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审美的角度再读《兰亭集序》

2012-01-29

中学语文 2012年3期
关键词:兰亭集序兰亭魏晋

王 敏

一、一幅清新的山水画。《兰亭集序》全文324字,写景有13字,“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崇”“峻”写山之高、山之险,“茂”一字写竹林茂盛,“修”立体化地写出竹子之高。写景,不着色彩,而色彩宛然在目。如,以“清”写水之清澈,涌荡春之生机。以“茂”写竹林之浓密,呈现出竹林的全景。以“修”淡笔写出竹子的高大挺拔,是个体写照。寥寥数字,个体形象与全景同时展开,极尽山林之清幽,一派清婉流美之气。江南的山不似北方之崔巍、巍峨,江南的水也不似北方之汹涌开阔。虽只“暮春之初”,却也“茂林修竹”,已然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不过,作者不写这些,似乎这些太繁杂了,招摇了,正所谓“景虽在而无睹”。王羲之眼中所见是静谧的春色,是悄寂而立的竹林,是一片水木清华。这样的风景让人想到邱迟的《与陈伯之》中“阳春三月,暮春草长,莺飞草长”,吴均的《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写景文字不多,却铺就了全文整体的背景,给人以视觉上的清新通透,辽阔深远兼而有之的印象。

二、古朴的的风俗及优雅之戏。《兰亭集序》真真实实地向我们展示了魏晋的风俗,如“修禊”,古人于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三月三),游于水滨,举行祭祀、沐浴、采兰等活动,以消除不祥。这个风俗在汉代已有,我们在观看《汉武大帝》这部电视剧时,能够看到汉武帝,手持柳枝蘸水为孩子祛除灾邪的情景。本文中,作者这样写这一风俗,妙处正在似写与未写间,“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似乎仅为简单至极的交代时间——暮春之初,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人物——群贤,事件——修禊,最关键处仅此二字。

这说明,这一风俗在当时极为普遍,且有一定的历史,没有详写的必要。东汉杜笃《祓禊赋》、蔡邕《祓禊文》,西晋荀勖、张华、陆机也有同题记。唐代大诗人杜甫 《丽人行》写到:“三月三日天气清,长安水边多丽人。”就是这种盛况的反映。这种不写而实现大写的手法实际融入了艺术创作中的虚实结合的技巧,引发读者的无穷想象。这次集会的背景应该是清凉、绿意的。让人神驰千载,兰亭,一个历史上独特的符号,一些古装的士人,展示着怎样的古朴之举。

名士云集,自有一番洒潘江陆海之举的佳话,更兼“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晴天朗日,人更健谈;同道相聚,心更舒畅。

优雅之戏——流觞曲水,这本是一个酒宴中的游戏。有点像我们今天的击鼓传花。古人将酒杯置于曲水上,杯触岸辄停,坐于其岸者取饮,且即兴赋诗,《会稽志》引《天章碑》说:“诗不成,罚酒三巨觥。”在这次聚会中共得诗三十七首,如,王羲之写到:“欣此暮春,和气载柔。咏彼舞雩,异世同流。”其子王玄之写有,“松竹挺岩崖,幽涧激情流。萧散肆情志,酣畅豁滞忧。”这大致体现了本文前半部分的意思。由此我们可以说,这是一次名士与山水之约的聚会。与会者衣袂飘飘,吐玉纳珠之风采,众人“曲水流觞”之融融,观天地叙幽情之泄泄,尽显于目中。

在兰亭聚会之前,人们对寄情山水的认识和理解已经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但至兰亭聚会始消除其中神秘的宗教色彩,升腾为雅致的文化盛会,标志着诗人已开始留意山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悟玄理。这种尝试预示着山水诗将要兴起,这是此次聚会更为深远的意义。

三、历史人物舒展自如的活动。从文学的角度看,中国历史上有两次人性觉醒的大时代,一次是战国,还有一次是魏晋。战国时期,诸子们“百家争鸣”,使得整个的战国充满文化与人性的气息。尤其是屈原,自我人性的觉醒使得他象一个思想家者,又象一个斗士,常常让人想起他的“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其声强烈激荡,仿佛就是对着国君方向的呼喊。

魏晋继承了这段个性张扬的岁月特征,其时人物以独特的言行傲行于历史长廊,历史上的三次大型文人集会(金谷园会、兰亭集会、滕王阁会),这个时期独占两次。

金谷园会:西晋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当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将还长安,临行前,石崇与潘安、左思、陆机、陆云等社会名流相聚石崇的别墅金谷园(今洛阳北),为他举行饯行游宴。从清晨至午夜,席间吟诗唱和,“一叙中怀”,不能作者,罚酒三斗;作出者,赠狼毫一只,砚台一块。后结集为《金谷诗集》,石崇为之作序,叫《<金谷诗集>序》。这件事一时传为佳话。《世说新语》记载兰亭集会后,时人将之与石崇的金谷园会并提,王羲之听后“有欣色”。

式中:j为第i项制约因素的第j项制约子因素,j=0,1,2,…n,; k1为第i层制约因素包含的制约子因素个数,k1=1,2, …,n;

本文用简约之笔,集中而艺术地展现了魏晋时期特有的时代风貌和风情。“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这句话几乎涵盖了魏晋士人的习惯。魏晋时代政治动荡,社会政治黑暗,名流鲜有保全性命者,如之前,潘岳——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美男子,名响一时的诗人,被杀;之后,谢灵运——中国古代山水诗的鼻祖,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名句活在人们口边的横跨千年的一流诗人,被杀;再如嵇康、范晔等。所以,魏晋士人活动大多不言政事,回避现实,出现了或表现寄情山水,或表现研究玄学理论的现象。哀源于有志不得展,痛莫过于清醒而自知。谈玄说理,高蹈入世就成了这些人的习惯性动作。《世说新语》中就有多次写到“悟言一室之内”的情景。至于放浪形骸之外,“刘伶醉酒”以及“死便埋我”更是典型。正如周国平所说,“最富精神的人们,他们必首先是最勇敢的,也在广义上经历了最痛苦的悲剧,但他们正因此而尊敬生命,因为它用它最大的敌意同他们对抗。”谈玄说理、放浪形骸正是名士们对抗社会的方式。

至王羲之时代,虽然相距几十年,但士人们的举措似乎并没有二致。“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王羲之一代,西晋统治者流落江南,在王谢大族的支持下,偏安建康,飘零异乡,但寄人篱下毕竟不是王羲之们王羲之们王羲之想要的生活。

本文在展现名士群体形象的同时,也呈现给我们一个藏于文字之后的王羲之。这个人赏山水而不忘情,绘士人活动而未加点评,抒性情而忽忽若有牵系。他,看似清逸,实为无奈;看似自得,实则忧伤。追求个人形而上的自由,却又不能做到酣畅,对现实社会缺乏向往,徒然咀嚼着生命的忧伤。

四、长久地洋溢着的文化芳香。《兰亭集序》自其问世以来,以其春花般婉转流动的字体,飘若浮云,矫若游龙的神韵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名家的企及之心。《兰亭集序下》除在古代散文中拥有独特位置,从行书书法角度说,本文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从对联的角度看,也是流传久远,以《兰亭集序》中语句形成的对联多达15对,如:

上:崇山峻岭 下:茂林修竹

上:惠日朗虚室 下:清风怀古人。

上联:游目骋怀此地有崇山峻岭 下联:仰观俯察是日也天朗气清

上联:有山有水有林亭映带左右 下联:可咏可觞可丝竹怀抱古今

上联:此地盛游同气仰为贤知列 下联:异时文集相期长在天地间

据说,乾隆皇帝也是极其喜欢《兰亭集序》中的语句,就曾出“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让纪晓岚对下联(若周之赤刀大训,天球河图)。

一篇《兰亭集序》,就是一首赏析不尽的诗章,就是一曲品味不尽的旋律。当它从兰亭飞腾而出之时,就注定了人们对它历久弥新的迷恋。

猜你喜欢

兰亭集序兰亭魏晋
向明月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没落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代
书画名人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On Tess’s Tragic Fate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兰亭烧烤记
ТРИ ШЕДЕВРа
Bondage and Feminist Consciousness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魏晋风流,纵是静坐也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