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目标注重基础增强钳工训练效果
2012-01-29王军
王军
钳工是中职机电类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课。通过剖析钳工训练的实用性,激发学习主动性;明确训练目标,制定考核标准;注重基础,规范基本操作要领;结合课题,适时进行综合训练;及时评价,发现、解决问题等举措,以期增强中职钳工训练的效果。
钳工是中职机电类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课,钳工训练既苦又累,学生在训练中要有较强的体力,特别是坚强的毅力,并且要掌握一定的技术,才能练出效果,练出成绩。要学好、掌握这项技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何组织好教学,达到传道、授业、解惑,使机电专业学生具备这项必备的专业技能,是钳工实训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1 剖析训练的实用意义,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职业中学的学生基本素质和普通中学相比差距较大。多数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只是由于年龄的原因,还不能进入社会,不能从事某项工作,可以说是在社会与家长的双重压力下,暂时寄身于职业中学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因而厌学情绪浓。同时由于对社会环境几乎一无所知,对所学专业的实用性所知甚少,所以不仅专业理论课不认真学,而且对技能训练也不感兴趣。在钳工训练中,不少学生作风懒散,怕吃苦、怕受累,训练不专心、不认真,掌握不了基本的技能要求。
心病要用心药医。为了保证训练效果,使学生真正掌握专业技能,训练之前要让学生明白训练的实用意义,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首先,掌握专业技能是学生毕业、升学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学生毕业前要先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中等以上的技能等级证书,然后教育主管部门才能给其颁发毕业证书;另一方面,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也要通过技能考核(其中,钳工技能考核是一项常见的考核内容),方有资格报名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升学。
其次,掌握专业技能是以后求职、谋生的必备手段。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企业紧缺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作为职业学校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既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对其今后的工作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意义。
所以,在钳工训练之前,不要直接就讲解训练要求,安排训练内容,而是先讲清楚训练的目的和重要性,强调上述观点,最好把学生带到工厂现场参观,感受现场气氛,使学生认识到钳工技能实训的重要性,使学生从思想上达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 明确训练目标,制定考核标准
训练之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还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样”,也就是要学生了解训练的目标。当然,如果仅有一个总体实训目标,学生会觉得比较茫然,可操作性差,特别是训练初期,不可能很快就达到训练要求,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产生很大的打击,因此,不仅要有总体目标,更要有阶段目标,要有每一个训练单元的目标。
具体来说,在开始练习前,先向学生介绍钳工操作的主要内容(即锯削、锉削、錾削、钻削等),介绍每项工艺有什么作用,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精度要求,如何进行测量,如何将各种工艺有机组合,从而加工出一个合格的成品。
现场教学时,可以以一个成品为例,分析其总的工艺流程,即总体训练目标;介绍每个工艺流程怎样进行操作,即阶段目标,并强调每个工艺流程须符合怎样的精度要求,即强调每一个工艺流程的重要性,从而为每个阶段的教学工作打下伏笔。比如说,锯割时,要保证锯割尺寸误差小于一个毫米,锯缝与基准面垂直度误差小于一个毫米,如果锯割尺寸误差不能准确控制,过小会导致工件报废,过大则增加锉削工作量和劳动时间。学生明确了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后,练习起来就会循序渐进,扎实训练,不会急功近利。
3 注重基础,规范基本操作要领
在进行划线、锯削、锉削、錾削、钻削、攻丝等基本操作时,都有具体的操作规范,尤其是在进行锯削和锉削时,对操作规范更为强调,如正确的站立姿势、切削速度、加工行程、量具选择、测量方法、文明生产要求等,这些操作技能要在训练过程中通过多次、反复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钳工训练一般从锯割开始,许多学生刚开始可能并不注重动作要领,以锯断毛坯为目的,拿起锯子就锯,结果锯条装反,累的胳膊、手发酸,锯条发烫,锯齿崩断,锯出的锯缝还歪歪斜斜,参差不齐。实际上,要想获得良好的锯削效果,必须从锯条的安装、起锯的方法、锯弓的握法、站立的姿势、身体与胳膊运动的配合、用力的速度与大小等诸多方面正确掌握动作要领。
基本的操作要领相对比较简单,易于掌握,但行为习惯的养成比较困难,综合掌握操作要领的协调性比较困难。学生刚开始练习时要对这些方面反复练习,逐步加强动作协调性,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避免出现失误和多余动作。一方面,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姿势动作的正确性,及时指出问题;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互相监督,互相学习,比如将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以相互纠错,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 结合课题,适时进行综合训练
基本动作概念的掌握是十分必要的,但在较长时间内总是进行基本操作训练,容易引发学生的枯燥感,产生厌学情绪,反而导致训练质量的下降。因此,当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单项操作技能后,就要有目的地把各种单项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操作技能,这是钳工技能训练的又一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训练、考核的内容和要求,制定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课题练习。课题设置一是要有实用性,对就业型的学生要注重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比如让学生做锤头、扳手等既熟悉又实用的工件,对升学型的学生要与技能考核挂钩,最好的课题就是历年技能考核的题库。课题设置二是要有层次性,不管是对于哪一种类型的学生,每次提供的课题都要从简到难,加工表面的形式要从简单到复杂,加工表面的数量要从由少到多,加工的精度从低到高。
课题训练中一定强调3个问题。
1)在综合训练中巩固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刚开始进行综合训练时,学生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保证工件的形状、尺寸等方面,而忽略基本的操作规范,造成基本功训练的前功尽弃。指导教师在学生训练过程一定多加检查、督促。
2)强调工艺步骤的合理性。要做出一个合格的产品,一定会有一个合理的工艺步骤,否则会造成精度无法保证,工时过长,甚至无法加工到底等问题。因此在加工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怎样去加工一个工件,按什么步骤进行加工。通常在做第一、二个工件时,教师应教给学生正确的工艺步骤,以后再做工件时,应要求学生首先制定出工艺步骤。
3)反复训练,不断总结。反复训练可以提高技能的熟练性,不断总结可以提高训练的科学性。只训练不总结是蛮干,只总结不训练是闭门造车,两种极端均不可取。
只有做到以上三点,才能促进学生迅速提高技能,做到熟能生巧,进行科学训练,从而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5 及时评价,发现、解决问题
无论是单项操作技能练习,还是综合操作技能训练,在每次练习后都要对学生成绩及时做评价,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首先要建立一个合理的且可操作的评价体系,评分标准要客观、唯一,可操作,对于一些受设备等客观条件限制的项目,要给出明确、具体的评价方法。
进行成绩评定时,一是让学生对照标准自我评分,以了解训练的要求,发现不足,立即改进;二是教师对照标准,对学生的技能水平作出评价,对学生的成绩及时予以肯定,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1]孙洪军,李仁强.机电专业钳工技能的教学与训练[J].职教论坛,2002(10):49.
[2]许齐鹏.浅谈如何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J].中国新技术与新产品,2009(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