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改革
2012-01-29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任 凤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改革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任 凤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为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明确了方向: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和工作任务的专业教学标准,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进行项目教学设计是高职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本文探讨了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项目化教学法的教学设计及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实践与改革,以及积极开发项目化教学配套教材,配备充足的实训设备,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对于推动项目化教学法的意义。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
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非常具有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步以来,历经10多年的发展壮大,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一大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与此同时,高职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发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和难点,以上意见为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明确了方向: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和工作任务的专业教学标准,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进行项目教学设计是高职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一、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源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产生的新型教学法。高职课程中的项目是指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客观存在的工作任务模块,它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所谓项目化教学即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转化为若干个项目,每一个项目就是一项具体的行动化学习任务,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老师组织、引导学生围绕完成项目所展开的由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活动。项目化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解决未知的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它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授之以渔,能为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今年4月学院特邀戴士弘教授(我国高职教育战线探索“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学改革的最早实践者之一,在职教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全院教师做了关于“职教课程的能力本位项目化改造”的专题培训,学院老师们受益匪浅。在培训中戴教授指出当今高职教育的目标不应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应以能力提高作为最终目标,因此课堂教学设计要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坚持“以能力为本位”。
1.项目教学法特点
实践性:项目与未来工作岗位密切联系,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
综合性:具有学科交叉性和综合能力的运用等特点;
开放性:围绕相关主题进行探索,学生有自主、自由学习的空间,能有效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评价特点:注重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能力发展的过程,测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各环节的表现及项目完成质量。
2.实施流程
第一阶段:教学项目的设计,根据各专业学生岗位能力要求,设计课程项目、分解项目任务、分配课时;第二阶段:设计项目流程、确定项目实施方案,指导项目实施,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使学生学会积极合作,提高团队精神;第三阶段:在考核评价时以鼓励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设计教学质量评价量表、考核学生项目完成情况、评价总结。
二、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
1.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定位
表1 课程设计
表2 教学评价
当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信息素养与能力(吸收、处理、创造信息和组织利用、规划资源的能力和素质及自觉遵守与信息相关的道德、法律和规范等方面的品德)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机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很多专业课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既是文化基础教育、人才素质教育,又是技术基础教育,是各学科发展的必然和需要。《计算机应 用基础》是我院高职大专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该课程具有知识性、技能性、工具性等特点。
我院高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传统的教学方法先理论后实践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生在理论学习时感觉抽象难懂,实践跟理论相互脱离,教学效果不理想,无法达到教学目标。所以老师应该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学方法。基于课程和学生的特点,我们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项目化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授课学时50学时,包括六个模块: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计算机网络基础与Internet基础。课程目标:一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适应现代日常办公需求;二是训练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技能,最终达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好为行业服务的目的,具备一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中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工具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突出“应用”,而淡化“基础”,项目设计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起到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能之间的桥梁作用,提高学生操作使用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体现高职院校重岗位重技能的培养特点。
2.项目化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能熟练应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处理学习和今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通过项目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积极的行动意识;
(2)能力目标
根据不同需求,能利用所学软件对信息进行分析、统计、处理,能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沟通与交流;通过学习,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能独立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所需信息;利用所掌握的最新的计算机知识,在不同专业领域、不同学科上有所创新和发展。
(3)素质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信息素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通过学习计算机的发展史、工作原理、应用技术等,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探索精神,把计算机当作未来工作的必备工具;面向应用,重视实践:通过实验、实践环节,启发自主式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完成项目的能力,树立团队合作精神。
(4)课程设计(见表1)
(5)教学评价
如表2所示,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考核占50%,其中平时学习占20%,包括上课出勤、平时作业、协作精神、学习参与度等;项目实践占30%,包括项目设计、实践报告等;终结性考核占50%,为上机技能考试(闭卷)。
三、结语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将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法充分结合起来,相互补充。传统教学法的目的主要是传授知识和技能,项目教学法的目的在于运用技能和知识。因此,我们应将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分类,学生难以独立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可以结合传统教学法在项目教学前讲授,然后用项目教学来巩固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能够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可以把它包含在项目中,让学生通过项目开展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当然,要有效实施项目教学法,除了更新目前职业教育教学中的落后观念,还要积极开发项目化教学配套教材,配备充足的实训设备,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施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师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而是一名指导和信息顾问。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提高了课程的理论水平,还增强了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老师的地指导帮助下,学生的综合能力明显增强。
[1]徐锋.关于高职项目化教学模式要素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08.
[2]黄海英.高职计算机项目化教学设计和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3.
[3]黄林国,李欢.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任凤(1981—),女,四川南充人,硕士,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数据库应用,计算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