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上不能缺失的默读训练

2012-01-29黄文学

中学语文 2012年3期
关键词:早自习开口语文课堂

黄文学

我们知道,读可以分为朗读、速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其实这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标准分出来的。倘若从有无声音、开不开口这个角度来看,读则可以分为朗读和默读。

朗读和默读在作用和意义上各有不同。默读不会出声,通过视觉接受文字,然后立即由大脑进行译码、理解。朗读需要将书面文字转化为口语,用口耳作媒介,再进行理解,同为读,其实确有很大的区别。

有声朗读确有许许多多的优点和好处,朗读要开口发声,要一字一句,主要能训练语感。除了可以训练语感外,它还有助于学生或老师正音校字。什么字读音有问题,一听就知道。在语文老师心中可能更重要的是,书声朗朗的朗读会让课堂一下子多了许多活力与生气。特别是在许多所谓的公开课、优质课、观摹课等课堂上,朗读,一定是读书的首选,甚至是唯一的选择。

首先,全班同学都“开口”了,整整齐齐,保证了“全员参与”;其次,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积极性似乎一下子也起来了。怪不得,每每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读则已,一读老师则必定是选择整齐、宏亮的朗读。

然而,更让人颇不理解的是,就是在根本没有观众、评委,也没有其他“功利色彩”的常规的语文教学中,绝大多数课堂也是这个情况:有读必是朗读。好处也自然是活跃气氛,调动学生,便于老师正音校字什么的。作用自然有,好处自然多。不过我还是有一个大大的疑问,语文课堂难道只能有开口发声的朗读?

语文课上的朗读似乎已蜕变为装点门面的作秀,走走过场的程序,这样的朗读其实只剩下了“热闹”的躯壳,只剩下“表演”的外衣。

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摆在我们面前,“默默无闻”的默读似乎逐渐被语文课堂遗忘。可默读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又简直是形影不离。你看书读报读小说,你网上学习查资料,你考场做题搞复习等等,请问,哪一时,哪一处能离开默读。

我州每年会有大量农村初中毕业生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既降低了劳动者素质,又影响了经济发展质量。据调查,我州近几年专业技能人才缺口上万人,而职业教育输送的人才数量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此,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短缺依然是产业发展的瓶颈。

与朗读相比,正是因为默读由于无须用口用耳,因此它在速度上具有先天的优势。因此它自然就成为实现快速阅读的理想模式,而且,由于它可以在不理解的地方停留或反复,因而它有助于“读者”实现更透彻、更深刻的理解。

也不是说默读就是“完美的阅读方式”,但可以肯定地说,默读与朗读一样,也是最重要的阅读方式之一。可在今天我们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上为什么只见到它渐行渐远的身影呢?究其原因可能有这几点:

a.是由于对课程改革理念的曲解,以为只有发声开口的阅读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b.是由于急功近利,追求作秀、热闹。这是一种缺乏长远眼光的形式主义在作怪。

c.是怕高中语文课堂太“安静”,以高中生不爱开口发言为借口,而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安排阅读就本能且不假思索地只知道选择默读。

d.是没有真正认识到默读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它对于高中生的重要意义,它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价值。

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学生的现状。其实学生的默读水平并不是都很高,须知阅读水平很大程度就决定于默读。他们默读一篇文章,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吗,读后都能对文章大意进行概括吗,根据需要都能提取、筛选“有用”信息吗。就拿考试来说,我们也经常会听学生讲:我没有时间了,题都没做完。稍微深究一下,你难道没有意识到他阅读——默读的问题吗?

事实上,从某种意义说,那张语文试卷最终你做得怎样,还不是取决于学生阅读——默读水平的高低。默读水平高者,效率高,理解透,效果自然好;水平低者,速度慢慢浪费大量时间不说,一篇文章读后自然无多少印象,更不要说筛选什么有用信息。一道题反复读上好几遍还不知道它是什么要求,浪费时间是一方面,很大程度是阅读能力低下,默读水平不高。

课堂上读书首先选择朗读,甚至唯一选择朗读,已成为习惯,成为自然。这无疑也在“暗示”学生读书,学文章都得把声音读出来。无声音老师要干涉,无声音学生就显得不光明正大,甚至被认为是偷懒,这难道不是误导?

我们的学生,于是有的在晚自习看书读文章必须要发声,否则无法读下去。有的考场上做题也必须尽力压低声音读出来方能做下去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学生的默读除了课堂,课外也有大量的机会和时间可以自由“训练”,用不着课堂,课堂必须训练朗读。说起来,学生可以在课外读小说,看报上网,似乎确有大量的默读训练的机会,然而这又有一个前提,我们的学生一天从早到晚,他们究竟又有多少可以自由支配且能安排读书的时间。

笔者倒认为,学生们多数情况是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一边是课堂上一统天下的“朗读训练”,一边却是考场上以默读为唯一选择的“检测”;一边是在学校课堂开卷必开口的朗读,一边却是迈出校门必会面对的需要高效处理的大量文字信息。

小学的校园要求书声朗朗,初中的校园要求书声朗朗,到高中,校园书声朗朗自然也是完全正常的好事。是的,没有读书声的校园绝对是可怕的,只是都到了高中,我们是不是可以不要过分地迷信“书声朗朗”。抽点时间,挤点空间,让学生们不光是学会口中的书声朗朗,也学会心中的书声朗读,让有声朗读和无声默读都能在校园,在课堂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现在,倘若再去花时间去讨论和比较朗读和默读孰优孰劣,肯定是无聊,是浪费时间。多一些宽容,更多一些认识,让默读成为课堂名正言顺的阅读方式。拿早自习来说,我们虽然大力提倡有声朗读,但学生虽默无声息,却聚精会神的默读也千万别全盘否定,更不可讽刺打击。我们有老师有这样的早自习“规定”:声音越大越好,人人都必须开口。倘若他在校园里没听见他的弟子们的读书声他会不舒服。倘若发现有人没开口,或开口没有声音,他甚至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追究责任。

早读首选朗读,无可厚非,但学生朗读已经满意了,有点时间也同时训练一下默读,何乐而不为?学生所选材料,文章适合默读,何乐而不为?看来,一刀切,一棒子打死,是绝对不行的。晚自习可以安排一些适当的时间搞一搞默读训练。

课堂教学中,打破朗读的一统天下,有目的,有计划在适当的时间安排适当的内容搞默读训练为什么不行。

刚开始接触一篇陌生的文章,限定时间,明确任务让学生采用默读的方式去阅读。不大适合朗读的说明文、戏剧、小说等,在课堂上就不要机械地安排朗读,让学生安安静静地默读,不求课堂热热闹闹,但求心中书声朗朗。哪怕就是什么公开课、优质课、观摹课等,为什么不敢光明正大地安排默读。只要适合,只要有必要。不言而喻,只有将这两种阅读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运用,才会真正有利于推动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有效的提高。

为真正把默读训练落到实处,笔者认为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默读训练应纳入教学计划,有一个统筹安排。一个学期,一个学年,高中三年应怎样去训练,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都应有一个计划,有一个统筹安排。

2.让学生也认识到默读的重要性,并有意识且积极参与到训练当中。先做到心中有数,要随时掌握自己的默读水平,还应有自己的提高计划。鼓励学生要多到学校图书馆读书看报。

3.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增加默读训练。首先让阅读成为习惯,让默读成为课堂阅读不可或缺的方式,而不是走过场,不是哗众取宠,也不是语文教学的点缀。

4.利用好早晚自习,显然早自习比较适合朗读,而晚自习更适合默读。早自习在首推有声朗读的同时,也提醒学生别忘无声默读,至少对学生合情合理安排的无声默读要认可。其次,晚自习比较适合无声默读的特点,引导学生开展默读训练。而更重要的是语文老师抓住这个机会,对默读作一些统筹安排,如让学生读点什么,规定任务,明确目标,有目的开展默读训练是很有意义的。

猜你喜欢

早自习开口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早自习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My English Teacher
三门核电检修工单开口项管理
Wenzhou Woman’s Journey towards Grandmaster of Memory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
不易滑落的毛巾
如果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效早自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