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三农”问题探讨

2012-02-07吴太贵陈湘舸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2年6期
关键词:城市化三农农民

吴太贵,陈湘舸

(1.浙江工商大学,浙江,杭州 310018;2.浙江大学,浙江,杭州 310028)

“三农”问题一直是近些年我们国家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一个热门话题。但是,本文提出和论述的是“新三农”问题。当然,不可否认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新三农”问题是原有“三农”问题的继续,是由后者演变而来的。笔者之所以要冠于一个“新”字,是因为本文所探讨的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原因,其性质、特征、表现形式等与原有的“三农”问题有着显著的甚至根本的区别。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必须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新三农”问题上来。可以说在这个时候提出“新三农”问题,并探讨解决的基本思路与战略举措,无疑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 “新三农”问题的概念和内涵

本文试图论述的“新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劣质化”、“农村空心化”和农(村居)民贫困化。

1.1 农业“劣质化”是指我国农业生产要素呈现出质量显著下降的趋势

农业“劣质化”表现在:①农业劳动力的劣质化。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农业劳动力是以青壮年为主体,且男性劳动力占多数。但是在今天,农业劳动力队伍的主体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大批的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城务工,剩下老幼妇孺成为“农村留守族”。由这样一支劳动力队伍来从事农业生产,其难度和质量可想而知。目前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大片的农田荒芜就是一个证明。②农业生产科学水平的劣质化。一方面我国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落后于发达国家;另一方面由于现有农村劳动力本身的科学文化水平的限制,致使在我国农村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即使科学技术在一些地方获得了推广,但是由于天灾人祸等一些主客观原因,凝结在产品中的技术含量和技术价值并不高,这也是我国农业始终无法培育出高技术含量和高技术附加值的农产品的原因。③农业用地劣质化。由于过度开发和乱垦滥伐,导致我国耕地、牧场及林业用地沙漠化、荒漠化以及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由于不适当的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导致我国农业用耕地污染日益严重;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向农村的推进,导致日益严重的优良农业用地被圈占的问题,耕地的数量和质量都急剧下降。

1.2 农村“空心化”是指我国农村地区人才流失对农村现代化建设带来的严重影响

各种人才大量流失的农村,就像是一个被挖去了瓜瓤的瓜,只剩下一个空壳,其严重影响可见一斑。农村的发展进步需要一系列的社会经济资源,而最重要的资源则是人力资源。现代人力资源理论认定,如果没有合格的人力资源,其它的资源就得不到必要的提升、改良和合理利用。而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则认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因为一切生产工具都是由人发明和制造出来的,并要靠人去使用。总之,从经济学理论及经济生活的实践来看,农村“空心化”对于整个农村的发展影响至深至大,它的严重影响无论怎样估价都不过分。致使我国农村人才大量流失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是农村地区的学生通过升学等方式跳出“农门”,在各类大中专院校深造毕业后,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回到了农村,甚至农林院校的毕业生也很少有人回到农村参与新农村建设,这也是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文化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的重要原因。二是农村地区现有的优秀人才通过各种渠道流出农村,这包括教师、医生及其他一些技术人员。这给本来人才资源就不丰富的农村地区无疑是雪上加霜。三是进城务工使数以亿万计的农村地区具有一定知识文化水平的青壮劳力,包括各种拥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流出农村。这使得我国农村的发展前景堪忧!

1.3 农民贫困化是指我国农民目前的生活水平仍然处在较低的水平

恩格尔系数仍然偏低。一是这里的农民并不仅仅是指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民,也包括那些进城务工人员;二是这里的贫困指的是一种新型贫困,即“丰裕型贫困”。所谓“丰裕型贫困”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在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无论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还是就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都存在着这样一个普遍的趋势:在经济增长的推动下,当一些国家、地区和社会阶层经济发展、福利水平提高的同时,另一些国家、地区和社会阶层的贫困状况不但没有好转,甚至更加恶化了[1]。对于我国而言,“丰裕型贫困”则可以理解为:在中国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形式多样化的进程中出现这样一种趋势,即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推动下,当一些地区和社会阶层经济发展、福利水平提高的同时,还有一些地区和社会阶层的贫困状况却并没有随之好转,甚至出现恶化。其主要表现:一是我们国家农村居民中还有2600多万未能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二是城乡人口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三是贫困农民与一般农民的收入差距不断增大等等。如果进一步超越丰裕型贫困的含义与范畴,而依据最新的贫困范式演变理论来考察农民的贫困问题,那么,我国农民贫困化的问题则更加严重。从现有的研究贫困问题的文献来看,贫困的范式包括收入贫困、能力贫困、脆弱性和社会排斥四个方面的内容与标准[2]。根据这四个方面来衡量,我国绝大多数的农民存在显著的能力贫困。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区的教育落后,致使农民文化水平低,从而导致能力贫困。而能力贫困又是造成农民收入贫困的主要原因。农民的脆弱性则是由于农业对自然因素的依赖以及农村居民缺乏社会保障体系的缘故,导致他们生产与生活抗御风险灾害的能力很差。至于社会排斥,则表现在招工、提干、上学等许多方面,农民工及农村居民遭受歧视和不平等待遇。由此可见,我国农民的贫困化是一种新型的“丰裕型贫困”。

2 “新三农”问题产生之因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上述“新三农”问题,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解决的方法和途径。解决“新三农”问题,必须吸取在解决原有“三农”问题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另辟蹊径。

在解决原有“三农”问题的过程中,有些地区照搬欧美国家的经验和发展模式,搞“曲线”兴农,试图通过工业化基础上的城市化来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这样一来,解决“三农”问题的“主战场”不是摆在农村,而是摆在城市,这导致解决原有“三农”问题的实践出现两个显著的片面性:一是片面地推进城市化建设而忽视农村的建设;二是片面地推进工业化建设而忽视农业的发展。可以说正是这种片面性带来了“新三农”问题的产生。这个残酷的现实必须正视,严重的教训必须汲取。为此,我们提出这样一种新的思路:把解决“新三农”问题的“主战场”真正摆在农村,直接从农业、农村和农民身上着手,并且主要依靠开发利用农业、农村和农民自身的潜力和资源来解决问题。根据这种新思路的要求,有必要实行农村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结合的策略,即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也要着力推进农村的文化建设。经济建设之所以要与文化建设相结合,这是由经济与文化的内在相关性决定的。经济与文化的内在相关性主要表现在文化对于经济发展的多重功能和意义方面,这包括文化对于经济的价值功能、需要功能、认知功能以及凝聚功能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我国的“新三农”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文化问题,也就是说文化因素是产生和加剧“新三农”问题的重要根源。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我国“新三农”问题背后的文化问题。因为现时的存在于我国农村的文化价值观念,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瓶颈,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中也包含着丰富的农业文化、农村文化。传统农业文化中包括着节俭文化、自然文化,即推崇节俭生活方式,尊崇并亲近大自然,关爱世间万物的价值观念等,这些对于我们今天的农村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重大意义。但是,这些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文化及其节俭文化和自然文化在市场化、全球化的冲击下,正在被西方的工业文化、消费文化、城市文化日益取代。

改革开放以后,在农村有这样一种观点: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此话是对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期苏南农民脱贫致富经验的总结,当然有其道理。但是,如果不管时间、空间条件而将其视为普遍经验甚至一般规律,那就有片面性、绝对化之嫌了。因为事实上并非只有工业才能致富。只要经营有方,农牧副渔也可以使农民致富,更何况农村还可以发展旅游业、休闲农业和文化产业。可以说,把“无工不富”绝对化是典型的工业文化、“工业主义”,它严重地冲击了传统的农业文化,动摇了农民尤其是农村青少年从事农业生产的信念。而以消费主义为核心的消费文化,以及过分夸大城市化对于农村实现现代化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作用为核心的城市文化的合力冲击,使我们的传统农业文化正在饱受侵蚀。有学者曾指出:少数民族存在于他们的文化中,若文化没有了,少数民族也就不存在了。套用这句话,我们也可以说农村、农业和农民也存在于农业文化中,如果农业文化没有了,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也就难以为继了。既然农业文化的作用如此之大,我们当然不能在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犯“一手硬一手软”的错误,而应积极做好现代农业文化与传统农业文化的对接,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文化的培育和发展。

为了进一步认识文化建设对于解决“新三农”问题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回顾一下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著名社会活动家梁漱溟先生的思想与实践。梁先生认为,当时农村日益破坏的原因,在于“中西文化的冲突”,是西方文化的入侵迫使中国人“抛弃自身固有精神”。因此,为了“救活旧农村”,中国人应当“吸取自家精神,寻取自家的路走”,在中国文化的“老根”上培育“新芽”,即“创造新文化”。应当说,梁漱溟先生把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作为解决当时的“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战略举措,这对于我们今天解决所面临的“新三农”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因为今天存在的“新三农”问题,虽然也有经济发展与体制方面的原因,但文化与精神方面的原因无疑也是重要原因。对于今日中国出现的令人忧虑的农业劣质化、农村空心化这些问题,固然要从经济方面寻找原因,但与此同时,也要从文化价值观念、精神层面去寻找原因。

因此,解决“新三农”问题,固然一方面要实行城市反哺农村的政策,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但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农村文化建设。诚如梁漱溟先生所说,要让农民“吸取自家精神,寻取自家的路走”,让传统的农业文化及其节俭文化和自然文化复兴,使之进一步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这是具有全局意义的关键举措,因此决不可掉以轻心。我们必须认识到,坚守农业和农村,坚持不懈地建设好这个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也是一种生存智慧。因为发达的农业和现代化的农村是我们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为此必须树立这样一种新的文化价值观念:中国农民作为一个整体,虽然目前还没有条件享受西方国家那种以大量物质消耗为基础的文明,但是,他们却可以而且也应当过上衣食无忧、有尊严和体面的生活。这种衣食无忧、有尊严和体面的生活,不是以占有物质财富的多少来确定人生的价值,而是以人是否可以与自己的内心世界、与他人之间以及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来确定自己的价值[3]。这可以作为我们国家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

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浙江省的经验值得借鉴。2006年,浙江省各界推出大型社会互助实验“新农村的文化设计”活动。这项活动除了充分开发利用浙江农村的文化资源,兴办文化产业之外,还注意弘扬浙江精神,培植村镇文化、乡土文化,开展以新农村建设为主体的思想教育活动,目的是使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农村青少年热爱家园,立志建设美好家乡。这项活动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并已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和深远的影响。例如在温州市文成县的农村,群众对幸福与财富就有其独特的观念。在文成人看来,他们自己是幸福的。尽管文成经济上不如其它县市发达,然而那青的山,净的水,则是文成人拥有的最宝贵财富。如果有企业,有税收,有GDP,却失去了昔日的青山绿水,祥和美丽的家园,那又如何?如果造了无数的房子却找不到心灵的归宿,那也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不言而喻,文成的农民继承和弘扬了我们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和农业文化。文成人的财富观、幸福观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农业文化的精髓。毫无疑义,在面临经济主义和消费主义泛滥而导致人类生存危机的今天,文成人这样解读财富和幸福,具有重要的意义。文成人的卓越之处就在于深刻地体验到农村、农业的现代化不仅是物质的、经济的现代化,而且也是精神的、文化的现代化。因此,在工业化、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文成人决心坚守农村、农业这个精神家园。我们相信,只要坚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幸福文化的塑造,乡村生活的合理性与价值就一定能够重新获得认可,而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出路与前途在一定程度上就在于此。西方学者雷蒙德×威廉斯曾提出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是“人类自我创造独特的生活方式的社会过程”。这种新的文化观也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并充分肯定文成人继承和弘扬的农业文化对于建设新农村,解决“新三农”问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3 “新三农”问题解决之策

在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基础上,也就是在”经济兴农”和“文化兴农”两大战略并举的基础上,还有必要实行下面两个结合,即农业与非农业相结合、改革与发展相结合的重要举措。

3.1 推进农业与非农产业结合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推进农业与非农产业进一步广泛而深入地结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居世界首位,但由于我们自主创新能力弱,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远低于发达国家2.4∶1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相去甚远。如果我们能把这个比例提高0.1个百分点,全国就可增加230万农民就业,农民人均收入可增加193元[4]。可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农村工业化,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提高农民收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农村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应当作为我国农业与工业结合的重要形式。二是大力发展新兴的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农业。休闲农业的重要意义,除了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还在于在城市化过程中“挽留”绿色而又美丽的农业,保护和促进农业的发展;同时,与自然亲近、主动谋求人类生存、持续发展的农业文明方式,曾经是人类最基本的文明方式,因而通过休闲农业可以引导人们对今天的生存方式进行反思;透过休闲农业,有助于人们细微地品味、领略前人们为自己创造和保留在农业之中的人类文化的精华,并复兴和重建农业文化[5]。休闲农业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蓬勃发展,而我国的休闲农业则还处在起步阶段,发展的空间和前景十分广阔。可以预言,在21世纪,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农业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因为人们将会日益把参与休闲农业作为自己修养身心,创造和体验新生活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这样,农业与休闲业将在新的深度与广度上进一步结合起来,使农业这个古老的生产性产业不断休闲化、生活化、文化化,从而使农业文化、农村文明在新的基础上得以复兴和发展。

为了使非农产业在农村地区迅速而又可持续发展,让农业与之密切而又稳固地结合,可以大力开展“一村一品”运动和“一乡一镇、一村一点”运动。

“一村一品”运动在日本、泰国等农村地区已经开展多年,并获得很大成功。我国近些年在这方面也取得可喜的成绩。一方面,浙江、广东等东部发达省市农村的“一村一品”,或者一镇一品、一县一品运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浙江永康的小五金,诸暨的袜业就闻名中外;另一方面,中西部落后地区也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一村一品”运动。如甘肃、陕西等地农村的“一村一品”已取得初步成效,2005年在陕西召开的“一村一品”国际研讨会就充分肯定了他们的成功经验。实践证明“一村一品”运动的确大有可为,也表明农民的确是解决自身问题的主体,他们有很大的潜力和资源有待于开发利用。而“一乡一镇、一村一点”运动,是指一个乡(镇)建设一个现代化的中心集镇,一个行政村建设一个“中心居民点”。这二者由于具有比较好的交通、文化教育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设施,因而有助于非农产业的聚集和发展,也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还有助于留住农村的人才和青壮年劳力,并且吸引城市中的人才到农村去居住与工作。这样既可以缓解农业劳动力劣质化、农村空心化问题,又可以防止过多的农村人口盲目涌入城市,避免出现城市化失控的局面。

关于发展与改革结合,其基本思路与要求是以改革求发展,以发展促改革。这是我们国家近三十年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基本经验。而在新时期解决“新三农”问题,毫无疑义,仍然要坚持这一点。但是,目前同解决“新三农”问题相关的改革可以说涉及面相当宽,既有农村的,也有城市的。从农村方面来说,首先是要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在完成农业税制改革后,重点应转向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力求在5至8年内,让农村青少年都达到高中教育或相当于高中水平的中等技校文化程度。这是解决农业劣质化、农村空心化和农村居民贫困化最重要的战略性措施。国务院研究室于2006年5月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提出,通过这个措施力争在十年内培养一代新型农民,同时也为城市输送合格的劳动者。从城市方面来说,城市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同“新三农”问题密切相关,对解决“新三农”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于城市户籍制度如何改革意见分歧,难度很大,对此有必要详加探讨。

3.2 改革和完善城乡户口管理制度

对于城乡户口管理制度如何改革,理论界和实际部门有两派不同意见:一是“大刀阔斧派”,一是“谨慎推进派”。前者认为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已有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在城镇从业,而且我们国家的城市化建设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主张敞开城门让农民进城从业并定居,也就是“拟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的界限,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持这种观点者甚至认为,我们国家全面开放户籍门槛的时机已经成熟,人口自由流动即将实现,“三农”难题由此将得以缓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大大缩小。但是,后者却认为,应当谨慎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因为全面开放户籍门槛的时机实际并未成熟。持此种观点者强调: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不在于城市框架能拉多大,也不在于户籍上“减少”了多少农民,主要是在于城市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有多少,能为居民提供的医疗、普教、失业救济及教育等保障水平有多高。

应当说,“谨慎推进派”的意见值得重视。的确,我们国家的城市系统接纳农村居民的能力有限,比较弱小。这就决定了我国城市化有一个适度问题,为此有必要防止出现城市化失控的局面。如果城市化失控,不仅会进一步加剧城市的环境、资源、贫困等问题,而且也使“新三农”问题更加严重。因此,虽然城门无疑要向农民打开,但对农村人口城市化却又要采取经济与行政措施进行必要的调控。这应当是我们进行城乡户口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6]。据此,在城镇户籍制度改革问题上,要实行区别对待和逐步推进的方针以及有条件转化的政策。

所谓区别对待,是指发达地区城市与不发达地区城市、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基础条件好的城市与基础条件差的城市要区别对待。户籍制度改革可以先在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大城市进行试点,积累丰富的经验之后再进行全面推广,也就是逐步推进,不能操之过急。所谓有条件转化的政策,是针对要求实行城市化的农业人口个人的。这项政策应规定农村居民达到一定的条件才能转变为城市人口。这些条件包括有无住宅,或者有无租赁住房的支付能力,有无连续若干年以上的工龄,亦或要求平均年收入达到若干数量,以及所拥有的的技术级别等。对于目前及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的农村居民城市化实行上述具有限制性的方针和政策,都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只有进行适当限制,对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实行必要的调控,才能防止出现城市化失控的局面,避免发生超过城市接纳、消化农村居民能力的现象,从而使城市体系得以有力量一方面解决自身的问题,另一方面有余力支援农村建设。否则农村居民盲目地涌入城市,其结果将是非常严重的:一方面将会加剧城市生态、资源危机和失业、贫困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相对短缺问题;另一方面将导致农业、农村地区的青壮劳力和各类人才进一步流失,势必加剧农业劣质化、农村“空心化”、“空壳化”现象。同时,由于城市人口剧增,自身的问题日趋严重,结果自顾不暇,也就没有力量来反哺农村了[7]。就是说,如果不对农村城市化进行必要的调控,适度的限制,使其量力而行,有步骤地推进,其结果对城市和农村二者都是有害无益的。因为农村和城市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城市和农村的各项政策,既要考虑到对自己的影响,也要考虑对另一方的影响,要兼顾对方。

总之,原有的“三农”问题演变为今天的“新三农”问题这种趋势表明,对于我们这种农业人口众多,经济还不太发达的国家来说,不能走欧美国家农民、农村城市化的老路,而要另辟蹊径,以开展乡村建设运动为主要途径,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之路。只有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前进,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国家的“新三农”问题,同时才能使我们国家的城市体系消除所面临的种种危机,克服所遇到的来自经济、社会和自然等诸方面的困难。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1]彭 刚.丰裕中的贫困[J].教学与研究,2006(6):30-35.

[2]沈小波,林擎国.贫困范式的演变及其理论和政策意义[J].经济学家,2005(6):90-95.

[3]贺雪峰.新乡土中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6-32.

[4]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业“十二·五”规划[N].农民日报,2011-09-01.

[5]张占耕.休闲农业的对象、本质和特征[J].中国农村经济,2006(3):73-76.

[6]陈可文,陈湘舸.城市化不是工业化的唯一道路[J].新华文摘,1983(3):18-20.

[7]陈湘舸,吴太贵.“三城问题”:“三农”问题后的新问题[J].求索,2006(6):50-53.

猜你喜欢

城市化三农农民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