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四个保障 把握六个环节

2012-01-29嵩县人民政府

资源导刊 2012年9期
关键词:嵩县宗地行政村

□ 嵩县人民政府

落实四个保障 把握六个环节

□ 嵩县人民政府

嵩县辖16个乡(镇)、318个行政村、3727个村民组,总面积3008.9平方公里,集体土地2754.63平方公里。作为全省10个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工作试点县之一,嵩县坚持以相关法律和试点政策为准绳,以程序公正和群众满意为目标,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精心组织,务实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我县已完成171个行政村、1638个村民组、7418宗地的外业调查任务,调查面积1414.04平方公里;完成13个行政村、181个村民组、1258宗地的内业数据入库任务,登记面积114平方公里。今年以来,省国土资源厅督导组两次深入嵩县就确权工作开展调研,对我县的相关做法和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

一、落实“四个保障”,为试点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一是落实组织保障。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将该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与评先奖优直接挂钩;制订《嵩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和《嵩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技术方案》,作为对全县工作的指导。

二是落实经费保障。县财政在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预拨380万元作为前期工作经费,根据工作推进实际需要,随时筹措拨付后期资金,为工作开展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三是落实人员保障。县国土资源局抽调6名业务骨干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成立相应的后勤保障和纠纷争议调处机构,各乡(镇)成立工作推进办公室,每个行政村确定2名村干部作为联络员,人员做到专职专责。

四是落实试点保障。我县先行选择在大坪乡开展试点工作。该乡面积116.82平方公里,土地以山地和丘陵地为主,有国有林场和水库等国有土地,地形地貌特征在全县很有代表性。试点工作自2011年12月30日开始,于今年4月份顺利结束。试点工作进一步检验了方案的可行性,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

二、把握“六个环节”,有效解决试点工作难题

一是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在指界阶段的重要作用,加快指界工作进度。在指界工作阶段,通过逐户走访和举办座谈会等形式,充分调动起村组干部的参与热情,实现了对村组土地所有权情况的快熟悉、快掌握,大大缩短了指界时间,减少了确权争议。

二是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测量方式。在实际测量阶段,我们采用以GPS定位系统野外实地采集边界坐标为主,辅以遥感影像图加地形图实地调绘,有效保证了测量精度,为测量数据的长期应用提供了良好保障。

三是妥善处理无主张土地,确保无空白图块。荒地没有种植价值,农民在指界时经常将其空出,在处理这些地块时,我们通过沟通其相邻宗地权利人,对这些地块进行认真调查,在此基础上将其合理划分,保证地籍图上无空白图块。

四是认真做好线状国有宗地的实测工作。国有宗地与农民集体宗地相邻较多,在实测过程中,我们先收集国有用地的原始详细资料,在实地指界时,由国有宗地权利人单方一次性将边界指出,然后与农民集体宗地权利人所指边界进行扣合,如不一致双方再到现场重新指界。

五是坚持以宗地边界来确定县、乡、村边界。在地籍测量阶段,采取只对宗地边界进行测量、宗地再进行合并组成村、乡和县边界的办法,既实现了宗地权利人细化到组的要求,也体现出了各级单位的边界,避免了工作重复,提高了工作效率。

六是科学进行宗地预编码,为地籍工作实现精细化管理打牢基础。我们采用的宗地预编码方案是:在一个村统一编制预编码,预编码有5位数组成,前2位代表村集体和村民小组组号,后3位代表每一宗地在村集体或村民小组内的编号。宗地预编码极大地方便了宗地的查找,对宗地成果检查、资料利用和地籍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打下了牢固基础。

猜你喜欢

嵩县宗地行政村
更正说明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路径研究
嵩县中药材产业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
基于ArcObjects二次开发的宗地四至快速提取方法的实现与改进
嵩县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嵩县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地籍调查成果在数字时代下的管理研究
陕西 行政村将实现光纤全覆盖
基于宗地层次的合肥市产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