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朗高调讨论给欧盟断油

2012-01-29

环球时报 2012-01-29
关键词:原油石油伊朗

本报驻外记者 丁大伟 宁 凝 青 木 纪双城 陶短房 李 珍 黄培昭 本报记者 郝 洲

今天,伊朗议会将讨论是否给欧盟断油的“加急议案”,以报复欧盟23日做出的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的决定。这个有些“同归于尽”意味的反制裁措施令欧洲既恐慌又迷惑:伊朗是在搞“心理战”,分化欧盟间对伊强硬立场,还是“被逼到了死角”,与西方大打石油战争?在欧洲舆论看来,德黑兰正在“上演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欧盟禁运不可能堵死伊朗石油出口,伊朗却能让欧洲面临“失血的危险”。德国《汉堡晚报》说,伊朗危机正处于“外交和战争之间”,如果外交努力失败,战争将不可避免。

伊朗愿为尊严付出代价

伊朗半官方的法尔斯通讯社27日报道说,伊朗议会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席侯赛因·伊布拉希米表示,伊朗议会将于29日讨论并批准一项“加急”法案,停止向欧洲出口石油,以报复欧盟抵制伊朗石油的行为。“最早在下周就可能停止向欧洲出口石油。”另一名伊朗议员萨德尔称,这项法律的通过会让欧盟“明白伊朗的实力”。27日,在德黑兰主持祷告活动的改革派宗教领导人哈塔米表示,“欧盟顺着美国给的烂绳子掉进井里”,伊朗愿为“尊严”付出代价。

本月23日,欧盟通过决议,禁止进口伊朗石油,但考虑到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需要寻找原油进口替代国,于是延期至7月1日。法国《费加罗报》27日援引伊朗议会能源委员会成员萨德尔的分析称,伊朗此举是为了打乱欧盟的禁运时间表,让后者意识到,欧盟不能予取予求地对待伊朗石油问题,以为可以继续进口伊朗石油以解燃眉之急,然后在找到替代油源后把伊朗一脚踢开,“欧洲人一定会大吃一惊,认识到与伊朗对抗不符合欧盟利益”。沙特《中东报》28日评论说,伊朗在即将受到石油禁运之前“先发制人”的表现,意在变被动为主动,摆脱被孤立的处境。

欧盟官方对伊朗“威胁”的反应比较低调。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阿什顿的发言人表示:“我们希望看到伊朗回到谈判桌来,就建立信任措施展开有意义的讨论,展现出解决其核计划关切的意愿,而且不能预设前提条件。”一名欧盟国家高级外交官还表示:“如果伊朗要这么做,那将严重损害伊朗作为全球石油出口国的声誉。”法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欧盟国家已经在寻找原油进口替代国,并称伊朗的威胁不过是“艺术性实施的语言游戏”。

对此,一名欧洲相关原油交易商表示,伊朗是装腔作势吓唬人的大师,因为让油轮和存储设施存每天60万桶的产量非常困难。一家购买伊朗原油的欧洲石油公司高管对路透社表示,“我们必须做好准备。伊朗被逼到了角落里,很难预见其如何反应。”

“伊朗肯定会立即给欧洲断油。”不少欧洲媒体都以此为题批评欧盟。德国《明星》周刊说,欧盟也不是德黑兰的一个主要贸易伙伴,“游戏”只会给欧盟带来坏处。德国《中小企业新闻报》称,伊朗的禁运就像对欧盟判了“死缓”,因为欧盟没有时间寻找替代品。《南德意志报》则以“欧盟的错误方向”为题报道说,欧盟对伊朗制裁是方向性错误,因为它从来没有实现阻止德黑兰的核开发项目,相反,只会产生更多报复。

法国《世界报》的文章称,欧盟和伊朗似乎正开始一场石油战争,问题是欧洲国家并不真想和伊朗卷入战事,尤其是长期战事,实施制裁的目的是逼伊朗在核问题上就范,然而这种直奔要害的制裁或许会适得其反,在核问题上继续陷入僵局甚至刺激对方提速,却让战争危险一步步迫近。文章指出,不妨回顾一下历史,想想珍珠港事件是怎样发生的,欧洲各国应认识到禁运可能带来的大规模冲突风险。

德国《明镜》周刊说,美欧正大力拧紧德黑兰的螺丝。这一切并非没有风险:日益短缺的石油的价格已经可以打倒美国黯淡的经济和债务缠身的欧洲,“美欧可以容忍核弹,但不能容忍没有石油”。

假如伊朗先关了“油龙头”

由于伊朗可能立即切断原油出口,周五国际油价上涨。北海布伦特原油上涨到每桶111.74美元的阶段高点。中东和俄罗斯的原油现货市场走势也表现出收紧的迹象,作为伊朗原油潜在替代者,俄罗斯乌拉尔原油一个月来交易价格首次超过北海布伦特原油。

如果伊朗议会通过制裁法案,后果是什么?这个问题被世界媒体反复地提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称,一旦伊朗兑现威胁,油价会一下上涨20%到30%,即每桶上涨20至30美元。许多国家的石油储备都低于平均水平,这使得伊朗切断原油供应对原油价格将造成更大的影响。

KBC咨询机构的能源经济学家萨缪尔·希祖克表示,欧洲认为它们能有个替换伊朗原油的缓冲期,可现在根本没有调整时间了。“伊朗拒绝提供石油,加油站大罢工。”意大利事实网28日说,这会掀起一场巨大的风暴,石油价格立即暴涨,各大加油站开始恐慌,接下来将是加油站大罢工。西班牙《起义报》同一天撰文称,不管西方媒体如何鼓吹,必须承认的一点是,沙特没有如此大的附加生产能力,此外,沙特政府有可能会乘机提高石油价格。因此,已经深处经济困境的欧盟国家将被迫继续购买伊朗石油,但却不得不间接“从秃鹰般的中间商那儿购买”。欧盟在当今开放的全球化市场环境下实施了冷战性质的不合时宜的战术政策,因此,如果它们最终在这场战役中失利的话,并不奇怪。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伊朗切断石油出口对全球原油市场的整体影响微乎其微。德国商业银行的原油分析师弗里施表示:“利比亚的产量现在已经恢复到战前八成的水平,足以抵消伊朗原油出口量的削减。”“伊朗才是最大的受害者。”路透社称,因为伊朗必须为每天60万桶的出口石油——相当于中东石油出口总量的1/4—另找出路。分析家们表示,这意味着伊朗国家石油公司为赢得新的亚洲客户必须仓促大幅降价,并最终关停某些大型产油设施,这将严重危及伊朗经济。统计显示,石油出口占到伊朗全部出口贸易额的80%,伊朗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也来源于石油出口。

同时,由于美国及其盟国对伊朗采取一系列新的单边制裁措施,伊朗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其货币里亚尔过去一个多月贬值近一半,伊朗政府25日决定将央行存款利率上调至21%,以平抑物价。

伊朗会不会通过这个法案?英国《金融时报》分析说,保守派势力主导的伊朗议会此前的表现说明,它愿意迫使政府针对西方的敌意采取行动,因此伊朗议会可能会通过对欧盟断油的提案。金融咨询机构的分析人士嘎拉玛尼表示,即便损失半年的收入,伊朗也能这么做。从伊朗角度看,如果这么做能提升油价,就能抵消出口减少的损失。考虑到伊朗当前面临的重大威胁,伊方或许真会采取这种做法。

不过,伊朗驻华使馆新闻官穆罕默德·阿里·兹阿伊28日对《环球时报》表示,伊朗将于下周中止对欧洲输出石油的这一方案仅仅停留在一名议员的提案中,需要经过决策者和专家组长时间商讨才能成为伊朗正式的对外政策。

战争猜测甚嚣尘上

29日,联合国核观察员将访问德黑兰并同伊方举行会谈。伊朗宗教领袖希望通过此举缓解外交压力。伊朗总统内贾德26日在讲话中表达了重启与有关国家核谈判的意愿,但同时认为,西方国家缺乏重启核谈判的诚意。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表示,“只是说愿意谈判并不能满足我们所提出的条件。”美国“大西洋连线”网站称,伊朗一边威胁断油,一边敞开胸怀进行核对话,“让人看不懂”。

日本《朝日新闻》称,一旦伊朗报复那些跟随美国制裁、封锁伊朗的欧洲国家,会遭到美国以及欧洲国家更强硬的报复。《读卖新闻》称,伊朗做出立即停止向欧洲供应原油的决定将使欧洲更加站到美国一边。埃及伊朗问题专家艾哈迈德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不排除战争可能。

《华盛顿邮报》28日称,由于与伊朗的关系持续紧张和也门境内军事冲突不断升级,美军决定在海湾水域建立浮动军事基地。美国官员还透露,美军正在研究加强针对伊朗核设施的炸弹的威力。

对此,德国《日报》表示,情况从来没有这么严重。去年12月中旬以来,危机不断升级,伊朗与西方之间几乎每天都在相互威胁。真正的战争威胁正在上升。这场战争可能会具有全球影响,远远超过该地区所有已经发生的战争,它将是一个比伊拉克战争更大的灾难。▲

猜你喜欢

原油石油伊朗
石油PK太阳能
过于逼真
投 缘
自产自销——原载“伊朗漫画网” ▲
掉了一个
假如地狱里发现了石油
我国原油进口数量1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