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越梦想的跨越——四次载人航天飞行报道回顾与分析

2012-01-31文/贾

中国记者 2012年8期
关键词:新华社航天员载人

□ 文/贾 永

超越梦想的跨越
——四次载人航天飞行报道回顾与分析

□ 文/贾 永

从2003年金秋杨利伟叩问苍穹,到2012年盛夏景海鹏、刘旺、刘洋进驻“天宫”——短短9年间,中国航天用4次载人飞行把一系列超越梦想的跨越写在茫茫太空。与此同时,中国载人航天报道也经历了传统时代、电视直播时代、网络时代、微博时代“四个阶段”。回顾这些过程,同样可以总结出载人航天报道的四次跨越。

神五报道:写成新闻“范本”

概 况: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神舟五号飞船直冲九霄。21小时的太空之旅,意味着被誉为火箭故乡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38岁的中校航天员杨利伟由此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

媒体环境:尽管电视直播乃至网络直播的时代已经来临,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并没有安排包括央视在内的电视直播。这意味着神五报道还只是一次传统的报道模式。

追求经典写作

首飞太空,圆梦九天,举世瞩目。

《北京青年报》当时曾用“神五引爆媒体大战”描述全国各地通过种种途径涌向航天城的记者。

媒体齐聚酒泉,大战并未形成。刚刚走向幕前的中国载人航天发射活动还不习惯被媒体聚光灯包围。神五发射前的保密到了空前地步,即便早早赶到发射现场的媒体记者尚不清楚谁将是“中国飞天第一人”。

虽然发射前一天的下午安排了航天员乘组与媒体见面,新华社、《人民日报》、CCTV、《解放军报》及《中国青年报》各获得一次现场提问的机会,但直至发射前夜,主要媒体与众多现场媒体记者一样,所得到的航天员的材料也不过区区百字,诸如姓名、籍贯、年龄之类的简单介绍。

同样出于保密等因素的考虑,载人航天总指挥部没有对这次中国人首访太空活动安排电视直播。CCTV等电视媒体的“无奈”,给以图文报道为主的传统媒体提供了相对从容的空间。没有了被直播画面追赶着的压迫感,新华社大型报道运作模式的成熟性充分显现,一批构思巧妙、文字精致的稿件相继出炉。

2003年10月15日9时,新华社简讯《浩瀚太空迎来第一位中国访客》几乎与运载火箭一起升空——

随着一阵地动山摇般的轰鸣,长征二F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直刺苍穹,把一团橘红色的烈焰留在了秋日的大漠长空。

这段54字的文字,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发射的第一段场景描写。

10分钟后,飞船准确入轨。就在载人航天总指挥宣布神五发射成功的同时,《杨利伟: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随新华社覆盖全球的电波以7种文字上天。这篇由现场记者调动各方信息综合而成的千字文,是第一篇关于航天员杨利伟的详细报道,仅在国内就有160多家纸质媒体采用。它对海内外在第一时间了解中国飞天第一人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此前有关中国首飞航天员的种种不实报道和揣测随之烟消云散。同时配发的新华时评《杨利伟:祖国期待你凯旋》,以充满深情和富于理性的笔触,在表达中华民族对圆梦九天深深渴望的同时,又对载人航天这一充满风险的事业进行了客观表述,为中国载人首飞一旦发生意外留下了余地。至今,这种写法仍然是载人航天评述性报道的基本遵循。

15、16日两天,新华社先后以“放飞中国心”“冲出九天外”“咫尺天地间”“圆梦在今朝”为题,在不到3000字的篇幅内,用凝炼的文字生动展示了中国首次飞天全过程。这组情景交融的系列报道获得中国新闻奖。16日晨,杨利伟刚刚落地,详细介绍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期盼从梦想到现实的长篇通讯《飞向太空的航程》和全面阐述载人航天重大意义的述评《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又随即播发,前者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一篇被收入全日制中学课本的航天报道。在众多名师的授课教案中,它被描述为:文章层次清晰、语言富有韵味。

与此后历次载人航天报道“排山倒海”般的发稿量相比,神舟五号100余篇的文字报道委实太少。不过,“追求经典”的写作理念,还是使神五报道时时散发出一种亮丽的色彩。

启 示:在今天这样一个人人都是记者、处处尽是信息发布平台的时代,由一家或者几家媒体垄断像载人航天这样的重大事件的报道已不再可能。但以新华社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神舟五号载人首飞中所探索形成的以航天员为报道中心、以描述性和解释性报道为着力点、以正在发生的事实为依托延伸评论的方式,无疑为中国的载人航天报道提供了基本范式。

神六报道:应对电视直播

概 况:2005年10月17日凌晨,历经115小时32分钟太空飞行的神舟六号飞船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返回祖国:飞行时间从一天到多天,航天员活动范围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如果说杨利伟的首次太空之行还令人有些紧张的话,费俊龙一翻350公里的筋斗和聂海胜留在太空的笑容,则向人们传递着中国探索太空的自信和从容。

媒体环境:发射、飞行、返回……央视全程直播,主要网络媒体首次进驻北京飞行控制中心,中国载人航天报道由此进入直播时代。

关键词:用快、细、深、独应对挑战

一份调查数据显示,CCTV为报道神六,在8个国家设置26个直播点、8个演播室,创造了央视有史以来的直播规模之最。凤凰卫视则派出众多名主持,试图通过名人效应赢得神六报道的吸引力。

电视媒体如此兴师动众,完全在意料之中——错过了神五直播的中国电视人,不会也不可能再错过神六!

纸质媒体当时也许还对电视直播的压力感受不深,但以服务全球媒体为己任、实施24小时滚动发稿的新华社却不得不把如何超越电视直播作为策划神六报道的主要命题。快、细、深、独,成了应对电视直播的基本途径。

快——发稿以秒计算,1300多条快讯持续了从发射到回收全过程。电视信号的瞬间迟滞让我们捕捉到了稍纵即逝的机会,而一条条飞播在电视屏幕下方的70字快讯,正好是当时手机短信的最佳接收长度,其形式就像今天的微博。这一年,中国手机用户已达4亿,短信发送量超过3000亿条。10月17日神舟六号返回,电视转播车未能及时赶到,电视的“现场直播”只好依靠不停滚动的新华社快讯填补空白。

细——特写不再是国画式的大写意,而是延伸到电视镜头难以深入之处的“全息摄影”。关注发射背后的故事,将文字报道的内容延伸到电视画面以外,所追求的是类似周刊杂志报道的细腻与深度。第200秒,整流罩上的32把锁同时开启,两瓣罩体落入空中,露出“襁褓”里的飞船。此时,第二级火箭已经飞出了稠密的大气层,飞船的舷窗一下子亮了。来自120公里高空的光线,第一次映在中国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的脸上……第583秒,火箭迎来它的最后辉煌。杨利伟是这样形容他所经历的这一刻的:“砰的一声,然后陷入一片寂静。”此时,杨利伟的两位战友正聆听着同样的天籁之音……如此工笔画式的描述,在特写《直击神舟六号发射583秒》中俯拾皆是,而这样的细节也是电视画面难以捕捉到的。

独——追求独家发现和独家报道。10月13日,两位航天员舱内生活第二天,飞控大厅的屏幕上出现精彩一幕——费俊龙用双手撑住船舱上两个固定物,然后突然向前,完成了一个前滚翻。之后,意犹未尽的他又连翻了3个。电视镜头里,这只是热闹的一瞬间。而据编辑黄明测算——翻这4个筋斗大约用了3分钟,以神六每秒7.8公里的飞行速度,一个筋斗“翻”了大约350公里。“费俊龙四个筋斗翻了1400公里”这样的信息被提炼出来,无疑成了独家之中的独家。

深——力戒平庸,挖掘深度。诸如《载人航天总师王永志说:中国无意挑起新一轮太空争霸》这样为世界关注的题目,并不是每个现场记者能够想到的。与此同时,主打评论战——当时还不太注意文字准确和思想深度的电视媒体在这方面尚未对传统媒体构成挑战,评论《从神五到神六:中国人的一大步》《中国:新的高度 新的起点》和系列述评“推动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精神力量”成为新华社神六报道的一大亮点。同样,与神五时相比,神六报道的趣味性明显增加。

启 示:与所有媒体相比,电视传媒最具平民化特点。它的强势在于能够同时调动人们的听觉和视觉,从而适合于各类受众。电视直播的形象与直观无疑挤压了文图报道的空间,这并不意味着文字报道没有了自由度与伸缩性。全面超越电视直播也许是个永远难以完成的课题,但部分超越并非无法实现。更重要的还在于,由于电视直播的挑战,倒逼着传统媒体时时在改进、适应。

神七报道:打造“新闻超市”

概 况:2008年9月27神舟七号飞船舱门打开的瞬间,全世界都看到了“飞天”舱外航天服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图案。随着翟志刚完成19分35秒的出舱行走,茫茫太空留下中国第一行足印。从星夜起航到如约而归,神七68小时27分的太空飞行,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坚实第二步。

媒体环境:2008年中国以超过2.5亿的网民数量,跃居世界第一。神七报道启动之前,我们赫然发现,传统媒体正面临互联网和电视直播的双重夹击:一方面,网络已悄然成长为重要的舆论场;另一方面,主持人专业化水准的大步跃升,又使电视直播的力度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着力打造“新闻超市”

传播学中有一个“自助餐厅”比喻:受众接触传媒犹如吃自助餐,吃什么、吃多少,由自己的口味、食欲决定。当然,作为信息的提供者的幕后“厨师”是关键角色,“他们决定着所传信息的内容和数量”。

受这一理论启发,新华社启动神七报道伊始就定下这样的目标:让报道覆盖新闻事件的全时空、全过程;覆盖文、图、音视频、网络等报道形式;覆盖快讯、详讯、特写、评论等新闻体裁;覆盖对内和对外各种发稿线路。总之,就是通过新华社的权威优势,制作一个花色品种齐全的载人航天“新闻超市”,让用户和受众“随意挑选”。

这是一个难以企及同时又必须达到的目标。这是通讯社面对网络时代的必然选择。神七报道,新华社采取了三项应对措施:

一是全面布点、全程跟踪。发射前三天,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到北京航天飞控中心,从内蒙古主着陆场到陆地、海上应急救生区,从3名航天员故乡到印度洋、太平洋上的远望测量船,新华社派出的记者已各就各位。遍布全球的庞大采集网也被神七牵动,驻美、俄两大航天强国的记者分别采访了所驻国的航天中心和有关专家,驻法、英、日、印等国家的记者也获得了这些国家航天领域的最新动态。与电视媒体相比,新华社参与神七现场报道的记者数量并不占优,但记者布设点位之全,却是所有媒体之最。

二是各大系统“一个都不能少”。发射场系统、火箭系统、飞船系统、空间应用、航天员系统、测控通信、着陆场系统……凡是载人航天工程有所涉及的方向,都有新华社记者在采访。连农科院旁边一块太空种子试验田,也首度遭记者“揭秘”。网民惊呼看了新华社报道,才了解中国有这样一块“最贵的庄稼地”

三是紧贴老百姓所需覆盖太空生活所有细节。神舟牵动神州:航天员如何选择?太空吃什么、怎么睡觉?新华社用一系列详实报道予以解答:《神七航天员全解密》《聚焦神七航天员》《神七航天员首次在太空吃炒菜》《航天员24小时:躺着站着都入眠 失重空间乐趣多》等等。《太原晚报》编辑薄鸿当时说,《中药首次带上神七飞船》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为报道增添了不少轻松元素。

在新华社航天“新闻超市”里,既有现场聚焦、权威发布,又有新闻背景、专家解读,既有内容丰富的“新华视点”,又有观点鲜明的“新华时评”……神七飞行68小时27分钟,除快讯之外,新华社共发通稿1700余条,仅是记录和解读航天员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的稿件就播发了100多篇。互联网上,无论是新闻网站还是论坛贴吧,到处可见新华社报道。有人评价,“新华社报道如同井喷”。

《南方都市报》专题责编叶晨曲回忆,新华社神七稿件内容太丰富了,大量的现场报道、相关的背景介绍,以及读者喜欢看的权威解读、权威发布,还有一些国际反应、特稿、动态报道等,足足安排出了17个专题版面。

▲ 本文作者、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贾永在“神八”发射现场。

启 示:网络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受众已不再是信息传播的被动接受者,他们随时可以用手中的鼠标主动参与到新闻传播过程之中,成为传播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在“众口难调”的受众面前,满足受众日益多元的需求成为新闻提供商的必然选择。这意味着,我们的报道需要最大程度地增加品种、丰富内容、拓展角度……同时意味着,以我为主的媒体中心理念开始让位于受众为中心的媒体服务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新闻媒体服务人民的时代体现。

神九报道:开启“我”阅读时代

概 况:2012年6月18日14时0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距离地球343公里太空与天宫一号紧紧相拥,3个小时后,景海鹏、刘旺、刘洋像鱼儿一样“游”进天宫。继8个月前神八与天宫成功验证无人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之后——这次的载人交会对接标志中国成了世界上第三个具备向在轨航天器运送人员和物资能力的国家,朝建立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

媒体环境:就在神九发射当月,中国微博账号突破7亿——微博,成为最活跃的公众舆论场。各种类型的微博用户用他们的发布、围观、转发、“吐槽”……悄然改变着传媒生态。在这个传播技术手段已全面迈向全媒体的时代,我们又迎来了人人皆是发布者的自媒体时代。

关键词:从引导舆论到影响受众

6月16日至25日,新浪微博“神九与天宫一号对接”热点话题下,共有38371923条微博参与讨论。平均每天超过400万条的发帖量,数倍于国内2000余家报纸一天发稿量的总和。

微博,这一登陆中国不到4年的网络新应用,已经参与到每一个公共事件当中。虽然我们在微博进入国内之初便开始关注这一新的传播形式,但微博用户的几何式增长,还是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时,全国微博账号总数2.5亿;仅过8个月,新浪一家的微博用户就超过了3亿。

就在神九发射前后,年龄、地域、职业各不相同的用户,纷纷撰写微博抒发自己的看法;而有关首次载人交会对接的各类新闻报道,也时时都在微博平台上直接承受来自微博用户的“检阅”。这意味着,传统媒体的任何一处表达错误和语言纰漏都可能引发“围观”和“吐槽”。

面对这样的传媒生态,如何让更多的人认识航天、了解航天,从而理解航天、关注航天,成为神九与天宫载人交会对接报道最为核心的课题。

如果说,此前的报道竞争来自媒体之间,在自媒体时代到来的今天,我们的竞争对手又增加了无处不在的播客、拍客,增加了随时发布观点、进行评说的微博用户;如果说,过去依靠引导舆论影响受众,今天则需要依靠影响受众来实现舆论引导。这就要求主流媒体必须通过增强报道贴近性和关联性,在载人航天与无数的自媒体、与普通受众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理解的桥梁。

首先,找到遥远太空与身边普通人生活的结合点。神九发射前后,微博上不乏这样的声音:“载人航天固然能壮国威,但与普通百姓生活关系不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很多人尚不了解载人航天事业的深远意义。

回应关切与期待,历来是主流媒体的责任。在载人航天工程各系统间采访,新华社记者很快找到了太空探索与百姓生活的接近:一碗小小的方便面,其中的蔬菜包,来自航天员食品中的脱水菜;而各类时髦的运动鞋,其“中空吹塑成型”的制造技术,来自航天服……当你手持遥控器在几十个频道间换来换去寻找电视节目时,当你收听明天的天气预报时,当你在打电话或者上网时,你已经在享受来自太空的服务了;而你餐桌上可口的菜品、生病时服用的药品,都可能有太空背景。载人航天对于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也不可小觑:“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我国1100多种新型材料中有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已有近2000项空间技术成果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

新华社特稿《载人航天,我们收获了什么》播发之后,广为微博传播和转载,有网民感叹:“原来我们每天都在消耗航天的成果。”更有网民指责那些贬低载人航天的论调:“航天科技的发展我们都间接或直接地享受到了,一些科技成果会经过二次或N次转换变为我们所用,能不能别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哪儿来那么多的抱怨!”还有网民自发跟帖补充一些来自太空的生活必需品,“婴儿尿不湿也是载人航天的产物”。

其次,找到航天报道与受众阅读兴趣的结合点。有媒体报道称:由红外摄像设备拍摄的画面显示突然出现两个发光体,直扑正在飞行的神九而来。随后,“神九遭遇不明飞行物”成为各大微博热门话题,网友惊呼:是外星人的飞碟来为神九护航!

新华社及时用《关于太空飞行:那些美丽的误会》释疑解惑。报道通过众多权威专家声音,将包括“神九升空遭遇飞碟”“女航天员必须无龋齿疤痕已生育”“太空中能不能看到万里长城”“前苏联航天员被抛弃在太空”等网络盛传的谣言逐一击破。来自航科集团的专家澄清:神九升空时的发光体“很可能是大气光学现象或者飞机等人造飞行器,如果只有个别相机捕捉到这些发光体,也不排除是设备部分像素发生故障造成的。”如此专业的解释,迅速为网络流言画上了句号。

第三,找到经典写法与通俗阅读的结合点。采写科技新闻是“翻译的艺术”。面对载人航天这样的重大科技报道,记者必须从专业术语和技术细节中跳出来,多描述、少叙述,多刻画、少概括,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表达,把生硬的“天书”变成喜闻乐见的“通俗”读物。

从神五开始,一批有责任感的记者就在做这方面的努力。例如,把火箭的高度与20多层高的楼房作对比,在介绍飞船沿轨道运行速度时把“7.9公里/秒换算成一秒钟从长安街的东头跑到西头”……

在神九报道中,对于交会对接、航天员穿舱等较为专业的步骤和动作,也有十分形象的描写。例如,描述手控交会对接的过程,“刚刚挥手作别的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此时已相距400米。从西南向东北,它们像翱翔在蓝色太空中的两只飞鸟,从东部非洲上方轻轻飞过。”再比如,讲述航天员进入“天宫”之后开展工作,“好比搬新家,要先装修房子,天宫一号虽然是‘精装修’,但也得装饰一下……随着景海鹏和刘旺的调试,天宫一号舱壁上安放的电脑屏幕亮了,室温也调整到20多摄氏度,‘家里’渐渐有了生气……”

瞄准微博语境下的平民化传播与阅读风格,我们在不造成故事断裂的同时,用“镜头+点评”的方式,探索碎片化传播;用“图表+答疑”的方式,增强报道直观性……

追求平民化传播,为的是更好地传播主流观点与主流价值。6月18日,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圆满成功,一篇题为《让我们把梦想写在太空》的评论随即发出,旗帜鲜明地告诉人们,实现进驻“天宫”的千年梦想靠得是改革开放、是众志成城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创造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依靠改革开放,依靠万众一心,依靠自主创新。

启 示:微博时代的网络,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种以个人为中心向四周发散的传播形态,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传播中心的消解和传播定向的消失。传播生态的这一重大变化,需要引导舆论和影响受众并举,它要求我们适应传播变化、主动回应关切、积极解疑释惑,在多元中确立主导,在多样中谋求共识,在多变中把握正确方向,在众声喧哗中彰显主流,在情感共鸣中凝聚力量。这是我们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基础之所在。

蓦然回首,载人航天报道的“表情”悄然发生变化:神五时,它是庄重的;而如今,它是平实的。这背后所彰显的是,航天报道伴随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起走向成熟。

未来8年,中国将建立空间站,还会有一次次载人飞行。就像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必将有新的突破一样,载人航天报道同样会诞生超越梦想的跨越。

(作者是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参与了我国历次载人航天报道)

编 辑 文 璐 wenlu@xinhuanet.com

猜你喜欢

新华社航天员载人
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春节前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再创新高
我要当航天员
视界
来吧,少年航天员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联盟”MS02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载人大戏再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