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及对策
2012-01-29黎彪曾樱
黎彪 曾樱
(长沙市精神病医院 长沙 410004)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其合理应用不仅关系到药物治疗效果,而且事关细菌耐药性。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日益广泛的应用,其不合理使用现象日趋突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已引起医学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数易其稿,截至目前,已完成了向全社会征求反馈意见的工作,并进入最终修订程序,不日即将颁布并正式实施,相信这将对控制当前国内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现象起到积极的遏制作用。本文就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1 应用现状
抗菌药物是用于治疗细菌、部分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原虫感染的有效药物,其品种繁多、临床应用广泛。自1935年第一个磺胺药应用于临床和1941年青霉素问世以来,抗菌药物至今已得到迅速、全面的发展。虽然抗菌药物大大降低了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和手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卓越贡献,但其不合理应用或滥用现状却导致了菌群失调、二重感染、细菌耐药及难治性院内感染等一系列问题。
1.1 抗菌药物的选择不合理
(1)选用对病原体无效或疗效不强的药物。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重要前提是明确致病原,针对致病原选择抗菌作用强、疗效好且安全的品种。文献报道90%使用者用药前未作病原学培养和药敏试验[1]。(2)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相当普遍。临床上不明原因发热在明确病因之前,几乎100%的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而其病因组成中实际上只有50%是感染,而且并不完全是细菌感染。有的医师认为发热就有“炎症”,就应该用抗菌药物消炎。还有部分医师将抗菌药物用于无细菌并发症的病毒感染。(3)药物的配伍不当。部分医师只考虑治疗学上的协同作用,却忽略配伍禁忌,如选用青霉素与庆大霉素合用治疗肠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所致心内膜炎,虽可产生协同作用,但若二者混合滴注,则庆大霉素的疗效显著降低。(4)抗菌药物档次过高。有的医师受经济效益驱使“求新、求贵”,同时部分患者或家属也缺乏基本用药的知识,主动要求使用价格高的高档抗菌药物。
1.2 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过高
(1)联合用药比例高。据报道,我国门诊处方抗菌药物比例高达30%以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近80%,其中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联合使用2种以上抗菌药物的占60%左右,远高于国际上30%的平均水平[2~3]。(2)预防用药较多。甘肃某医院982例住院患者中,应用抗菌药物的有714例,占72.7.%,其中治疗用药占59.26%,预防用药占36.8%。特别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更为普通。据廖朝云等人对350例围手术期病人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预防性用药为243例,应用率高达69.4%,而有用药指征者仅90例[4]。(3)静脉给药比率高。有部分基层医院对于外伤、扭伤、伤口清洁,无论病情轻重均采用静脉给药。
1.3 抗菌药物给药剂量、次数、时间不当
目前临床上在掌握抗菌药物给药剂量和次数上存在不少问题。比如部分医师忽视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随剂量增大而上升,误认为给药剂量越大,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越长或抗菌作用越强。部分医师临床应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时仍采用1日给药1次方式,这直接降低了抗菌药物的效能。
2 不合理应用的危害
为了对当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提出对策,首先需了解其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及方面。
(1)破坏体内的正常菌群,导致严重二重感染,尤其是机会致病菌感染、真菌感染等,给今后的治疗带来困难。
(2)引起细菌耐药。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丁文等人的一项抗菌药物药敏性试验显示,2003年与1996年相比,细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头孢噻甲羟甲肟等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显著降低。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90%~100%的对青霉素和四环素耐药,90%以上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耐药,对氯霉素耐药率也达50%~80%,曾一度被限制应用的万古霉素,现也已发现了耐药菌产生[5]。
(3)导致院内感染。
(4)抗菌药物的毒副反应。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物毒副反应,其中有40%与抗菌药物使用有关,有1/3的残疾人属于听力残疾,而60%~80%的致聋原因与使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有关[6]。
3 对策
3.1 认真贯彻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可操作落实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和抗菌药物管理制度,把实施细则和行政管理相结合,明确各种用药的规章制度、考评奖惩制度,定期检查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提高规范用药水平。
3.2 开展全程化药学服务
建立并完善临床药师制度,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用药,建立相互监督机制,把好用药关。同时通过开展药物利用评价研究、药物经济学研究、临床药学、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使有限的抗菌药物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加速医院药学的发展。
3.3 积极开展循证医学、循证药学工作
以组织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为主体,利用菌检或药敏试验等手段,将临床治疗经验与各种实验室报告和临床证据有机结合起来,对社会人群的医学/药学效应作出客观评估,为抗菌药物的选择提供最佳依据,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最佳决策。
3.4 组织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的教育、培训
抗菌药物与感染性疾病知识不断更新,医院应每年有计划地进行合理用药培训,畅通继续教育的正规渠道,并做检查、考评,切实纳入医疗治疗与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同时,医院应该积极鼓励和加强科室间交流和合作,比如临床科室应加强与药剂科和检验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1]刘为廷.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危害及对策[J].医药世界,2005,7(11):11~12.
[2]刘永化,祝红珍,牛俊奇.清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8):922~924.
[3]穆殿平,朱立勤,徐彦贵,等.我院门诊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1(11):431~433.
[4]廖朝云,蒋俊祥.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J].中国药房,2007,18(13):2233.
[5]胡大海.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4):103~104.
[6]刘景桢,刘淮.抗菌药物的耐药与合理用药[J].皮肤病与性病,2010,32(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