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见闻
2012-02-11邓伟志
邓伟志
在初步阅读了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建设的决议之后,10月底,我便按早先的预定去了哈佛大学。在这个时候赴美,少不了留心那里的两件事,一是金融危机,二是“占领华尔街”。两件其实是一件,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占领华尔街”已蔓延到美国的几十个城市,不过,如果仔细比较,不难看出各个城市的情况并不一样:有的人数多,有的人数少,有的帐篷在,人不在,有的是24小时都有人在帐篷里外大喊大叫。有的外围有声援者,有的外围无人问津。怎么会出现这般模样?看起来与贫富差距大小不一有关,与不同城市的文化气氛浓淡有关。贫富差距大的地方情绪激烈,贫富差距小的地方气氛缓和,经济型的都市闹得凶,文化型的都市闹得就不大凶。波士顿是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所在地,是著名的文化城,在这里就看不到“占领华尔街”的帐篷。
在波士顿看不到“占领华尔街”的帐篷不等于波士顿人不关心金融工作。11月初,哈佛出了件事。70名学生退掉了著名经济学家格里高利·曼昆教授的《经济学》课程。理由是:曼昆的学生有很多人是“造成社会不平等和诱发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他们还批评曼昆的课程观点单一,学说的包容性不够。利益表达的方式和渠道不会只有一种,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特色。哈佛学生不从制度上找金融危机的根源,而从教师那里找原因,有失偏颇,可是,不能不认为他们这种表达方式是高超的,有深度的。理论是指导,文化是引领,理论、文化出小偏差,实践上就会走大弯路。因此,哈佛从文化看经济,仍然是可取的。
尤为可喜的是曼昆教授“对学生的行为表示尊重”。他说:“如今,越来越多的哈佛学生走出校园前,就开始思考很多社会问题,这一点很好。”这番话体现了教学相长。
是的,经济与社会,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就像哈佛的师生互动一样,也必须协调发展、辩证发展。
在美国的这10天里,我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为自己的国家把目光转向社会建设、文化建设而庆幸。文化认同既是凝聚力,又是辐射力。过去,单讲“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是不够的,还必须加一个“无文不高”。单讲“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片面的,从经濟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理论上推论,大量的应当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文化强国之说是明智的,是久安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