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港或取消内地孕妇配额

2012-02-10

环球时报 2012-02-10
关键词:港府配额孕妇

本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凌 德

“非本地孕妇分娩名额或取消”。据香港媒体9日报道,香港8日召开立法会,内地孕妇赴港产子问题再度成为焦点。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表示,由于预计今年香港本地生育率会增加,如有需要,会考虑取消公立医院全部非本地孕妇分娩配额。

据香港《文汇报》9日报道,特区政府上月中旬推出4招遏止内地“双非”孕妇(夫妻均非港人)冲闸赴港产子,包括在海关关口加强人手、加强打击“月子公寓”等,有关措施初见成效。周一岳8日出席立法会时透露,过去半年,平均每周有30至40名内地孕妇冲急诊室,近3周已回落至每周十多人。他说,当局预期龙年本地生育率会增加,因此将于未来一两个月与医院管理局和私家医院讨论明年非本地孕妇的配额,当局会要求私家医院预留足够名额及优先提供服务给本地孕妇,并根据本地孕妇需求确定有关配额,不排除一刀切不准公立医院接收内地孕妇预约。有媒体评论说,这是一个相当明确的信息,相信会引起内地民众的重视。

另据香港《成报》9日称,香港医院管理局联网服务总监张伟麟表示,本月内将向当局提交接收内地孕妇新建议,包括价格调整。他还说,过去曾发现非本地孕妇的预约中部分人预产期不准确,甚至有造假情况,一旦发现,会交警方处理。据报道,香港社会各界近日也纷纷献计献策,如自由党提议释法、修法,促请港府立即停止给予“双非”婴儿居留权;新民党则提出由内地发出配额签注,只有取得签注的“双非”婴儿才有居港权,并将中介公司视作“人蛇集团”检控。

在内地孕妇问题上,香港各界之所以有越来越“严厉”的表态,与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发生的内地与香港民间的不少纠纷有关。过去一年,大批“双非”孕妇涌入香港产子,一些香港人认为本地孕妇的医疗资源被严重占用,社会上因此弥漫着一股激愤情绪,9日占据不少媒体版面的“女青年会卖港赚人民币”事件就是一例。

据香港《东方日报》报道,每年获当局逾亿港元资助的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辖下四间酒店借邻近医院的优势,推出“分娩住宿套餐”服务,并以简体字作宣传。报道称,这摆明是招揽内地孕妇入住,事件被网民揭发后引起争议,一些人斥责该会“出卖香港利益”,“用香港纳税人的钱服务内地孕妇,挑战港人底线”。据悉,女青年会已叫停有关服务。

《文汇报》9日评论说,事实上,公立医院接收“双非”孕妇的数量只占整体配额的一成,即使拒收所有“双非”孕妇,对解决问题帮助也不大,反而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冲急诊室问题。文章认为,遏“双非”涌港,当局应当一并削减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内地孕妇配额,同时争取广东方面加大合作力度,此外应从法律层面厘清“双非”婴儿在港并无居港权,从根本上消除内地孕妇来港诱因。

香港《商报》9日称,香港社会近日提出各种建议,以应对“双非”问题,但这些做法牵涉到不同的法律争议,容易引起社会争端,港府应慎之又慎。据报道,特首曾荫权9日接受香港电台专访时,首次响应是否应以修改《基本法》及释法,解决“双非”问题。他说,修改《基本法》是大动作,释法也会引起很大争议,不能解决燃眉之急,目前应先用行政措施,解决不了才考虑极端方法。曾荫权表示,已经向广东省长提交一份内地中介公司名单及专门接载“双非”孕妇的车辆资料,希望当局取缔。

香港《头条日报》9日的社评也重点指出香港与内地之间合作的重要性。文章说,内地实行“一胎政策”,不少来港孕妇其实是想逃避管制与处罚,只要两地政府加强针对性措施,相信阻截她们赴港的效力会大增。文中说,广东官员近日不约而同表态,指“双非”孕妇在香港生下的婴儿若是“第二胎”,或涉违反内地计划生育政策,将受到处罚。港府应研究搜集“双非”婴儿父母的个人资料,加以公布或向内地通报,令南下香港的违法行为无所遁形。▲

猜你喜欢

港府配额孕妇
本期导读
妊娠剧吐如何进行饮食及心理护理
《沁园春·香港金融保卫战》
这些孕妇任性有理
港府政改方案今出台
收拾行李
港府总部外建围栏强化安保
人生是有配额的
人生是有配额的
警惕孕妇缺乏维生素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