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兵教学中“点法”技术剖析
2012-01-30孟强
孟 强
起源于国术项目之一的现代短兵运动,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可谓命运坎坷。与西洋击剑相比,由于实践上发展历史较短,存在技术方法体系重点不突出、训练术语不规范、规则限定模糊地带较多等问题,时至今日也没有形成完善而成熟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笔者认为,只有对短兵技术科学化构建,才能真正展现短兵运动的魅力和特色。我们应该继承中华武术器械技击精华,同时借鉴击剑项目精细的竞赛技术,将短兵的器材特性与劈、崩、点、撩、刺等刀剑技法巧妙结合起来,才能对技术实践产生应用价值。由于PPR材质或藤条等组成的短兵器具有一定弹性,在运动员运用“伸肘、屈腕、压指”为顺序的点法技术时,具有了“制动、推进、加速甩击”的动作特征。由于动作完成时间与工作距离较短,点法在短兵比赛中能够快速得分,且不易防守,使得短兵器在运动员的手中“轻巧”了起来。快速的攻防反应与虚实的技术变化,也是点法在短兵比赛观赏的魅力看点。从教学顺序上来看,短兵技术中的点法更是运动员入门的基础技术之一,点法的练习掌握对于短兵器械感的培养与其他技术的学习具有指导作用。本文以短兵技术中的点法技术为例进行教法分析,有利于运动员在短兵实践中技能的形成和提高。
1 短兵点法技术的概念与分类
1.1 短兵点法技术的概念与特点
点法技术是指从实战姿势开始,主要以持兵臂“伸肘、屈腕、拇指下压”为顺序特征的方法,作用于短兵器械向目标打出的技术。包括直点、侧点、里点、外点与撩点。点法技术属于先锋性招法,[1]在比赛中动作简单、使用率与得分率高。相对于其他技术,由于动作完成时间与工作距离短,具有得分快速与不易防守的战术特点,兵尖与得分部位或对方器械接触快捷有力,应用过程中具有“弹击”、“甩打”的动作特征,所以最能体现中华武术中剑法的技击特色。
1.2 短兵点法在击打技术中的分类
以短兵兵尖运行轨迹为分类依据,可以将短兵技术分为大幅、中幅和小幅技术动作三类(见图1)。中幅短兵技术包括:劈(直劈)、挥打技术,技术动作突出以肘关节为轴沿水平面与矢状面劈击挥打,与抡打类动作区别在于不翻腕回旋,幅度较小,常结合点压的腕部动作使击打过程具有弹击特点;大幅短兵抡打类技术指抡劈、撩、斩、砍等技术;小幅短兵技术包括:点、崩、刺的技术。其中点法是短兵运动中最重要的基础技术。
图1短兵击打技术中点的技术分类
2 短兵点法的技术内容与方法
2.1 短兵点法的内容
短兵点法来源于剑术,剑法是在把法的操持下运使的,因此,剑法的正确与否与把法有很大关系[2]。各种点法源于持握短兵的点握法,是以大拇指在上点压式的持握短兵方法,是点击加速过程的“推进器”。本文以双方右手持兵对抗的身体姿势为分析模式,展开对点法技术的教学分析。(1)直点:由点握开始,经伸前臂肘关节,再经提腕、拇指下压短兵柄部,兵尖沿矢状面再向前击出,到达击打点制动并迅速收回。(2)侧点:(也叫平点)分为里外侧点。里(内)侧点由点握开始,向内翻腕成手心向下点握短兵,再经伸前臂肘关节、屈腕、拇指点压短兵柄部,兵尖沿水平面再向前击出,到达击打点制动并迅速收回。外侧点则由向外翻腕成手心向上点握短兵开始,其他技术环节与里侧点相同。(3)里点:由手心向下点握短兵直点的过程中,手心向上屈腕,兵尖向前下击出,到达击打点制动并迅速收回;外点则由手心向下,其他技术环节与里点相同。里点与外点是直点与侧点的结合技术,利用角度变化进行应用。(4)撩点:也叫小撩,反点,包括反撩点和正撩点。反撩点,由点握开始,兵尖先回旋向下再经身体内侧向前上撩出,小指一侧朝上、臂伸直,弧度要比撩小,拇指点压发力明显,兵尖到达击打点制动并迅速收回。正撩点则沿身体外侧进行,其他技术环节与反撩点相同。
2.2 轨迹分析
在应用短兵点法技术当中,其大部分动作是根据双方距离位置间的攻击空间(假想面)进行小弧线摆动的,点法技术的兵尖运行轨迹主要沿着固定的击打面使用(见图2)。
图2短兵点法技术的轨迹分析
注:斜面指与正中矢状面、正中水平面相交叉的面,它们共同垂直于实战姿势的额状面。
点法与刺、崩的着力点在兵尖部分,而抡打与挥打类技术则是兵身前三分之一部分。兵尖轨迹与抡打与挥打类技术相比属小幅动作。所以需要精确的控制与快速的推进性力量,训练中对腕部负荷较大。
2.3 应用方法
2.3.1单一点法技术单一点法技术应用方法有直接攻击与间接攻击两种,直接攻击表现形式为直接攻击有效部位得分,常与各种步法、假动作结合应用,例如:迎击、闪开对方短兵还击、偷袭等应用形式。间接攻击表现形式为间接得分,通过防御还击、进攻短兵器械后再进攻得分。运用点法迎击和运用格挡技术进行点法的防御还击技术是点法的常用形式(见表1)。
表1 常用点法防还击、迎击技术应用一览表
其中,防御还击技术中包括格挡技术和衔接点法两个组成部分,格防技术的格防部位必须进行严格控制,以兵身的后三分之二格防对方兵身的前三分之一,格防须翻腕以利于衔接点法。在练习中,首先是加强对于对方击打技术的器械方向、角度、力量的感觉判断,注重格防技术与衔接技术的动作节奏、力量控制、借势利用等方面的运用。直接迎击技术是在对方技术使用时直接利用对方技术空当使用点法的技术形式,一般对于大幅技术进行点击效果明显。常结合步法、身法创造迎击空间,具有“同时出击、空间趋避、后发先至”的应用特点。
器械进攻的技术多种多样,针对点法衔接的组合方法分为攻击器械技术与衔接技术两部分,其中,攻击器械的技术宜采用小幅击打动作以利于点法的技术衔接(见表2)。攻击部位一般在兵身前三分之一,格打、挑打、崩打、劈打等器械进攻需要对对方器械有个角度,目的是为了利于打开器械破坏防守姿势和吸引对方注意力,为点法创造攻击空间,所以步法、身法、手法的变化配合很重要。尤其是对于对方防守技术的力量判断,高水平的运动员通过器械的“听劲”,判断对方是否吃劲,是器械进攻虚实变化的前提条件。训练时需要注意击打力量的控制、突出衔接节奏。例如:斜上崩时一般配合倒插后上步,再衔接侧点;上挑时配合下蹲造成侧点空间;在突袭进攻、抓对方小动作还原、对方进攻防范时,需要根据与对方的器械关系灵活应用。
表2 运用点法的常用器械进攻的应用技术
2.3.2点法组合技术点法组合技术应用方法有多种变化,常用的技术组合有以下几类:(1)以点法技术动作引导结合抡打技术,或以抡打技术为进攻吸引,再以点法进行二次还击。例如:直点面部接撩击前臂的技术组合等;(2)同一面的反向动作组合。例如:直点前臂上部接撩点前臂下部的技术组合,是沿着矢状面连续上下击打进攻的技术组合;(3)同一面的同向动作组合。例如:直点前臂内侧接交叉直点击打前臂外侧的技术组合等;(4)不同面的动作组合。例如:侧点前臂外侧接侧点膝部外侧的技术组合等。
点法在攻防应用中,与抡打类、挥打类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战术优势:(1)“小”,技术预动小,隐蔽性强;(2)“快”,动作幅度小,还原速度快;(3)“灵”,易于控制,虚实变化灵活。丰富多彩的点法形式突出其“机动”的战术地位。
3 短兵点法教学的练习模式与手段
3.1 单人练习法
单人短兵练习包括空击练习、击靶练习[3]。击靶练习一般作为短兵击打技术定型的有效辅助手段,一般安排在学习短兵技能巩固强化阶段,由固定靶到移动条件靶过渡。击靶的练习方式很多,短兵用靶常用普通手持或臂绑的方靶、圆靶或瓣靶,面积不宜太大、重量宜轻。练习方法一般为双人配合,即一人持靶、一人持兵。为了有利于教学,本文进行了常用靶位与对应点法技术的练习设计(见表3)。
表3 几种针对短兵点法常用喂靶技术方法
击靶练习一般作为短兵击打技术定型的有效辅助手段。点法击靶是为了检验点法技术的正确性、准确性以及力度效果。固定靶一般安排在学习短兵技能巩固强化阶段,逐步过渡到移动条件靶的练习。如练习控制方面有:点法与靶位的时空关系、击打着力点、配合节奏等。
3.2 双人短兵点法技术配合练习
双人短兵点法技术配合练习,是根据点法的应用形式进行攻防配合的练习,是点法应用中以正确条件反射为目的的重要练习模式。在双人短兵点法配合练习中,能够很好地培养运动员对点法技术的目标指向性以及对短兵攻防过程中的空间感的把握(见表4)。
表4 双方持短兵进行点法常用固定技术的配合练习方法
练习模式根据练习任务可分为:(1)点法定型技术练习。一方连续点击对方兵身根部,另一方则持短兵当靶,完成一组交换练习。(2)一点一防。一方连续点击对方兵身根部,另一方则持短兵格防,完成一组交换练习。(3)同时点击。一方点击对方兵身根部,另一方则同时迎击对方兵身根部。(4)一方点击对方兵身根部,另一方闪开兵尖还击对方兵身根部。(5)一方点击对方兵身根部,另一方格防后还击对方兵身根部。
练习技术要求:点法技术必须与对方兵身有力接触、快打快收;闪避、格防技术幅度适中利于还击;突出清晰明快的配合节奏,不拖泥带水。
3.3 双人短兵点法攻防练习
双人短兵攻防练习是一种双人持短兵进行练习提高运动员技能应用水平的常用方式,目的是以点法攻防技术为核心进行技能构建。根据不同攻防条件的练习过程,使点法作用于双方技能系统,是积累技术经验和提高对抗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双人短兵点法攻防练习中,很好地培养了运动员对短兵器械的知觉——“兵感”。良好的“兵感”主要表现为,能极好地运用手腕、手指控制住“兵尖”,找到有利攻击的角度和方法等[4]。短兵点法的攻防练习方法,一般针对双方对抗变化因素进行限定的方式展开教学设计(见表5)。
表5 针对短兵点法的攻防练习方法限定对抗变化因素分析
为了突出短兵的攻防对抗,可以根据技能掌握的各阶段练习任务,来限定练习中各种对抗要素,逐步增加练习难度,进行教学组织。其中,在点法技术的掌握过程中,由于力量轻较安全,易于安排体现各种变化关系的固定攻防练习。在练习中,防止受伤,宜戴护具进行练习,做到“练点、用点、防点”,体现“快速、准确、灵活”的打法特色。另外,在短兵实践中,融入传统武术的技法特点,如各种弓步、仆步、麒麟步、八卦弧形步等在迎击中的巧妙闪避、闪转腾跃格防架打的应用,是对短兵技法的武术劲力和意识的技术体现。
4 结论与建议
(1)短兵的发展应重视短兵技术的本体研究,突出短兵运动中各类重点得分技术的教学研究。点法技术属于短兵击打类技术体系的小幅技术,包括直点、侧点、里点、外点与撩点的技术。点法技术性要求很高,也是身步法变化多样的一类短兵特色技法,具有得分快速与不易防守的战术特点。
(2)单一点法技术应用方法,包括直接攻击与间接攻击两种,分析运用点法迎击和运用格挡技术进行点法的防御还击等常用形式以及点法组合技术的应用方法,有利于点法技术练习模块的构建。
(3)短兵点法教学中单人练习法包括空击练习、击靶练习。双方配合练习法是进行点法常用固定技术的对练模式,在短兵点法的攻防练习中,可以根据限定对抗变化因素进行灵活教学的组织。
(4)教师应根据短兵点法的技术形式来设计练习内容,建立合理的技术模型,尤其是各种靶位和配合攻防技术的练习方法,严格控制点法技术的细节特征,是有效提高技术水平的前提。在应用中,与其他不同类型的技术动作建立攻防转换关系;在训练中,找到与其他不同类型的技术区别与联系,掌握迁移的技术规律,建立快捷的“技术通道”。
[1] 王华锋,等.中国短兵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2007.
[2] 体育学院专修通用教材.武术(上册)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3] 孟强.对短兵运动中抡打类技术的教学剖析[J].运动,2012(2):16~17.
[4] 戴小平.中国短兵[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