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8例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综合护理探讨

2012-01-29安凤华

中外医疗 2012年25期
关键词:皮瓣患肢积液

安凤华

吉林省长春市妇产医院,吉林长春 130000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环境、生活改变和化学、辐射等不良因素导致乳腺癌的发生率不断呈上升趋势。 据我国临床资料统计显示,乳腺癌的发生率占全国恶性肿瘤的7%~10%, 而且发展越来越趋于年轻化[1],严重威胁着妇女的身心健康。 手术切除仍是目前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完善、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是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2],提高术后生存率的重要保证,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该院对2008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8 例乳腺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 并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

该组68 例,年龄24~67 岁,平均(49.6±3.2)岁,其中未婚8例,已婚未育13 例,已婚已育47 例,患者均经B 超、钼靶X 线、细针穿刺做细胞学检查确诊。 部位:左侧39 例,右侧29 例;外上象限33 例,外下象限26 例,内上象限9 例。 病理类型:导管内癌17 例,浸润性导管癌31 例,髓样癌9 例,黏液腺癌11 例。手术方式: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6 例,乳腺癌根治术15 例,保乳根治术21 例,其他6 例。

2 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由于恶性肿瘤在人们的认识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认为癌症是“绝症”,使患者产生恐惧、抑郁、焦虑的心理,特别是年轻患者,面对自己生命受到威胁,再加上手术后的化疗和乳房缺失而表现出烦躁、自卑、消极的情绪,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表情,并对其社会背景、生活环境、职业进行详细了解,随时掌握其心理变化[3],对患者进行适度保密,减少其紧张和恐惧感,对已知情的患者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使其正确面对疾病,并向其讲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和注意事项,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于年轻已婚未育的乳腺癌患者,家庭的关心是其战胜疾病的最有力保证,特别是丈夫,多进行体贴、关心、交流,给予足够的心理支持,使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1.2 准备与指导 细致的术前准备和指导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前提。 术前做好各项检查,明确肿瘤的部位和性质,注意保暖,防止发生呼吸道及肺部感染;术前提前1 d 备皮,备皮前检查皮肤有无皮疹、破损,备皮时注意动作轻柔,特别是乳头和乳晕的清洁,避免损伤皮肤引发切口感染;12 h 禁食、6 h 禁饮,监测生命体征并维持正常。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与一般护理 患者均在全麻下进行手术。 未完全清醒前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使口腔内的分泌物及时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变化,每2 h 测量血压、呼吸、脉搏、心率、监测血压饱和度,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变化,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待患者清醒后,可采取半卧位,以改善呼吸功能、促进引流,术后1~2 d 可指导患者进行变换体位与肢体内收抬高活动[4],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及咳嗽,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2.2.2 切口及引流管护理 患者术后用绷带加压包扎,注意观察患者远端的血液供应情况,观察皮温、皮肤颜色等,并及时调整绷带的松紧度,避免包扎过紧影响患者呼吸或不适,以促进伤口愈合。 保持切口及其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观察伤口有无渗液、渗血及远端肢体血运情况,同时观察皮瓣的颜色,如局部出现红、肿、有浮动感等,可立即用75%酒精涂擦红肿处,1~2 次/d,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5]。

术后应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因手术创口积液导致皮瓣坏死而引发感染的发生。 注意保持引流管清洁、通畅,特别是患者活动时应防止引流管扭曲、牵拉、脱出、堵塞,保持持续的负压引流,并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形状,一般在术后3~4/d拔除引流管,如引流液量不断增多,颜色鲜红或切口局部突然肿胀, 则需警惕活动性出血的发生, 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2.2.3 饮食护理 患者由于手术创伤,对身体各方面机能也带来很大消耗。 患者在术后6 h 内禁止饮食,6 h 后可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饮食多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为主,以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机体功能。进行化疗时应在前后3 h 内避免饮食,以减少胃肠道不适的不良影响。

2.2.4 并发症护理 ①皮下积液与皮瓣坏死是乳腺癌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 多由于术后引流不彻底和创腔积液引起,当积液量少时,加压包扎和引流可使其自行吸收,当积液量多时,可发生皮下积液、感染,从而也影响皮瓣区的血液供应,导致皮瓣坏死[6]。 因此,应保持引流的通畅、彻底,注意皮瓣的存活情况,当皮瓣区皮肤温度明显低于健侧,色泽苍白时,提示有缺血坏死发生,应遵医嘱立即给予处理,坏死范围较大者可给予坏死组织部分剪除,并经手术早期植皮[7]。

②患肢水肿。 由于上肢在伤口包扎时内侧淋巴管受到破坏导致上肢近端或后侧皮下组织水肿。 应注意抬高患肢并制动,下床活动时用吊带托扶,避免造成腋窝皮瓣滑动导致愈合不良。 并指导患者进行有计划的肢体功能锻炼,促进局部血液、淋巴液的回流,利于患肢水肿的愈合。

2.2.5 功能锻炼及康复护理 指导患者尽早进行患肢有效运动和锻炼,以促进肢体血液回流。 教会患者保护患肢的正确姿势,从最初的做手指、腕部活动,到肘部的屈曲和伸展运动,再到肩部前后左右摆臂动作、内收、外展活动[8],最终达到用患肢正常进餐、梳头、手指爬墙等活动,锻炼方式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进行,锻炼程度以不引起肢体疲劳为主,逐渐使其肢体功能恢复正常。

3 结果

经过细致、完善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有4 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皮下积液3 例,皮瓣坏死1 例,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平均住院天数(7.9±0.6)d,有效率为94.1%。

4 讨论

乳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对女性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严重伤害。 因此,高质量、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患者治愈率、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术前心理护理和准备为树立患者信心、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供有利条件;术后生命体征、引流管、并发症、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为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康复率建立有效保障。 护理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对患者的心理、病情变化进行个体化分析和护理,从而保证各项护理工作有效完成,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总之,完善、有效地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提高患者治愈率、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1] 冯秀敏.乳腺癌放疗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2,3(6):222.

[2] 赵春芬.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7(20):143-144.

[3] 易小燕.乳腺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1,5(5):244.

[4] 刘旭辉.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乳腺癌围手术期应用的体会[J].医学信息,2011,24(4):236~237.

[5] 赵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0):244.

[6] 石凤霞.乳癌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8(24):274-275.

[7] 杨杨.39 例乳腺癌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工程,2012(1):141-142.

[8] 张晶,苏国芬.86 例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1(21):116.

猜你喜欢

皮瓣患肢积液
滑膜炎的膝关节积液要抽吗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膝关节反复肿胀积液怎么办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足内侧带蒂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
产水凝析气井积液诊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