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蕊草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2012-01-30宣伟东唐大海胡水根胡建峰范正平解放军第411医院药学科上海200081

药学实践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造模尿量尿蛋白

宣伟东,唐大海,卞 俊,胡水根,胡建峰,范正平(解放军第411医院药学科,上海200081)

中药百蕊草 Thesium chinensis Turcz,别名小草、细须草、一棵松等,为檀香科百蕊草属植物,多年生寄生草本,常附着在其他活体植物根上而生长。百蕊草性寒,味辛、涩,归肺、肾二经,有清热解毒、补肾固精之功效[1]。因其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和抗炎作用,临床多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咽炎等疾病,且无毒副作用。百蕊草在浙、皖民间,常以全草入药,用于急、慢性肾炎的治疗,且效果良好。本文采用大鼠阿霉素(ADR)肾病模型[2],考察百蕊草提取物对阿霉素肾病的治疗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SD大鼠,CL级,雄性,体重(180±10) g。由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实验动物合格证号为SCXK(沪)2009-0005。分笼饲养,控制室温在15~20℃,自由摄食、饮水。

1.2 药物 百蕊草药材于2009年5月购自安徽亳州,由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生药教研室郑汉臣教授鉴定为Thesium chinensis Turcz。百蕊草药材经水煎煮2次,每次2 h,水煎液合并后过滤,减压浓缩,40℃真空干燥,得百蕊草提取物,临用前折合成生药给药量,用蒸馏水配成混悬液。注射用多柔比星(ADR,俗名阿霉素,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807E1,每支10 mg),临用前用生理盐水配制。

1.3 方法

1.3.1 ADR肾病模型建立与动物分组 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饲养7 d后,随机抽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余下30只大鼠于实验开始当天在非麻醉条件下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0 mg/kg,并按体重随机平均分为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给药剂量相当于生药1.0 g/(kg·d)),高剂量组(给药剂量相当于生药5.0 g/(kg·d))。

1.3.2 给药方法 各组于造模次日起,每天灌胃给药1.0 ml,连续5周。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

1.3.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各组每周称重1次,记录四肢、阴囊的浮肿情况及腹水状况,同时观察毛色、浮肿与精神状态。各组每周1次置于代谢笼,收集24 h尿液,记录尿量,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尿蛋白浓度,计算24 h尿蛋白。试验结束时,腹主动脉取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尿素氮(UREA)等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另摘取肾脏,用10%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本实验血液生化指标由解放军第411医院检验科测定,病理切片由411医院病理科完成。

2 结果与结论

2.1 百蕊草对ADR大鼠一般状态的影响 空白组大鼠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饮食活动精神状态良好,毛色有光泽。模型组大鼠在造模4 d后开始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怠倦少动、消瘦、便溏等现象,并伴有一定程度的脱毛,14 d后下额出现褪毛。各组除空白组外,在造模2周后,均出现饮水减少,四肢浮肿明显,烂尾,毛发无光泽,并有竖毛现象。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在用药后上述表现有所改善,在药物干预4周后,大鼠的浮肿症状明显轻于模型组,烂尾症状均痊愈,而模型组无一只大鼠的症状得到改善,提示百蕊草可通过其良好的抗菌作用,有效地防止感染。

2.2 百蕊草对ADR大鼠体重和尿量的影响 各组与空白组比较,在造模1周后,体重均出现明显的下降,并在以后的进程中,体重增加缓慢。各组24 h尿量与空白组相比,在造模2周后,均显著下降(P<0.001),尤以模型组为甚。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给药组在给药治疗第3周以后,尿量显著增加(P<0.01),提示百蕊草对ADR大鼠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各组体重和尿量数据见表1、表2。

表1 百蕊草对ADR大鼠体重的影响(,n=10)

表1 百蕊草对ADR大鼠体重的影响(,n=10)

1)P<0.05,2)P<0.01,与空白组相比。

组别 造模前(g)造模后(g)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第5周空白对照 250.1±10.95 290.0±22.80 318.4±27.87 345.3±31.46 361.4±34.30 375.9±37.28模型对照 248.3±11.35 231.0±15.952) 260.2±24.942) 268.4±25.732) 276.0±26.752) 284.4±29.892)低剂量组 240.7±6.67 227.8±17.032) 253.5±13.372) 261.1±15.952) 266.5±11.742) 274.3±14.302)高剂量组 244.5±8.43 243.6±15.671) 264.2±16.672) 274.0±20.682) 273.3±24.492) 275.6±30.462)

表2 百蕊草对ADR大鼠24 h尿量的影响(,n=10)

表2 百蕊草对ADR大鼠24 h尿量的影响(,n=10)

1)P<0.01,与空白组相比;2)P<0.05,3)P<0.01,与模型组相比。

组别 造模前(ml/24 h)造模后(ml/24 h)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第5周空白对照 49.17±6.11 44.33±7.00 48.67±7.81 33.00±8.94 40.83±14.41 40.67±16.29模型对照 50.2±14.51 6.25±3.211) 10.05±4.861) 6.75±2.581) 7.90±3.251) 10.90±3.511)低剂量组 41.9±17.95 9.85±8.551) 12.65±6.561) 15.25±3.361),3) 15.20±4.521),2) 19.60±8.141),2)高剂量组 40.00±9.99 16.70±9.421) 12.65±6.561),2) 14.11±3.141),3) 12.89±4.041),3) 15.33±5.051),2)

2.3 百蕊草对ADR大鼠尿蛋白浓度的影响 造模后第1周开始,给药组和模型组的24 h尿蛋白浓度开始上升,第2周开始大幅度上升,结合体重与尿量数据,表明在注射ADR 1周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在药物干预药2周后,24 h尿蛋白浓度下降(P<0.05),治疗3周后,低剂量组尿蛋白浓度显著下降(P<0.01)(表3)。从表4可知,与模型组相比,百蕊草治疗组的24 h尿蛋白总量不降反升,其原因可归于百蕊草良好的利尿作用,随着尿量的增加(表2),增加了尿蛋白的总量排出。

表3 百蕊草对ADR大鼠24 h尿蛋白浓度的影响(,n=10)

表3 百蕊草对ADR大鼠24 h尿蛋白浓度的影响(,n=10)

1)P<0.05,2)P<0.01,与模型组相比。

组别 造模前(ml/24 h)造模后(ml/24 h)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第5周空白对照 0.30±0.06 0.39±0.08 0.42±0.08 0.58±0.11 0.49±0.11 0.47±0.13模型对照 0.30±0.08 3.27±0.88 9.82±2.01 13.58±4.33 9.74±0.36 9.78±0.51低剂量组 0.41±0.22 3.40±1.55 7.00±2.561) 4.72±0.612) 6.85±1.692) 6.22±1.92)高剂量组 0.40±0.12 1.78±1.002) 7.18±2.181) 9.73±0.741) 9.32±0.351) 8.90±0.981)

表4 百蕊草对ADR大鼠24 h尿蛋白的影响(,n=10)

表4 百蕊草对ADR大鼠24 h尿蛋白的影响(,n=10)

1)P<0.05,2P<0.01,与模型组相比。

组别 造模前(ml/24 h)造模后(ml/24 h)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第5周空白对照 58.73±7.64 59.19±7.47 63.65±7.25 53.80±3.54 53.32±5.91 46.27±7.15模型对照 57.56±10.26 80.42±26.76 347.97±87.82 290.56±45.31 276.08±104.27 371.23±108.6低剂量组 57.59±9.63 111.40±58.93 293.26±38.84 271.97±48.511) 377.98±90.71) 404.41±63.19高剂量组 61.49±11.79 96.48±40.32 368.37±87.53 493.48±84.822) 435.74±117.792) 477.08±63.541)

2.4 百蕊草对ADR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表5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P、ALB水平显著下降,TCH与TG水平升高,提示造模5周后,ADR大鼠体内蛋白流失严重,脂质代谢紊乱,体质较差。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的血清TP、ALB显著升高,TCH与TG水平显著降低,已接近空白组水平,高剂量组ALB也较模型组有上升,TCH、TG水平下降,尿素氮水平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百蕊草有助于ADR大鼠各项生理指标的恢复,治疗效果明显,低剂量组效果优于高剂量组。

表5 百蕊草对ADR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n=10)

表5 百蕊草对ADR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n=10)

1)P<0.01,与空白组相比;2)P<0.05,3)P<0.01,与模型组相比。

组别 TP(g/L) ALB(g/L) TCH(mmol/L) TG(mmol/L) UREA(mmol/L)空白对照 60.57±2.57 31.57±1.51 2.15±0.32 1.12±0.44 8 7.97±1.02.39±0.72模型对照 52.13±6.151) 16.18±3.461) 6.38±0.571) 4.15±0.231) 8.16±1.41低剂量组 58.16±4.42) 27.69±2.053) 2.63±0.573) 2.96±0.333) 8.36±0.69高剂量组 53.32±5.75 22.14±1.512) 4.31±0.852) 3.66±0.602)

2.5 百蕊草对大鼠肾组织的影响 各组大鼠肾脏肉眼观察均无明显异常。空白对照组:肾小球、肾小管结构正常(图1)。模型对照组:肾小球呈现明显萎缩(图2),有的球囊腔消失;肾小管管腔变窄,有的管腔闭塞,有的可见新生的肾小管;间质细胞增生,间质炎细胞浸润明显。低剂量组:肾小球囊腔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图3),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管腔有扩张现象,并有透明管型形成;间质头炎性细胞浸润。高剂量组:肾小球囊腔扩张(图4),偶见肾小球萎缩;肾小管有轻度扩张,有的可见透明管型形成;间质有炎细胞浸润。

图1 空白对照组:肾小球、肾小管形态与结构正常。HE×400

图2 模型对照组:肾小球萎缩,肾小管增生,肾间质炎细胞浸润。HE×400

图3 低剂量组:肾小球囊腔扩张,间质炎细胞浸润。HE×400

图4 高剂量组:肾小球囊腔扩张,肾小管上皮肿胀、扩张。HE×400

肾小球肾炎病理演变的最终结局是肾小球逐渐萎缩,导致肾功能降低,严重者可致肾功能衰竭。本实验表明,模型组动物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符合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过程。此外,造模后百蕊草高、低两剂量组动物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轻,虽然肾实质出现有损伤的变化,如肾小球囊腔不同程度的扩张、肾小管的变性以及透明管型生成等,但未导致肾小球的萎缩。因此,可以认为,百蕊草能改善ADR大鼠肾脏病理组织变化,减轻对肾脏的损害,对肾小球肾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 讨论

ADR诱导的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及中草药成分对肾脏保护作用的药物筛选与药效学评价[3]。本研究通过对大鼠一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0 mg/kg,模型动物的肾病症状明显,体重、尿量显著下降,尿蛋白排出显著上升,生化指标及病理变化明显,表明本次实验成功建立了ADR大鼠肾病模型。该模型基本类似人类微小病变型肾病,因此,基于此方法的药物干预,可以有效进行药物对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评价。

百蕊草是一种广谱的抗菌中草药,素有“植物抗生素”的美称。其化学成分主要是以百蕊草素为代表的黄酮类化合物。药理学研究表明除了抗菌作用外,百蕊草尚有良好的消炎镇痛,镇咳及抗肿瘤作用[4]。实验治疗组大鼠烂尾现象得以痊愈的现象提示,百蕊草的抗菌作用可以有效防治ADR大鼠的感染,从而改善动物的生存状态。本实验结果显示,百蕊草能够显著增加ADR大鼠尿排出量,消除水肿症状,疗效确切。由于模型组大鼠24 h尿量极显著地下降,因此,笔者认为,尿蛋白浓度更适合作为评价指标。实验显示,百蕊草虽然不能减少尿蛋白排泄,但可显著降低ADR大鼠的尿蛋白浓度。百蕊草能显著提高ADR大鼠血清蛋白含量,降低异常血脂、胆固醇水平,减轻对肾脏的损害,对肾病大鼠病理组织学变化有明显改善作用,从而表现出对ADR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尤其以低剂量组效果显著。

肾病综合征属中医“水肿”病范畴,其发生与水液代谢及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临床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征、高脂血征及不同程度水肿为特征。百蕊草的上述疗效特征,为其临床治疗肾病综合征提供了实验室依据,其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2:595.

[2] Bertani T,Poggi A,Pozzoni R,et al.Adriamycin-induced nephritic syndrome in rats[J].Lab Invest,1982,46(1):16.

[3] 李保春,崔若兰,张晓英.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的建立[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2,13(5):485.

[4] 王 峥,刘近明,李绍顺.百蕊草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06,9(11):1059.

猜你喜欢

造模尿量尿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PPAR-γ在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肠纤维化模型小鼠结肠中的动态表达特点
蛋鸡输卵管炎造模方法的筛选与验证
SD大鼠哮喘模型建立方法及评价的比较研究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机制探讨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