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及扑救对策
2012-02-02吴昊
吴 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日益凸显的用地瓶颈促使具有节约城市用地和丰富空间造型的高层建筑大量涌现。特别是近一时期,各类在建高层犹如雨后春笋般竞相涌现在城市各地。高耸入云的主体和通体翠绿的防护网随处可见。近年来,在建高层建筑火灾时有发生,2009年央视大楼火灾、2010年上海静安区高层居民楼火灾、2011年沈阳五星级皇朝万鑫酒店火灾,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较大的影响。六安市也于2011年3月31日、4月5日相继发生2起在建高层建筑火灾,频发的在建高层火灾、日益严峻的消防安全形势在为我们敲响警钟的同时,也引发了笔者对在建高层火灾扑救的思考。
一、在建高层建筑的成灾原因
1、可燃物多。在建高层有着与一般建筑工地致灾共性即临时建筑较多,如仓库、工棚等,这些建筑大部分采用竹木、油毡等可燃易燃材料搭建;在建高层建筑周围的防护网、施工的脚手架(新规定中推荐使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等大多用可燃材料做成;因施工需要,各楼层存放大量油毡、木料、模板、油漆、装修材料,为火灾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2、用电、用气、用火量大。在建高层建筑的各类施工机器、电焊、氧切割等作业都需要大量的电、气。而施工现场的设施往往不按照规范设计、安装,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临时的电气线路布线过多、过乱,很容易引起用电过载或者电线短路,从而引起火灾事故。
3、消防设施不完善,不能及时处置小险情。由于在建高层建筑本身的消防设施未建成,各类给水管道、建筑内部的自动报警、自动喷淋和消火栓等消防设施不完善,致使初期火情不能及时控制,导致火势蔓延形成大灾。
4、违反安全生产制度。在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不善,同样成为致灾因素,建筑用电、用气、用火量大;而内部设施一般达不到防火要求,临时布线过多、过乱。消防值班人员不落实,电焊、电工等特种工操作人员缺乏专业培训,有的是无证上岗,施工时操作不规范,甚至是违规操作,均为火灾的发生提供了空间。
二、在建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1、火灾、烟气蔓延速度快。在建高层建筑孔洞多,预留的电梯井、管道井大多呈敞开状态,在建高层发生火灾时,大部分呈敞开式燃烧,供氧充足,烟火流动速度快,烟气在高层建筑内水平方向上的扩散速度为0.5~0.8m/s,垂直扩散速度为3~4m/s,其蔓延速度之快可见一斑。建筑外部防护网极易燃烧且建筑内部无防火、防烟分隔,会加剧火势蔓延,迅速形成立体式火灾。此外,外部风力作用会助长高层建筑的火势蔓延。据测定,在10米高处的风速为5m/s,在60米高处的风速为12.3 m/s,而在90米高处的风速为15m/s。在高处快速的风力作用下,火场热对流加快,使得燃烧物所需的氧气得到充分补充,加之楼内外的温度增大,其“烟囱效应”也随之增强,火势蔓延更为迅速。
2、灭火救援难度大。一是登高困难,不借助消防电梯,一名消防员需背负22.6kg的重量(空气呼吸器、两盘水带、一支水枪)向上攀登至20层,平均用时4分钟,心律140次/分钟,空气呼吸器压力损失到6-8Mpa,基本失去了战斗能力。二是外部进攻难。工地通道狭窄、外部作业面较小,不能满足登高车或高喷车作业面要求;且一般登高车辆只能达到30-50m的作业高度,加之在建高层外部防护网易燃,蔓延速度快,又容易造成飞火,导致举高车外部实施灭火困难,而垂直铺设水带难度大、时间长外部进攻难以实现。
3、灭火救援人员所面临的威胁大。高层建筑的楼梯宽度一般在1.5米左右,按每个成人0.55米身宽,在同一时刻最多能并行通过3人,直接影响着灭火救援人员通过的速度和通过的能力。在建高层建筑内部情况复杂,诸如楼梯无扶手、楼面孔洞多、电梯井道口无护栏、楼面穿管预排的凸出物多、物品堆放杂乱无章等。脚手架和防护物多为可燃物,一旦发生火灾,在一定时间内会失去承重能力易造成垮塌,影响灭火救援行动、威胁救援人员生命安全。
三、在建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几点对策
1、加强第一出动。在建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由于供氧充足,起火后很快便会发展到猛烈燃烧阶段;如果在出现火情发现晚、报警晚、距离远等原因,消防队到达现场时基本已处于猛烈燃烧阶段;这就要求要接警时要问明火灾现场情况。作战指挥中心加强第一出动,第一时间一次性调集登高、高喷等足够力量进行及时有效的堵截、控制、消灭火势。
2、正确选择进攻路线和时机,实施内攻近战。本着“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原则,若火灾现场有人员被困,则必须攻坚救人;若无人员被困,则应视情况而定,是否需要实施内攻近战。内攻近战时,尽量避免使用安全系数较低的施工装置(升降机、脚手架等)作为登高进攻路线、工具。由于外部防护网燃烧蔓延迅速,外部登高进攻比较危险,一般应采取楼梯进攻,并用喷雾水掩护、梯次进攻,内攻时采取楼梯间垂直铺设水带比较有效。
3、科学部署灭火救援力量。指挥员到场后迅速做好现场询情和火情侦查,准确掌握现场情况后,充分利用装备优势,科学应用内外夹攻、上下合击战术;适时采取内攻近战直击火点,竭力控制火势蔓延扩大。内攻时最好要有熟悉内部情况的人员引导;要充分运用临时供水系统,采用水泵接合器利用消火栓供水;车车耦合或车泵接力向高层供水时,对水带固定、停水卸压都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防止供水器材爆破、脱落伤人。
4、采取正确的火场供水方法,保证不间断供水。火场供水决定火灾扑救成败,在建高层建筑因为内部固定消防实施缺乏或无法使用,这就要求必须迅速通过消防车或移动式消防水泵直接向火场供水。在建高层建筑因为外部有防护网阻隔,一般不采取外部垂直铺设水带方法供水,而采取楼梯间进行垂直铺设水带供水比较有效。供水时必须考虑消防车最大供水高度及水带耐压性能和链接强度。目前,消防部队普遍使用水带工作压力约在1.3-2.0MPa之间,而我们的中压泵出水口压力满压供水时可达2.5MPa,已经大大超出了水带压力。高层建筑供水要求将消防泵的能力用到最大,极易造成消防泵口的几盘水带发生破裂或崩口,发生安全事故。为此,部队应配备专门用于高层建筑灭火时使用的专用水带及接口,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5、加强灭火救援行动中的个人防护。参战人员进入高层建筑内攻救人灭火时,必须编组同行;最好佩戴氧气呼吸器或双气瓶、双面罩空气呼吸器,携带照明、破拆、通信工具;必要时使用导向绳在每层楼梯口设置一名导向绳操作员,掌控上层人员安全及作战行动状况。同时,参战人员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在楼内行动时要仔细观察脚下,防止踏入各类孔洞及电梯、管道井内,并随时注意呼吸器压力,余气不足时应迅速返回地面。
[1] 杨明明,解江,杨志恒.浅谈现代社会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及处置[J]. 价值工程, 2010,9:163-164.
[2] 王路威,李兆文,王琼,何嘉鹏.火灾烟气扩散数值模拟与控制研究[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4:91-94.
[3] 谢飞,李明.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探讨[J]. 安防科技,2009,11:52-54.
[4] 杨兴祖.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策略[J]. 科技信息,2010,20:331.
[5] 鲁成斌.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思考与探讨[J]. 科技信息, 2010,22:359-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