宣传报道中,“扶起老人”的事例要远远多于“从跌倒老人身边漠然走过”的事例,之所以我们对于“老人跌倒没有人扶起”的新闻印象如此之深,那是因为我们都强烈的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常现象,并不是说这是我们面对“跌倒老人不去施以援手”已然成为社会的主流选项。正如满目繁华之中的一幢破旧建筑给你的印象特别深刻一样。

其次,我们列举的事例还要让大家看到,在现实生活中“被訛诈”的事件实在少之又少,绝大部分的施善都是在别人敬佩与感激之中完美落幕。因此,我们全社会要谴责、鄙视那种“讹诈”施善者的丑陋行为,目击者要热情地站出来,给施善者举证,让“讹诈”者无法得逞!而我们的政府、法律机构,也应当为施善者提供支持,让他们能够勇敢的施善。

最后,我们的观点必须旗帜鲜明:跌倒的老人我们必须扶起!在列举古今中外的施善事例过程中,我们的要展开议论,让大家认识到:无论阶层、无论肤色,皮肤下流淌的都是热血,没有一个民族或者社会是以“冷漠”为荣的,漠视弱势群体是全人类的耻辱。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千世界,瞬息万变,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例文】

爱,温暖人间

● 江苏省金湖县实验中学翔宇文学社华祝虎

最近,我在看电视时无意中发现了这样一个栏目,这是新闻频道的“最美中国人”。这档栏目讲述的是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

今天,这档栏目讲述的是这样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

北京市的一条街道上,一位老人走在人行道上不慎跌倒,之后发生的事被一家餐馆的摄像头完整地记录了下来。老人跌倒之后,立刻有好几名男女路人走上前来将老人轻轻扶起,并抬进就近的一家餐馆里。待老人坐下后,一位四十岁左右的阿姨关切的询问老人有没有什么部位受伤,并且拨通了这位老人子女的电话。二十分钟后,老人的女儿推着轮椅来到餐馆接老人回家。当她安顿好老人正准备感谢那几位好心人时,他们却已经离开了。

这是一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几位好心人的举动不仅仅温暖了老人受伤的心,也温暖了每一位观众的心。这让我想起了最近发生在我们城市里的一件事。

那天上午,一位衣着朴素的老人来到县里的一所医院检查身体,老人手里拿着两张检查单走进了胃镜检查室。检查前,他向一位姓李的医生询问检查费用,两项检查共计一百九十元,可是老人翻遍口袋却只有八十元。李医生为他免去了一百元的胃镜检查费用,但另外九十元因为涉及其他科室,需要老人自己来承担。李医生仔细地为老人做完检查后,给了老人十元钱,和气的对老人说:“下一项的费用够了吧?”老人佝偻着背,连声说谢谢。正当老人转身离开时,李医生又问了一句:“您住哪啊?”老人家住在离县城五十里远的农村,因为没钱,是一路步行到县城的。得知这些情况后,李医生又给了老人二十元钱,依然是和气地说:“您来做胃镜肯定没有吃早饭,先去吃个饭,再坐车回去吧。”老人激动得连声道谢。

后来,这件事被一位排队等着做胃镜的患者传到了网上,李医生的事迹如同一缕阳光,温暖了全城人的心。

也许我所提到的这两件好人好事都是平凡的,但是故事的主人公一颗善良的心和社会责任感却是值得钦佩的,因为在当下学雷锋做好事需要的不仅仅是良知,甚至还需要勇气。

前不久在南京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位老人被汽车撞倒,司机驾车逃跑了。一位路过的好心司机上前搭救并把他送往医院。可是这位好心的司机却被这位老人诬赖为肇事司机!经过调查,好心司机才得以解脱。

这样令人气愤的事发生的越来越多,所体现的是公民道德的缺失,其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没人敢做好事,陷入道德、良知缺失的恶性循环。如果一个人在做好事前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自己不受讹诈,那么这就不仅仅是一个群体或是一个社会的悲哀,而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还好!

还有许多好心人用自己对陌生人无私的关爱和勇敢的担当,一次次地温暖着这个世界,在黑暗中,为人们竖起道德的风向标。

猜你喜欢

讹诈李医生胃镜
看病
李医生走了多日以后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从《讹诈》中的语用策略透视权势博弈
以盗窃机动车牌讹诈车主钱财的行为应定何罪
我有一个大红包
今夜有眠
我也做了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