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腹泻的护理

2012-01-29侯小莉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26期
关键词:辅食补液家属

侯小莉

重庆市秀山县妇幼保健院儿科,重庆 409900

小儿腹泻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它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的发病率居于第2位,仅次于呼吸道感染[1]。发病季节主要以夏秋季节为高,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其原因多是因为细菌、病毒感染所致,也有部分患儿是因为喂养不当、气温变化等因素引起的[2]。本文对本院2009年5月~2011年9月入院治疗的312例小儿腹泻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患儿312例,其中,女124例,男188例;年龄1个月~7岁,平均年龄5.8个月,其中,2岁以下168例,2岁以上144例。在这些患儿中,并发轻度脱水132例,中度脱水45例,重度脱水3例;伴随有发烧98例,呕吐76例。患病的感染因素包括有:(1)由于滥用抗生素所致的患儿肠道内菌群失调;(2)患儿消化道内发生感染和消化道外发生感染;(3)由于患儿体质虚弱等原因。在本院收治的这些患儿中,感染痢疾杆菌8例,感染大肠埃希菌32例,感染轮状病毒145例,其他病原菌感染127例;添加辅食喂养的患儿有146例,牛奶喂养的有86例,普食喂养的有73例,母乳喂养的有62例;伴随小儿腹泻疾病的过程中,有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有136例,营养不良的有16例,败血症的有4例,佝偻病的有10例。在发病季节上:1~3 月 62 例,4~6 月 82 例,7~9 月 60 例,10~12月108例。

1.2 护理方法

1.2.1 病情观察 观察患儿脱水的程度: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患儿面色、意识、精神状态、眼窝和前囟门是否有凹陷、口腔黏膜和口唇是否有干燥、有无尿液及尿液的颜色、量、气味,皮肤是否有弹性、哭时是否有泪流出;观察判断患儿是否存在电解质失衡,如低血钾、低血钙等的临床表现;并发症的观察:如果患儿出现腹胀,则应注意患儿有无大便及大便的次数、性质、量,并注意观察其排气情况。如果患儿有呕吐的表现,要观察呕吐的次数、时间,呕吐物的量、颜色、性质、内容物、气味等[3]。

1.2.2 合理饮食 治疗患儿腹泻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饮食调整:(1)鼓励并提倡母乳喂养,但是过程中要对母亲的饮食情况加以指导,母亲应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多喝水,注意饮食卫生,缩短给患儿的每次喂奶的时间,这样更有利于患儿的消化吸收,有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2)对于6个月以上已添加辅食的腹泻患儿要注意辅食的调整,多给予一些易于消化吸收的半流质食物,如汤面、小馄饨、肉末、菜泥等。辅食切不可一次吃过饱,做到少量多次。而6个月以下的患儿需要暂停添加任何辅食。(3)普食的腹泻患儿应注意不要喂养生冷、坚硬难消化的食物,应以清淡为主。(4)对于那些呕吐频繁的患儿,需要禁食6~8 h,但是在禁食的过程中不需要禁水,从而达到休息胃肠道的目的。(5)正在牛奶喂养的患儿,应对牛奶加以调整,可稀释牛奶或者减少奶量,或者改用豆浆、米汤、酸奶等其他食物。(6)那些患有病毒性肠炎的腹泻患儿,大多伴有双糖酶缺失,应该暂停给予患儿乳类食品,可以改用酸奶或者豆浆之类食物替代[4]。

1.2.3 用药护理 大多数的小儿腹泻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来的,医务人员应该避免使用抗生素,以免引起抗生素滥用。如果患儿在诊治过程中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水、电解质紊乱情况时,医务人员需要给予患儿及时静脉补液。补液时要遵照“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的原则。同时应注意要见尿补钾。补钾过程中要切记将钾盐静脉推注予患儿。补钾的浓度要不超过3‰。补钾的速度不宜过快,禁止静脉推注。在补液的过程中,要定时观察患者补液后反应,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滴数,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同时,也要记录补液后第一次排尿的时间,来估计血容量的补充情况。实时根据患儿的皮肤弹性、精神状态、脱水情况而选择适合的调整治疗方案,做到因病制宜。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口服补液。在使用抗菌药治疗侵袭性细菌引起的腹泻时,要在治疗过程中加用肠黏膜保护剂(思密达)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金双歧)等微生态制剂,从而有利于患儿腹泻的尽快恢复[5]。

1.2.4 心理护理 对于患儿的家属,医务人员要及时说明病情和各项检查、治疗的目的,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工作,消除患儿与家属的疑虑恐惧情绪,取得他们的配合,有助于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护士巡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那些不会用语言表达的患儿情况,对于他们的病情要更加深入了解,针对各个患儿不同的病情,制定适合他们的合理护理措施,只有做好了护理工作,才能使患儿早日康复。

1.2.5 健康教育 应该重视防病于未然。要向患儿家属交代预防的重要性。积极向患儿及其家属宣传预防腹泻的知识,如何在饮食生活上做到有效避免腹泻的诱发因素。告知他们母乳喂养的优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更多的还要提醒他们要加强体质,增强锻炼[6]。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1998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中腹泻疗效判断标准,结合小儿特点将腹泻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大类。显效:经过治疗及护理后的72 h内粪便性状恢复正常,大便次数与正常同龄儿一致,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护理后72 h粪便性状趋于正常,次数有所减少,全身症状有改善;无效:治疗护理后72 h各项指标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2 结果

经过本院儿科护士全面护理后,312例患儿中,显效56例,占17.9%,有效216例,占69.2%,无效40例,占12.8%,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为87.2%。说明本院的全面护理措施能够对80%以上患儿奏效,较为令人满意。

3 讨论

由于小儿是人工喂养,消化系统又发育不健全,机体对外界侵害的防御功能就比较差,所以小儿容易患有腹泻疾病,而小儿腹泻对于婴幼儿的健康又存在着很大的危害,所以预防小儿腹泻尤为重要。在小儿腹泻疾病这个问题上,我们要与患儿家属一起树立“预防为主,及时治疗”的思想。对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要落实到位,教会家属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不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尽量少吃生冷刺激的食物、勤剪指甲、不吮吸手指等[7]。与此同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另外,要告知患儿家属,由于小儿腹泻对小儿健康危害较大,所以一旦发现患儿有腹泻的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私自滥用抗生素。

在腹泻患儿就诊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消毒隔离措施,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实施整体的综合护理措施[8]。本研究也表明,全面的护理措施能够促进腹泻患儿的康复。在腹泻患儿的护理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儿病情,以便及时掌握患儿腹泻情况,根据病情对诊疗护理方案做出调整,以期尽快使患儿康复。另外要注意专科护理,如皮肤护理,对患儿肛周皮肤做好清洁,勤换内衣,定时观察,一旦发生破损,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9]。

总而言之,通过以上这些系统的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治愈情况,促进患儿的康复。因此,要对腹泻患儿做出及时有效的护理,从而有利于患儿摆脱疾病,早日健康茁壮成长。

[1]王宇彤.小儿腹泻不合理治疗76例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09,6(33):94-95.

[2]刘志刚.36例感染性腹泻患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115-116.

[3]杨图宏.小儿腹泻的发病因素与护理[J].医学临床研究,2010,12(27):12.

[4]潘萍.小儿腹泻的相关因素与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0,8(8):18.

[5]李莉,戴明红,刘丽.小儿腹泻的相关因素与护理[J].实用全科医学,2008,6(6):6.

[6]卓燕舞,吴美水,林瑞凤.小儿腹泻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7(22):11.

[7]阮间焕.39例小儿腹泻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5):71-72.

[8] 赵秀君.小儿腹泻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8):330-331.

[9]钟永如.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研究70例报告[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8):100-101.

猜你喜欢

辅食补液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早期液体复苏不同补液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宝宝教你判断辅食何时添加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
宝宝添加辅食出现呕吐还能继续吗
分龄宝宝辅食添加指南
宝宝第一口辅食先别吃蛋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