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视角创新中开掘传统成就报道新空间——迎接十八大专栏“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特稿”的启示

2012-01-31陈二厚

中国记者 2012年8期
关键词:成就民生角度

□ 文/陈二厚

在视角创新中开掘传统成就报道新空间
——迎接十八大专栏“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特稿”的启示

□ 文/陈二厚

党代会前夕的成就性、典型性宣传报道,无疑是个“老油田”,如何从中采出“新油”,对各家媒体都是考验。评析“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一系列特稿可以看出,创新梳理、观察和分析视角,是开掘传统成就性报道新空间的一个有效手段。

历时近两个月、平均采用达100家、持续占领主要媒体的重要版面……自6月3日开栏以来,新华社国内部迎接十八大报道重点栏目“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不仅先声夺人、开局良好,而且持续高开高走,在媒体受众中赢得广泛好评。其中,自主策划的“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特稿”,更是以每周一篇的发稿节奏,以从不同角度“看科学发展”的表达路径,持续唱响科学发展主旋律,在与其他媒体同题竞争中显出明显优势,体现出新华社在重大主题宣传中引领舆论的主渠道作用。

用全局视角创新梳理方式,凸显“人无我有”的高度

观察专栏的系列报道,“高开高走”成为一个鲜明的特色。

且看开栏首日的报道:一篇是配发编者按的综述——《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一篇是自主策划的特稿——《从中国道路看科学发展》。先看第一篇:这十年最大的跨越是经济实力的跨越,跃升为全球“老二”;这十年最大的亮点是在波澜起伏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中保持了中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稿件从这两个角度去立意和架构,抓住了十年成就的一个制高点。再看第二篇:“中国道路”是最近几年全球舆论关注的字眼和概念,稿件从这条道路切入,借助大量的客观事实上升到抽象的“中国道路”,从发展道路的嬗变层面聚焦科学发展,不但巧而且高。

上述稿件,尽管风格各异,但一个清晰的共性是立意高远。高度从何而来?来源于另辟蹊径、人无我有的角度。

十年科学发展成就,是各家媒体迎接十八大报道的相同命题。在这场同题竞争、同台竞技中,考验的其实是各自的表达路径。

早在4月底召开的新华社迎接十八大报道策划会上,参会的策划人员就提出,要创新对成就梳理的视角,做几篇从不同角度看科学发展的报道。随后,这一“自选动作”很快得到社领导的肯定,并在随后由社领导主持的策划会上,对这一梳理方式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完善,确定了报道的角度和主题。

这是系列特稿的选题:《从中国道路看科学发展》《从百姓亲历看科学发展》《从改革走向看科学发展》《从加减之间看科学发展》《从弘扬核心价值观看科学发展》《从应对危机看科学发展》《从经济版图变化看科学发展》《从全面小康看科学发展》《从创新战略看科学发展》《从社会转型看科学发展》《从和平外交看科学发展》《从全面小康看科学发展》。

十二篇选题,十二个角度。仔细分析这些角度可以看出,一是全面系统,囊括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领域,既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理论成就,又涵盖了科学发展的探索实践;二是深度阐释,既有宏观的“中国道路”,又有微观的“百姓感受”,既有危机应对,又有格局变迁。

如果说科学发展是座大厦,这十二个角度便是支撑大厦的“四梁八柱”。这种选题设计和策划,从6月3日推出第一篇时,就让媒体和受众眼前一亮,并至今都在各媒体中独树一帜,使得整个系列报道高开高走,尽管每篇篇幅长达4000字左右,但被媒体广泛采用,占据了重点和核心版面。

观察这些角度,看似另辟蹊径,实则每个角度都抓住了科学发展成就的一个制高点,体现的是组织策划者的全局眼光:只有对科学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成就了然于胸,对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变迁和重大热点心中有数,才能想人所未想,言人所未言,凸显“人无我有”的高度。

用辩证视角开掘报道主题,凸显“人有我新”的深度

在成就性宣传报道中,一个习惯思维是做加法。比如报道科学发展成就,常常会从提升发展质量、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加大民生投入等层面去寻找素材、提炼主题。这种惯性思维容易使成就报道显得过于单向宣传、表达平面化,容易成为堆砌旧闻、毫无新意的“代名词”。

本次系列特稿的视角创新中,一个突出特点是采用了辩证思维、双向思维,使得稿件视角不但巧妙,而且新颖,也彰显出主题开掘的深度。

比如特稿《从加减之间看科学发展》,就敏锐地抓住十年来为推动科学发展,我国从理念到举措上不但做了许多加法,也做了不少减法:如主动调低经济增长速度、逐步缩减政府行政审批项目、强力推行节能减排、密集出台减税减负政策等。这些减法,从改革取向上来说很多都是自我革命、壮士断腕的举措,也更能体现党和政府推动科学发展的勇气和决心。循着这种辩证思维,稿件梳理出“速度和质量的加减法”“节能减排和生态投入的加减法”“区域协调发展的加减法““政府职能转变的加减法”“民生投入的加减法”等五个层面,既有数字和举措的加减对比,又有权威专家的评论,使得稿件不仅角度巧妙,更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再比如特稿《从应对危机看科学发展》,梳理出从非典到禽流感,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强震,从雨雪冰冻灾害到舟曲特大泥石流,从国际金融危机到欧债危机等十年中我们遭遇的国际国内重大灾害和危机事件,从中国应对历次危机的大考实践中,提炼揭示出“唯有坚持和推动科学发展,才能攻坚克难、化危为机”的主题。

这种反弹琵琶的手法,也是从辩证思维中寻找和创新视角,从而使得传统成就报道让人耳目一新。不仅增加了稿件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也拓展了主题报道的深度。

用民生视角创新内容表达,凸显“人有我亲”的温度

党代会报道作为重大政治报道、时政报道,容易给读者高高在上的感觉。要使政治报道特别是成就报道“悦读”,就需要创新内容表达方式,使报道散发出和百姓息息相关的温度。也正因为此,本次系列特稿从立意、选材到写作,较好地注意了民生视角切入和运用。

科学发展对国家、对百姓都是意义重大的话题,这组稿件既从宏观视角高屋建瓴地历数了国家大事,也从微观视角对普通百姓关心的话题进行了细致阐述,特别是注意涵盖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等生计问题和道德诚信等百姓热点话题。

系列稿件中,专门组织策划了一篇《从百姓亲历看科学发展》,这是民生视角的一个集中彰显。稿件主要采用微观呈现的手法,从种洋芋的农民到正在创业的民营企业家,从国企的退休职工到进京打工的农民工,集中聚焦他们的生活变迁和状态,他们的感受和期盼,从中折射出科学发展对他们生活和人生经历的种种影响,读之亲切,也容易引发读者共鸣。

如果说这篇稿件集中彰显了民生视角,那么,其他稿件更多采用的是散点透视、细部开掘的手法,充分体现“发展以人为本”这一主题。

比如《从改革走向看科学发展》特稿中,专门有一部分聚焦十年民生改革的成就,其中,多处采用类似“以前是救护车一响,猪牛羊白养。现在看得起病了,不给儿女添麻烦”这样的农民语言和鲜活事例。与此同时,稿件也没有回避群众的民生新诉求、新期盼,而是从这些诉求入手,阐述了健全社会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抓紧深入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等改革走向和路径。这样的民生视角和表述,不但彰显成就,也体现了思考的深度。

除了聚焦百姓衣食住行等民生领域,系列特稿还放大民生视角,聚焦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价值观、精神道德等层面,推出了《从弘扬核心价值观看科学发展》。这篇稿件着眼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我国社会意识的主流和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聚焦身边的普通英雄、最美人物,提炼出“火热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不朽精神;奋进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坚强意志”这一宏阔主题,使得核心价值观和科学发展有机对接和融合。

综观系列特稿,这种民生视角,让回顾性材料从历史走到前台,让过去活在现在,使报道散发出人性的光辉和温度,增强了贴近性和亲和力。同时也使我们深深意识到,把大民生视角切入传统成就性报道和党代会政治性报道,可以进一步挖掘此类报道的潜力,不断拓展报道的“增量空间”。

新华社国内部)

猜你喜欢

成就民生角度
神奇的角度
了不起的成就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失恋“成就”的CEO
角度不同
人啊
回顾五年成就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