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绳与内蒙签稀土合作协议
2012-01-31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蒋 丰 本报记者 徐 盼
据日本共同社29日报道,冲绳县日中友好协会已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对外友好协会达成协议,将围绕用于智能手机等高科技产品生产的稀土展开业务合作。这是中国与日本多渠道展开稀土合作的最新讯息。报道也评论说,冲绳县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签署协议之举作为少见的“草根外交”可能引发关注。
2010年9月,中日发生钓鱼岛撞船事件。其后不久,中国宣布减少对日本的稀土出口。本来,这是两件不相关的事情。但日本媒体却硬将两件事情连在一起,声称这是中国对日本采取的“报复措施”。长年从事日中贸易的双日商社会长土桥昭夫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当时,日本媒体这样挂钩宣传,肯定是为了让其更好卖一些。当然,我们也希望中国方面能够进行更多的说明解释,同时中国可以就此问题与日本开展多渠道的合作”。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中国政府决定减少对日本出口稀土以后,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曾经派出专员前往日本各大商社和有关公司,说明中国政府减少稀土出口原因。
共同社指出,稀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其全球产量的90%以上来自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是最大产地。中日关系因撞船等问题产生波动,稀土的稳定供应一直悬而未决。1月19日,冲绳日中友好协会与内蒙古对外友好协会在呼和浩特签署了以资源交流为核心的合作协议,不仅确认在经济、贸易、文化、环境、观光等方面展开合作,还确认将在涉及稀土的业务上展开合作。冲绳方面拟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在县内建立工厂。
共同社说,日中两国希望在今年9月迎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进一步强化“战略互惠关系”。地方交流及稀土供应也被列入了主题,双方将继续对两国友好团体间的合作给予支持。冲绳方面希望本次合作能成为其经济自立政策的突破口。《产经新闻》认为,冲绳方面一直坚持经济自立的政策,此举可能成为这个政策“起爆剂”。时事通讯社说,冲绳方面希望借此开展有特色的地方外交。
日本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30日告诉《环球时报》,冲绳是日本各地区当中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早期日本希望通过美军驻军来拉动冲绳经济,但事实表明这一设想并不现实。随后,日本政府又希望大力发展旅游观光来提振冲绳经济,但旅游业受国际经济影响很大。此外,之所以是冲绳,可能是日本政府想在冲绳做稀土的初步加工。因日本本州岛的工业已经非常成熟,并不适合稀土粗加工,所以利用冲绳的土地、水以及工人来做稀土第一步加工,再把成品送到日本其他地区,这比较可行。商务部研究院日本问题专家唐淳风向《环球时报》表示,冲绳的产业仍是日本大产业的分支。日资卷入中国稀土业很深。而双方友好协会就稀土合作达成协议,这样非国家层面的合作方式是各国都在实施的贸易方式。政府本来就不是做贸易的,贸易一般都由非国家层面操作,所以此次协议双方是协会并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