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以“穷人CCPPII”观照日用品涨价
2012-01-29
资源导刊 2012年5期
近日,奶粉、食用油、快餐、洗发水等民生用品相继调涨。其中,金龙鱼和福临门将调整菜油和花生油售价,平均涨幅约8%。奶粉行业的雀巢和美赞臣近期陆续发布调涨消息,平均涨幅为10%。日化产品中宝洁旗下的海飞丝、沙宣价格将上调10%~20%。
石油价格上调之后,尽管多方宣称不会大面积波及下游产品,事实显然没有理论乐观。穷人可以不开车,但不能不买食用油;穷人可以不去做SPA,但不能不买洗发水洗头……追涨的民生产品不仅客观上在推动看得见的CPI,更把“穷人CPI”这个概念推回我们的视野。2011年2月,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发布该市2010年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0年北京市低收入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4%,高于全市CPI增幅1.6个百分点。可见,在同样的CPI面前,低收入群体面临的生存压力确实繁重于中等阶层或富裕阶层。
面对不断抬升的生存成本,职能部门恐怕更当以“穷人CPI”而不是平均的CPI观照日用品涨价:一方面建立民生产品价格波动监管机制,厘清涨价的合理性与“搭便车”,严惩“抱团涨价”等各色价格联盟;另一方面建立“穷人CPI”监测机制,将常态性补助措施与民生产品价格异动挂起钩来。(摘自4月9日《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