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36例临床分析
2012-01-29黄德峰曾艳丽张卫平
黄德峰 曾艳丽 张卫平
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河南漯河 462000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临床分为轻型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4型[1]。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该病发病率呈升高趋势,且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现就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 月~2010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诊断为酒精性肝病患者36例,年龄21~73岁,中位年龄40.5岁;均为男性患者;饮酒史5~41年,中位饮酒史21年;饮酒量80~450 g/d,中位饮酒量为215 g/d;合并乙肝7例,丙肝3例,糖尿病9例,血脂异常14例。
1.2 临床表现
主要为乏力、纳差、上腹胀痛不适、慢性腹泻、黄疸、蜘蛛痣、性功能减退、脾大、腹水等。合并上消化道出血5例,腹腔积液4例,胰腺炎4例,肝性脑病2例,肝肾综合征1例,肝性脊髓病1例。36例患者均有慢性酒精中毒表现。
1.3 辅助检查
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32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33例,AST/ALT>2者11例,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32例,血清胆红素升高28例,凝血酶原时间18~24 s 15例;清蛋白/球蛋白<1者9例;血清胆固醇增高12例;甘油三酯增高9例;蛋白电泳γ球蛋白≥21%者5例;透明质酸酶(HA)≥13μg/mL者16例。B超检查:脂肪肝18例,肝硬化12例。CT检查:脂肪肝19例,肝硬化10例。
1.4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被要求戒酒,予以综合护肝对症治疗,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补充大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及叶酸等,高胆红素血症给予腺苷蛋氨酸。
2 结果
肝功能ALT、AST、TBIL多在15~30 d内恢复正常。4例腹腔积液在半个月内消退,均好转出院。5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胃镜检查2例为十二指肠溃疡,经给予止血、止酸药治疗后溃疡愈合;3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停止后行套扎治疗后好转。
3 讨论
酒精性肝病在西方国家十分常见,我国则以病毒性肝炎为主,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及饮食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也不断增多,黄家安[2]报道酒精性肝病发病率已有上升,发病年龄年轻化、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率高,症状好转后大部分患者出现再次酗酒。酒精对肝脏有明显的毒副作用,酒精通过对肝脏代谢所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对线粒体的影响、对脂类氧化系统的影响、脂类转运和合成的影响及对各种细胞因子的影响等一系列分子机制导致肝损伤[3]。
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与饮酒量和饮酒方式、性别与年龄、营养因素、遗传因素、肥胖、肝炎病毒感染等有密切的关系[4]。我国2010年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诊断酒精性肝病饮酒标准为: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 g/d,女性≥20 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乙醇量>80 g/d。当饮酒量超过一定阈值后,发生酒精性肝病的危险性就会增加。重度饮酒者中80%以上有一定程度的脂肪肝,其中10%~35%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炎,10%~20%可发展为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的发生有性别差异,相同的饮酒量的前提下女性比男性更易产生肝损害。肝炎病毒感染与乙醇对肝损害有协同作用,加重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和发展。HCV感染可与酒精的肝毒性产生协同效应,少量饮酒就可加速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进程[5]。过多的摄入酒精减少了正常的饮食,并导致对对叶酸、B族维生素、胆碱及维生素A的需求增加,最终导致对糖类、脂类、蛋白质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并影响其代谢,引起肝细胞对乙醇的耐受性下降。
戒酒是防治ALD的根本措施,戒酒能够改善肝脏组织学、控制疾病的进展提高生存率。保肝药物主要用于防治酒精性肝炎和肝纤维化,可根据病情需要选用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多烯磷脂酰胆碱能够提高ALD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降低患者早期病死率和防止患者组织学恶化的趋势。S-腺苷蛋氨酸具有抗氧化、降低TNF等炎症因子、维持线粒体功能,转化形成谷胱甘肽的作用,可降低ALD的病死率,减少对肝移植的需求。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需考虑使用激素或已酮可可碱。
ALD是一种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肝病,长期过量饮酒为其发生的必备条件,其原因有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多种,因此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社交方式,减少对酒精的依赖,对预防酒精性肝病十分重要。
[1]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 [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3):167-180.
[2]黄加安.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病现状和影响因素[J].中国实用医药,2007,2(28):86-87.
[3]肖楠,庄辉.酒精性肝病分子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肝脏,2010,15(4):299-302.
[4]范建高,丁晓东.酒精性肝病的危险因素[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3):173-174.
[5]范建高,贾继东.脂肪性肝病诊疗进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