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胎母猪在实际生产中表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2-02-03姜卫峰

中国猪业 2012年7期
关键词:产仔产仔数难产

姜卫峰

(河南省黄泛区鑫欣牧业有限公司,河南省周口市 466632)

一胎母猪在实际生产中表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姜卫峰

(河南省黄泛区鑫欣牧业有限公司,河南省周口市 466632)

对460头后备母猪的跟踪调查发现,460头母猪中,能顺利进入第二胎妊娠的仅373头,母猪在第一胎后淘汰了近19%。而且,一胎母猪的难产、子宫炎、乳房炎的发生率高,哺乳仔猪的效果也不理想。本文就一胎母猪在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做了系统的分析,并在饲养上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胎母猪;问题;处理措施

现代养猪生产中,理论上种母猪的年淘汰率为30%,而实际上母猪的淘汰率远远高于这个数,原因是非正常淘汰母猪较多。在非正常淘汰母猪中,第一胎母猪的淘汰又占相当大的比率。据实际生产的反馈,由于不合理的饲养管理,不但一胎母猪淘汰率高,其哺育的仔猪成活率低,而且因一胎母猪的因素,造成第二胎产仔性能的下降也是相当严重的。因此,加强第一胎母猪的精细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常见问题 头数 占正常产仔母猪的比例(%)难产 32 7.3子宫炎 47 10.8乳房炎 68 15.6正常发情(断奶后3~15天) 284 65.0 15天以后发情 101 23.1一胎后久不发情淘汰超过3个月不发情 45 10.3难产 7 1.6不发情 40 9.2屡配不孕 12 2.7其他 5 1.1合计 64 14.6

1 一胎母猪在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笔者对某公司2012年3~5月份销售到豫东的460头长大二元母猪跟踪服务统计发现,除23头由于某些因素不能正常配种产仔外,其他437头都能顺利配种产仔。第一胎平均产仔数为10.3头,但断奶成活率较低,约为70% (分娩舍正常仔猪断奶成活率一般在95%左右)。在437头正常产仔的母猪中,有174头在哺乳期、断奶后出现问题,具体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1胎母猪容易出现子宫炎、乳房炎、难产、产后久不发情,影响母猪的生产成绩,有的甚至导致母猪淘汰。这些在进入第二胎生产的问题母猪,第二胎产仔情况很差,甚至不及第一胎的产仔数。

表1 一胎母猪哺乳期、断奶后常见问题

表1 一胎母猪哺乳期、断奶后常见问题

2 一胎母猪问题原因分析

2.1 难产发生率高的原因

经产母猪的难产率较低,约为0.25%~2%,主要原因是子宫肌肉收缩无力。而一胎母猪难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后备母猪配种过早,生殖器官未发育完全成熟,骨盆狭窄,若胎儿过大,分娩时容易发生两头或多头堵在骨盆入口处,引起产道的堵塞造成难产。二是一胎母猪没有分娩经验,有些母猪分娩时会烦躁、紧张,造成内分泌失调,出现机能失调性难产。

2.2 子宫炎发生率高的原因

一胎母猪子宫炎的发生多是由外源性感染所致。由于一胎母猪产仔时易发生难产,常需要进行人工助产,操作时消毒不严格,胎儿过大造成产道受损,或因分娩时使用大量的缩宫素,使母猪子宫壁长期保持收缩状态,造成胎衣排出不彻底等,这些因素都极易引起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厌氧性细菌感染,造成子宫炎的发生。另外,人工授精器具消毒不彻底、输精达不到无菌操作,也是引起母猪子宫炎的重要原因。

2.3 乳房炎发生率高的原因

乳房炎是由于乳腺或乳腺间的结缔组织感染病原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发生的。可分局限性乳房炎和扩散性乳房炎两种类型。

局限性乳房炎是由于一胎母猪乳头及乳头管发育不健全,病原菌容易从乳头管侵入淋巴结而发病。另外,由于母猪的乳腺发育不全,如果出现饲喂不当、管理不善,母猪最易出现内分泌失调,乳汁分泌不均衡,加上仔猪吮乳力量不足,大量乳汁滞留,造成厌氧菌滋生,引起乳房炎。

扩散性乳房炎是由于母猪其他部位感染如子宫内膜炎发作;难产及产仔过多、分娩时间过长、母猪过度疲劳;全群仔猪虚弱、吮乳无力;被化脓菌入侵感染时均可发生本病。全乳区发病后体温升高,乳房肿胀硬结发红,分泌黄色粘稠样浓汁乳。一胎母猪最易发生这种类型的乳房炎。

2.4 一胎产仔后久不发情的原因

2.4.1母猪炎症

一胎母猪由于易发生子宫内膜炎、乳房炎以及全身炎症,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都会影响母猪的发情,严重的出现率配不孕。

2.4.2断奶母猪膘情太肥

配种后的第一胎母猪胃口较好,饲喂者不按要求投喂食料,母猪能吃多少就喂多少,造成妊娠期过肥,导致母猪在哺乳期食欲不旺,产乳汁少,严重者产生无乳症,提前断奶。由于母猪过肥,母猪卵巢被沉积的脂肪所包围,造成母猪不发情。

2.4.3 母猪断奶体重损耗大

由于一胎母猪产仔并不少,特别那些高产母猪哺乳的仔猪多,母猪自身还需营养发育,再加上10多头仔猪的营养需要,母猪要大量动用体脂泌乳哺育仔猪。一个哺乳期下来,高产母猪掉膘严重,体重损耗大,断奶后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从而影响正常发情。有研究表明,哺乳期母猪体重的过度损失 (超过10 kg),母猪断奶致再发情的时间间隔延长,严重者可导致长期不发情。

2.5 一胎母猪仔猪成活率低的原因

2.5.1母源抗体低

由于一胎母猪比较年轻,它获得的主动免疫就比较差。一般的主动免疫包括天的 (即感染传染病或隐性感染后产生)和人工的 (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等产生的),一胎母猪对这两种情况产生的抗体都很差,哺乳仔猪从母乳中获得的母源抗体水平就低,仔猪抵抗力也就差,死亡就高。

由于一胎母猪乳腺发育不完善,内分泌机制不够健全,造成母猪泌乳力差,乳汁稀薄,乳猪生长缓慢,体质差,容易死亡。

2.5.3仔猪黄白痢严重

由于一胎母猪的自身局限性,乳汁质量差,母猪又易发生MMA综合症,这些都会引起仔猪发生腹泻,如果治疗不及时 (要坚持母子兼治的原则),会造成脱水、酸中毒,甚至死亡。

2.6 第二胎产仔数低的原因

母猪的产仔规律表现为一胎产仔数较少,以后逐胎增加,到第六胎开始下降。出现第二胎产仔数少的原因,主要是后备母猪配种过早,一胎母猪哺乳任务重,母猪过度利用,母猪断奶时体重损失严重,体质较弱,断奶后很短时间难以恢复,影响母猪发情排卵数,造成二胎产仔数低。有报道称,一胎哺乳期若母猪的喂料量不足,再加上体重损失过度,会引起排卵数下降,最终导致第二胎产仔数减少,尤其在能量缺乏时,卵巢中产出卵子的卵母细胞会遭受异常损失。

3 应对措施

3.1 强化后备母猪的管理

3.1.1做好新引母猪的本土驯化

对新引进的母猪群经过隔离饲养观察,确定无携带病源后,将这些母猪同本场原有母猪群混养,让它们相互感染,让新引母猪群适应本场的疾病,提高其免疫力。

3.1.2做好后备母猪配种前的免疫

后备母猪的免疫要结合本场和所购种猪场的免疫程序来做。一般细小病毒、猪瘟、伪狂犬、口蹄疫、流行性乙型脑炎、蓝耳病等必须免疫,免疫两次后再参加配种。

10月14日下午,《妈妈宝宝》杂志联合上海国妇婴美兰湖分院举办“母乳喂养指导”主题孕妈沙龙。活动内容包含:“母乳喂养指导”课程、知识问答、爸爸“母乳姿势”赛、幸运抽奖,还有精致丰盛下午茶歇等。在这里,大家一起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周末下午时光,给孕期生活增添不少乐趣和美好的回忆。

3.1.3后备母猪适时配种

表2为母猪生殖器官的发育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后备母猪达到性成熟时,其生殖器官仍在生长发育。后备母猪卵巢和子宫的重量仅为经产母猪的1/ 3左右,由于卵巢小没有发育完善,排卵少,子宫必然限制胚胎的着床和胎儿的发育。那么后备猪什么时间开始配种好呢?实践证明瘦肉型品种后备母猪年龄在8~10月龄,体重达120~130 kg,至少在第二次发情以后参加配种为宜。配种过早,不但影响前两胎的产仔数,还会增加母猪的非正常淘汰数。

3.2做好一胎母猪的精细管理

表2母猪生殖器官的发育表

表2 母猪生殖器官的发育表

3.2.1做好母猪的接产工作

应给母猪提供一个安静、干燥、舒适的分娩场地,分娩时人工轻抚母猪乳房,缓解母猪烦躁、紧张的情绪,可以很好的促进母猪顺利分娩,减少难产的发生。另外,母猪分娩时最大的障碍是疼痛,在分娩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消炎止痛的药物。

一胎母猪生产时发生难产,主要是胎儿较大,母猪产道狭窄所致,而不是子宫收缩无力造成的,所以要禁止使用缩宫素,应采取人工助产。助产时注意消毒事宜,先用消毒药水把母猪后躯和阴门部清洗干净,再把手洗净,戴上直检手套和乳胶手套,手套外面涂上酒精和洗必泰以达到灭菌和润滑的目的。拉出小猪时一定结合母猪分娩的力量,避免产道壁的损伤。经人工助产的母猪,生产结束后,子宫内最好灌注抗生素如甲硝锉、宫炎丸等,或连用3天抗生素,尽可能的减少子宫炎的发生。

3.2.2做好母猪的带仔和适时断奶工作

尽量让一胎母猪少带仔,以不超过10头为宜,如果实在调理不开,为了减少母猪在哺乳期的体重损耗,保证下一胎的高产性能,可让仔猪提前断奶。

3.2.3 及时治疗子宫炎、乳房炎

引起子宫炎和乳房炎的一般都是厌氧性细菌,在选择用药上,多选用抗厌氧菌的药物如甲硝锉等。采用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相结合的原则,及早及时治疗。子宫炎可选用双氧水冲洗子宫,宫内植入呋喃西林、青霉素等治疗。乳房炎可采用封闭疗法、硫酸镁溶液热敷法等方法治疗。若炎症较严重,还应静脉滴注甲硝锉、青霉素等抗生素进行全身用药。

3.3 做好一胎母猪的精细饲喂

3.3.1妊娠期的饲喂

根据妊娠天数并结合膘情给料,妊娠1~35,36~70和71~111天,母猪的给料量分别为2~3,2~3和3~4 kg/天。膘情采用5分制进行评定,4分膘是妊娠母猪的标准体况,3分膘母猪喂上限,4分膘母猪喂中限,5分膘母猪喂下限。

采用单栏饲养、限制饲喂方式喂养,限制饲养有利于增加胚胎的成活率,减少因母猪过肥造成的分娩困难,降低因仔猪个体发育过大造成的难产,减少乳房炎的发病率,延长母猪使用的使用年限。

3.3.2哺乳期的饲喂

一胎母猪哺乳期的饲喂最好由专人负责。因为一胎母猪在哺乳期对饲料的投喂量非常敏感,投少了母猪体损耗大,影响断奶发情和下一胎产子数。投喂多了易造成乳汁过浓,乳猪消化不完,出现母猪乳房炎,仔猪拉稀等现象。产仔第一天不喂或少喂,第二天开始逐渐增加投喂量,要循序渐进的增加,严禁忽高忽低投喂,到产后7天敞开饲喂,断奶膘情达3分为标准。

3.4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根据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母猪配种前不但要接种疫苗,母猪妊娠后期更要加强免疫接种,妊娠90天接种伪狂犬疫苗,妊娠70天和100天接种大肠杆菌疫苗,进而通过母源抗体保护好仔猪,减少仔猪发病死亡。

4 小结

对母猪的饲养管理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理论体系,但一胎母猪与其他经产母猪相比表现的似乎更脆弱些,因为在实际养猪生产中,一胎母猪出现的问题是相当多的,有条件的猪场可以尝试分胎次饲喂,对一胎母猪更精细的管理,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S828

C

1673-4645(2012)07-0044-03

猜你喜欢

产仔产仔数难产
提高妊娠母猪产仔数的技术措施
藏羚羊开始一年一度大规模迁徙产仔
先娩后肩法在肩难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胎次与公猪对巴马香猪产仔数影响及产仔数统计对样本量要求的研究
一种圆桶式狐、貉产仔箱的应用与推广
影响荷斯坦牛产犊难易的原因分析
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应用徒手旋转的可行性研究
LP5TM与窝产仔数和初生重之间的关系
月相影响奶牛产仔
“土管修法”难产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