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
2012-01-29
学术前沿
21世纪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的新特点
马立红、罗尧在《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34期中,撰文指出欧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引领欧洲职业教育,走在世界前列。进入21世纪后,欧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呈现出更加突出欧洲维度,注重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强调终身学习的实践层面,加强弱势群体职业教育,重视技能水平的提升和非专业能力培养等新特点。
首先,作者指出21世纪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突出了欧洲维度,推动了欧洲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采用开放式协调方法,使各国的教育政策能够更好地衔接起来;二是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的着眼点不再仅仅局限于经济功能的增长,而是日益关注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的社会功能。同时,21世纪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强调了终身学习的实践层面,主要表现为终身学习形成了明确的目标和指标体系和通过行动计划推动终身学习两方面。
接着,作者指出21世纪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将增强吸引力作为重要目标,主要表现为:一是发布了《哥本哈根宣言》、《赫尔辛基公报》等报告和宣言;二是开展能力本位项目,建立国家资格框架;三是推动教师和培训师的发展。同时,作者指出,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特别关注女性、失业青年、老年人,保障这些弱势群体获得职业教育与培训。
最后,作者认为欧盟一方面通过加强技能监测,深入开展与其他部门合作,努力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努力提高预测技能需求的能力,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未来劳动力市场对技能的要求。此外,自2000年以来,欧盟十分强调公民的非专业能力,并在确定关键技能的内涵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理念和观念的影响
秦虹、胡洁在《教育研究》2011年第11期中,撰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详细地剖析了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理念和观念的影响。
作者首先提出了职业教育理念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办学定位和功能,引领着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同时对职业教育理念进行了总结:1.职业教育秉持育人为本理念,就是要尊重、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和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2.终身化理念,即人在职业生涯中要不断接受职业教育,更新职业知识和技能,提升职业能力,适应职业变化的需要;3.市场导向理念,即职业教育必须坚持市场导向的理念,努力培养适应产业所需的人才;4.校企合作理念,体现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办学模式、课程模式、教学模式、实训模式等方面;5.注重素质理念,要求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思想道德素质、文化和专业技术素质、职业理念素质以及身心素质等。同时,作者认为,职业教育观念是对职业教育的看法和印象,并对职业教育观念进行归纳:1.发展观念,反映了对职业教育的信心、信念等;2.价值观念,反映了对职业教育的意愿和去向;3.形象观念,主要指对职业学校形象的看法;4.改革创新观念,指对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看法;5.环境观念,指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的看法。
接着,作者介绍了调查工具。作者将职业教育的五个主要理念具体化为测评指标问题,形成问卷,对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和两所高等职业学校共120名教师和200名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同时,将职业教育的五个主要观念具体化为测评问题,形成问卷,对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和两所高等职业学校的120名学生家长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
最后,作者分析和讨论调查结果。作者指出,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理念和观念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具体表现为:1.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2.推动了职业院校办学理念的创新;3.促进了尊重技能、重视职业教育社会风气的形成;4.引领了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
我国近代农村职业教育思想评述
曹茂甲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33期中,撰文详细描绘出我国近代农村职业教育思想情况。
首先,作者提出1896—1949年是近代农村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时期,并从产生背景、发展意义和实践特色三个方面将近代农村职业教育的言论和实践思想总结为五种体系,具体为: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民本主义、改良主义、大职业教育主义。
接着,作者提出了功利主义职业教育观建立在社会本位的基础上,反映在农村职业教育中主要体现了一种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思想。功利主义对农村职教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为使人们在思想上重视了农村职业教育,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同社会的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吸引了大批的社会力量加入到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事业中来。同时,作者介绍了实用主义。该思想源自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要求农村职教要同农村的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重视个人经验在教育中的作用,其改革的结果是将实业教育转变为职业教育。
最后,作者指出民本主义是以我国传统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思想出发,结合平民教育思潮,从个人发展入手实施职业教育的思想,把关注的对象由产业转到了人,尤其是平民的发展。民本主义不能说完全的“以人为本”,但职业教育逐渐同社会现实的发展相一致,大大减少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阻力,成功地催生了“乡村教育运动”。同
时,作者认为,改良主义是东西方伦理道德观念相互冲突、相互妥协的产物,体现了一种以“本土文化”为核心的特征,强调职业技术教育应该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内核的基础上,利用技术的发展改良,弥补文化上的欠缺。此外,作者还分析了大职业教育主义,说明了该职业教育思想强调职业教育的包容性,主张办职业学校应该同教育界、职业界相互沟通,提倡办职业教育的人应当参与全社会的运动,并且向社会开放。
我国创业教育的未来走向:自我效能的视角
李成彦、张坤在《现代大学教育》2011年第6期中,撰文指出我国创业教育日益受到重视,但大学生创业意识偏低,创业自我效能缺失是重要因素之一。作者分析了创业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并指出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对创业教育的启示。
首先,作者指出,我国创业教育自1999年兴起以来,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实践证明,我国创业教育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根据国外从事创业教育的研究者的研究结果,作者认为自我效能的缺失是导致创业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接着,作者对创业自我效能及其中介效应作出了阐述。创业自我效能是衡量一个人对有能力抓住创业机遇所需各种技能的信仰。对于创业教育而言,创业自我效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创业内容有关的自我效能,即大学生对自身完成某一创业任务的有关能力的信念;二是有关创业行为过程的自我效能,即大学生对自身完成有关创业行为过程,实现行为目标能力的信念。作者认为,创业自我效能对正规教育的感知、创业经历、冒险倾向及性别角色认定产生调节作用。
最后,作者总结了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对创业教育的启示:1.培养大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大学创业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求大学生马上创业,而是对其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创业信念,提升其创业自我效能。2.构建创业教育系列课程体系。系列创业教育课程的感知将使创业自我效能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对促进大学生创业有明显的作用。3.创业教育下移。我国的创业教育应该下移至中学,甚至是小学。在中小学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向学生渗透创业的理念,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为提高他们的创业自我效能打下良好基础。4.性别角色社会化需重视双性化的性别角色培养。双性化性别角色的个体同时具有男性化和女性化的特征,既可以像男人一样承受压力,面对困难,迎接挑战,同时又具备女性沟通能力强、有耐心等的特质,能够更好地完成创业任务。5.营造良好的创业校园文化。学校的创业氛围、鼓励学生创业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认知风格的形成和塑造具有一定的作用。
中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和展望
朱高峰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第6期中,撰文从教育规模、教育结构、教育投入、教育质量、教育改革、国际合作六个方面肯定了近年来中国工程教育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分析了中国工程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中国工程教育未来发展的五大前景。
首先,作者阐述了近年来中国工程教育取得的成绩。中国的工程教育发展迅速,取得的成绩具体表现为:教育规模快速扩张、教育结构发生积极变化、教育投入大幅增加、教育质量有所提高、教育改革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不断进步。
接着,作者在肯定当前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提出了中国工程教育的问题和不足:1.供需之间存在矛盾。从总量上看,就业人数的增长率远远低于GDP增长率;从结构上看,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与需求不适应。2.学校发展目标和模式趋同化。由于对院校实行行政化分档次管理,本来主要是培养人才类型上的差别,变成了层次差别。3.教学中缺乏实践,由于学生规模大,实践要求和实践条件存在巨大反差。4.教学体系不适应工程特点。教学体系长期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老三段来划分和安排,缺乏适应现代工程特点的变化。5.学生能力薄弱,伦理缺失。学生普遍缺乏正确思维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此外,社会上、学术界的学术不端等不良行为和风气也必然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最后,作者对中国工程教育的前景作出了展望:1.学校竞争将加剧,工程人才的供需矛盾将缓解;2.学校办出特色有赖于改革工程师制度和行政化的办学体制;3.产业转型将有利于解决产学结合培养人才问题;4.教师将成为教学改革的主力;5.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要从各个方面努力。
工作场所中成人学习研究新进展
李茂荣在《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第11期中,撰文回顾了工作场所学习方式的英文文献,从学习的计划程度,学习的层次,学习发生的场所三个维度对工作场所中的成人学习进行分类评述,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从计划程度的演进来看,工作场所中的成人学习方式的研究出现了从关注正式学习向关注非正式学习的转变。作者认为,学习是一个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连续统一体,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只是代表连续统一体的两个极端形式,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研究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内在关联以及两者之间的转化等问题。
从学习层次的演进来看,关于个体学习与集体学习的研究呈现多元化视角,从整体上关于个体学习与集体学习的所作的区分仅限于参与学习的个体数量角度。作者认为,随着知识被认为是一种过程性的、集体的、情境性的和临时性的集体发明物,必须超越简单的个体累加的假设,从知识的生成,学习的本质加以考察集体学习的本质。
从学习场所的演进来看,工作场所成人学习似乎重新回到了力图协调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途径上,并且在研究逻辑上也重新回归到了技术理性上的方法理性取向上。作者认为,力图找到一个普遍使用的结构化学习方式不仅偏离了工作场所“自然学习”的最本质特征,而且也偏离了最新的有关知识的本质、学习的本质的探讨。
最后,作者得出结论:工作场所成人学习方式的研究亟须从知识的本质与学习的本质两个角度深入反思,找到新的研究突破口,既关注实践领域的具体问题,又从实践中发现新的理论发展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突破。
我国劳动就业中高技能人才现状的分析
华灵燕在《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第12期中,撰文对当前我国劳动就业中高技能人才不足的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指出应多措并举,扩大我国劳动就业中高技能人才的规模和比重,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
首先,作者指出在劳动力市场整体供过于求的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却异常紧缺,造成了经常见诸报端的“技工荒”现象。
其次,作者指出我国高技能人才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技术等级结构方面,高级工占比少;2.年龄结构不合理,技师、高级技师青黄不接;3.学历层次偏低;4.行业岗位分布失衡;5.技术工人的技能等级偏低,技术素质有待提高。
最后,作者对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进行了原因分析。1.社会观念误区,个人投入不够。3.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4.高技能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由于没有建立起一套与技能人才培训、考核、使用相结合并与职业资格相匹配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大部分企业没有把能力与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企业内部人员合理配置和工资分配的重要依据。
西方现代社区教育理念及其启示
张永在《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第12期中,撰文阐述了西方现代社区教育的理念,并指出西方现代社区教育理念对我国社区教育的启示。
作者首先阐述了西方现代社区教育的三大理念:一是为了社区的教育。西方现代社区教育把学校的传统教育职能扩展为社区学习中心或社区学校职能。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教育就是社区公民运用各种社区资源和设施,相互支持、解决共同的教育问题和满足共同的毕生需要的组织过程。二是属于社区的教育。社区学校的有效运行需要所有社区成员的紧密合作。这种紧密合作的基础在于个体、企业和公私机构等所有社区成员有责任教育社区的全体成员;社区公民有权利和义务参与影响他们幸福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三是通过社区的教育。社区学校是社区教育的载体,它在常规学校时间结束以后仍然向社区开放。作者认为,西方现代社区教育的三大理念之间密切相关,并构成了西方现代社区教育概念架构的三个维度。
最后,作者指出西方现代社区教育理念对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启示:第一,在功能定位上,社区教育应着眼于我国社区发展的特殊需求。作者认为,伴随着我国社区发展实践的转变,社区教育的真正内涵是社会资本的积累和提升,是教育与组织的行动过程。第二,在组织管理上,社区教育应重视社区参与机制的建立。作者认为,可借鉴西方现代社区教育中建立社区学校咨询委员会的做法,借此增强公民责任感,向社区成员提供发展其领导社区教育技能的机会,鼓励其参与社区教育决策过程。第三,在资源利用上,社区教育应避免产生新的教育分隔。作者认为,强调社区教育概念同传统教育形态的区别,会导致在实践上造成新的教育分离,导致社区教育的实体化倾向,从而带来资源的重复建设。
比较视野中的德国青年弱势群体职业教育
陈莹、马庆发在《职教论坛》2011年第34期中,撰文通过与英国和美国的比较,凸显了德国青年弱势群体职业教育的特征,对我国弱势群体的职业教育起到借鉴作用。
首先,作者指出了青年弱势群体在德国、英国和美国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含义。青年弱势群体,在德国,是指那些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获得培训机会或者工作机会的年轻人(年龄在27岁以下)。在英国,青年弱势群体指的是寻找工作者,如失业者或潜在就业者。在美国,青年弱势群体是指家庭贫困、受教育程度较差的青年群体。
接着,作者指出了促进青年弱势群体职业教育的背景。1.现实背景。英国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美国,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是社会贫富分化的日益严重;德国,社会人口的变化,经济发展不稳定和现代化进程,造成了部分青年就业困难。2.理论基础。作者主要从人力资本理论、社会化理论、教育公平理论和全纳教育思潮的推动来论述。
然后,作者分析了促进青年弱势群体职业教育的成效:英国,从实践效果来看,弱势群体的职业教育是成功的,但从观念上说,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救助并未获得社会共识;美国,职业团增加了弱势青年的教育收获;德国,对于弱势群体实施教育救助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形成了完善的法律基础。
再者,作者指出了德国青年弱势群体主要促进措施:一方面是管理机构的专业化和法律体系的完善;另一方面是促进弱势群体职业教育的实践领域,这主要表现在预防措施、准备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促进、补习职业教育等方面。此外,作者总结了德国弱势群体职业教育的特点:零障碍的促进准入;完善的促进体系;科学的教育理念;实践导向的教学方法;模块化的考核机制。
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
范唯、郭扬、马树超在《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第12期中,撰文认为2020年要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增强外部适应性、内部适应性、内在协调性三个路径。
首先,作者总结了“十一五”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成就和经验:1.确立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理念和基本框架,初步形成了政策合力;2.根据外部适应性的要求,围绕产业发展调整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专业体系与产业体系的对接;3.根据内部适应性的要求,坚持育人为本、面向人人,努力构建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职业教育体系;4.根据内在协调性的要求,围绕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夯实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5.各地在制定教育规划纲要时都提出了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目标。
其次,作者指出了当前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1.职业教育体系缺乏开放性,职业学校仍然相对封闭;2.理念和认识上存在诸多误区,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理解窄化;3.资源投入不足,而且缺乏有效协调;4.职业学校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空间;5.职业教育科研支撑系统十分薄弱;6.政策上仍有差距,缺乏相应的国家制度。
最后,作者对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进行了探讨。1.增强外部适应性的基本路径:体现与外界对接的要求,提升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2.增强内部适应性的基本途径:体现职业教育的育人性和以人为本,真正实现面向人人、服务终身。3.增强内在协调性的基本路径: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
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从课程建设到专业建设
刘晓、石伟平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1期中,撰文指出有必要仔细审视当前我国高职内涵建设的现状,探索以专业建设为主线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新路径,提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应当由以课程建设为抓手转为以专业建设为主线。
首先,作者提出作为实然建设路径存在的课程建设是一种发展误区,并提出批判。作者认为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误区在于:1.精品课程建设与精品专业建设结合力度不够,课程之间相互封闭,导致知识的分裂;2.教师团队整体优势发挥不足,难以形成合力;3.难以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课程开发机制,表现在课程内容体系上还没有完全走出传统的学科型结构,以及内容选取上缺乏与行业企业合作。
接着,作者分析了作为应然建设路径存在的专业建设的价值与内涵:1.以专业为核心的发展模式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2.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内涵建设路径有利于践行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3.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内涵建设路径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4.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内涵建设路径贯穿了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
最后,作者就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提出了路径与策略建议:1.立足现实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及时调整专业结构;2.明确培养目标,调整培养方案;3.紧抓课程建设,统筹教学资源;4.组建教学团队,强化“双师结构”师资队伍;5.建设实训基地,优化教学环境。
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反思与进路
饶冠俊、陈慧在《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第21期中,撰文对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进行反思,并提出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要借鉴先进经验,探索适应自己发展需要的新进路。
作者首先探讨了社区教育的内涵与发展。自“斯堪的纳维亚模式”以来,社区教育得到飞速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模式:1.以美国为例,把社区教育定位为向社区提供教育服务的非正规教育,其教育内容宽泛,完全依据社区居民实际需要来组织课程,教学形式与方法灵活多样,同时,又创造性地拓展了社区学院的转学职能;2.以日本为例,把社区教育定位为社会教育,日本的社区教育是比较完整的全民学习体系。
接着,作者总结了我国社区教育的现状,并作出反思。1.从社区教育模式来看,包括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等高等教育模式,企业举办的社区技术培训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社区文化活动等其他社会教育模式,以及民间资金投资创办的社区办学实体机构等;2.从教育内容和层次来看,从幼儿教育一直延伸到老年文化学习,内涵丰富;3.从存在的问题来看,我国社区教育存在实体和模式混乱,教学理念传统,社区教育“硬件”和“软件”发展很不平衡等。此外,作者提出,我国的社区教育应立足于我国实际,充分借鉴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理念,结合当前社区教育工作中的优秀经验和成果,探索符合自身需要的社区运行机制,构建教育资源最优化、成本最低化、效益最大化的良好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最后,作者总结了当前社区教育的新进路:1.进一步拓展社区教育的功能;2.重视社区作为社区教育的载体作用,优化组合社区现有的学习资源;3.进一步研究现代远程教育的公共服务功能,实现与社区教育的完美结合。
特约编辑 匡 瑛 责任编辑 秦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