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整治奏响“三化”协调曲
——新乡局开展创先争优工作纪实

2012-01-29孔令东叶枫

资源导刊 2012年9期
关键词:三化项目区管护

□本刊特约记者 孔令东 叶枫

土地整治奏响“三化”协调曲
——新乡局开展创先争优工作纪实

□本刊特约记者 孔令东 叶枫

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乡市国土资源局将创先争优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把活动各方党组织和党员的智慧与力量凝聚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上来,创造“多赢”局面,为“三化”协调发展助力。

实施前:“三下三上”采民意,“四个结合”聚合力

在新乡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王锋看来,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建设是最能体现、也最容易体现“联创齐争”的切入点。他认为,土地整治项目从项目选址、规划设计、建设质量、资金管理到后期管护等各个环节都有提升的空间。如果能动员、整合各方力量,这些环节的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在实际工作中,新乡市国土资源局将创先争优“联创齐争”的触角纵向延伸到村、村民,横向延伸到土地整治项目相关的各个政府职能部门,总结出“三下三上”、“四个结合”的工作方法。

纵向“三下三上”法,充分了解群众诉求,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即规划设计单位要下到项目区,认真听取当地干部群众意见,规划设计初级方案;市局对初级方案审核后,再次下发征求县(市)、乡(镇)、村干部和群众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定案上报评审;规划设计方案经审查批准后,最后下发县(市)、乡(镇)、村三级公示并逐级签字上报。

“通过‘三下三上’,充分了解农民意愿,同时将科学的、现行的规划理念灌输到群众中去。”主抓土地整治工作的该局副调研员王巨源说。规划既符合总体规划要求,又充分兼顾了群众意见。这样的规划,“行得通,实施得也好”。用延津县沙庄村村民的话说,就是“修的每一条路都是我们想修的,打的每一口井都是我们想打的,没有理由不帮忙把项目做好”。

横向“四个结合”法,则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指导各县(区)政府成立项目建设指挥部,统筹谋划,落实项目建设政府负责制,力争做到多规划统筹、多目标设计,发挥水利、农业、财政等部门及有关乡镇政府的作用,形成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改变国土资源部门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即土地整治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与交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专项相结合,避免重复投资。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项目区基础设施与社区基础设施尽可能统一,减少资金和土地浪费;与生态退耕和治黄治沙相结合,促进黄河滩区生态环境改善。

如果说“三下三上”是项目的通行证,“四个结合”则是让项目充分发挥综合效益的法宝。“四个结合”不但发挥了土地整治在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和粮食产能等方面的基本作用,而且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新型社区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国土资源系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落实共同责任机制开辟了新的重要途径。

实施中:尊重党员、基层组织、群众的主体地位

条块指导抓管理,基层落实抓质量。虽然土地整治重大项目整合各方力量,但项目实施质量终归要靠个人的努力。基于此,新乡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充分尊重党员干部、基层组织、群众的主体地位。

该市发挥党员干部的能动性,加强项目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实施“三铁管理方式”:

“铁腕抓管理”。新乡市对项目区100多个标段650余名参建者进行大规模培训,给每个标段配备2名管理员、1名监理、3名施工管理人员,建立了组织协调、施工环境治理和监督、部门责任分工、资金监管与拨付等十大工作机制,重点抓好人员上岗、施工工序、资金使用与拨付三个环节。

“铁拳治环境”。重点在宣传教育、监督检查、打击违法上下工夫,对干扰施工的违法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

“铁心抓质量”。重点把好施工质量、材料购置、工期进度三关,凡在督导和验收中发现质量问题都要立即纠正。特别是对在重大工程第一年度工程建设中出现问题的从业单位进行严厉处罚,约谈、通报或列入黑名单,质量管理实现“零容忍”。辉县市还建立了工程质量抽检实验室,对单体工程材料质量做到现场抽检、随时抽检。

“项目建设期间,主管副局长大部分时间在项目区,在县(市)、乡(镇)、村里。机关党员干部,特别是土地整治中心、大项目办的同志一天到晚都在下面。”王锋说:“项目启动多久,局里的干部职工就跑多久,原本白皙的小伙子跑成了脸膛黑红的汉子。”

土地整治重大项目点多、面广、线长,往往穿村过镇,仅靠人生地不熟的施工单位作业人员及当地国土资源部门,难以保证工作进度。于是,熟悉乡情的乡(镇)政府、村集体成为最好的联系桥梁。

在卫辉市唐庄镇,镇党委书记吴金印带领群众,利用南水北调工程弃土,将乱石滚滚、杂草丛生、荒废多年长达1.41万米的旧河沟改造成农田,前后仅花了5个多月时间。今年,那里的村民已经收获了金灿灿的小麦。

在延津县僧固乡,项目实施受到了部分群众的非议。发现问题后,国土资源部门工作人员与乡政府联合摸查实情。原来,部分村民认为田边栽种的杨树、柳树未来会影响作物采光,影响收成。了解情况后,经过与村民座谈协商,最后将田边树种改为不会长成高大树木的女贞树,并对会受到影响的村民作出适当补偿。这下,原本有异议的村民又高高兴兴投入到整治工作中。

发挥基层群众的能动性,细处着手保质量。王巨源介绍,在工程实施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所有的施工标段不仅有监理单位,还有群众代表参与其中,到哪个村,哪个村就得有群众代表共同监督施工单位,并且给施工单位创造了好的施工环境。“路是给我们村修的,井是给我们村打的,树是给我们村栽的。”抱着这样的朴素情怀,村民对质量就更关心了。通过组织群众参与项目建设,让群众明显得到实惠,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也更强了。

实施后:后期管护保长久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如何才能使国家投资发挥最大效益,使用更长久?答案就是要抓好后期管护。

在和乡村干部互相交流切磋的过程中,新乡局总结出了三条:有人管、有钱管、有章管,即明确乡镇政府为项目后期管护主体责任单位,对项目区所有设施的管护负全责;项目竣工验收后,各相关乡镇要与县指挥部及时签订接管协议,落实监管经费;出台监管制度,明确农业部门为项目后期管护牵头监管单位,水利部门为中小农田水利设施管护主体,严格履行项目建成后的监管职责。

获嘉县徐营镇东浮庄村在土地整治工作中,与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村建设相结合,通过明晰项目设施产权,落实了管护主体;通过发包经营权,落实了直接管护责任人和管护经费,提高了村民参与管护的积极性。项目区内林木成活率达98%以上,现有树木8万棵,每年就可收益160余万元,树木成材后可带来直接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彻底改变了“年年栽树不见树”的情况。

夏末秋初,延津县沙庄村的土地整治项目现场,一个月前栽种的第二季玉米苗在自动灌溉的浇灌下长势喜人。深呼吸,泥土的芬芳中夹裹着淡淡的清香。傍晚时分,骑着自行车来这里纳凉锻炼的“城里人”逐渐多了起来,他们或在田间路上骑行,听蛙声蝉鸣;或在田边的防护林中徜徉,观幕天明月。在地里劳作的村民逐渐结束手中的活计收拾收拾向家走去。这里,静谧、安详、充实,项目区“手牵手同保生命线,心连心共护金土地”的宣传标语已不再只是口号。

(作者单位:新乡市国土资源局)

猜你喜欢

三化项目区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浅谈森林资源的培育与管护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
实施矿井“三化”建设持续提升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三化”党员评议工作 打造合格党员队伍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新常态下兵团三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