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学科的实验教学对儿童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2-01-29华艳
华 艳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思维是一个人养成良好思维模式的有效途径,而创新思维的培养要从小开始。小学科学是九年义务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担负着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和创新思维培养的重任,其主要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即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可以说,这些能力既是学习科学知识、从事科学研究所必需的能力,也是从事其他工作所必需的能力。
思维作为知识的“消化酶”,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桥梁,是创新能力的“催化剂”。小学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培育创新思维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是各级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当前许多小学生思维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维缺乏深刻性,学习过程只围绕书本读读背背、抄抄写写,不善于思考;二是思维能力缺乏灵活性,不善于从日常现象中发现问题,教师问什么就答什么,缺乏主动参与、大胆竞争的意识,习惯于重复别人的思考,循规蹈矩,甚至停留在机械模仿阶段;三是思维缺乏独创性,不能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发散式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善于独立思考和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四是思维缺乏敏捷性,不能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触类旁通,不能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不能及时敏捷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或表明自己的思想。
针对以上问题,在工作中,笔者以实验教学为抓手,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敢问“路在何方”—鼓励学生存疑好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励学生存疑好问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教师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引导学生提问。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总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但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我们的学生正逐渐丧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而解题能力却得到了不恰当的增强。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由学生中来和问题由教师给出的区别是非常大的,前者表现出学生更加强烈的探究欲望,因此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也会更高。例如,在教学三年级科学《物体的沉浮》一课时,在实验操作开始前,笔者仅用多媒体出示两幅对比图片,一幅是一颗小石子沉在水底,一幅是一艘巨轮在大海上航行,引导学生就这两幅图片提出疑问。一开始,学生的提问五花八门,有的问“石子是不是宝石”,有的问“这个轮船是不是油轮”,还有的提出了“轮船为什么叫轮船”的问题。这些问题看似不着边际,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不如教师开门见山地提出“为什么小石子能沉在水底而万吨巨轮却可以浮在水面上,物体的沉浮和什么有关”来得直截了当。但如果教师直接给出问题,为了所谓的“效率”,在课堂上剥夺了学生提问的权利,长此以往,学生成为解题“机器”也就不难理解了。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提问,对于那些在成年人看来是“小儿科”的问题,教师也要面带微笑,频频点头。针对学生提问只关注细节、不能将两幅图片联合起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巧妙点拨,轻按鼠标,在小石子的图片下出现一个闪烁的“沉”字,在轮船图片下出现一个“浮”字,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学生马上就顺理成章地提出了本节课探究的核心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貌似教学效率不高,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大有裨益。引导学生由敢问到多问,再到会问、善问,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遵循这一教育规律,让问题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学生要求解疑的积极性才会高涨,探究的兴趣才会浓厚,创新思维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二、相信“路在脚下”—启悟学生自我发现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追求并发现未知的领域,这一过程不仅旨在获得正确的答案和结论,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学生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新和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能够进行学习的自我体验,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和创造,从而增强自我发现、自我思考、自我创造的意识。比如在教学《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时,常规的教法是教师提供一些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有些物体容易导电,有些物体不容易导电。单就完成教学目标来看,这样的设计无可厚非,但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来看却是有所欠缺的。有的教师在教授这一课时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和创新,只用较短时间介绍用简单电路检测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剩下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去猜测、去验证。学生没有了所谓的结构材料的限制,思路一下子拓宽了,从小到铅笔、橡皮,大到桌椅、地面、窗台等,不一而足,检测的工具也丰富起来。几个小组在检测中自行组合简单电路,由1节电池到2节电池再到3节电池。在实验中,学生不仅直观地感知了有些物体容易导电、有些物体不容易导电,还意外地发现即使是同样容易导电的两个不同物体,小电珠的亮度也是不一样的。在检测铅笔盒是否是导体时,竟然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有的小组检测的结果是导体,有的小组检测的结果是绝缘体。通过自主探究,有的小组发现铅笔盒上有油漆,通过推测可能是油漆的原因时,学生毫不迟疑地用小刀刮去新铅笔盒上的油漆,完全沉浸到自我发现的乐趣中去了。
在实验教学时,教师要敢于“留白”,不要将一切和盘托出,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自我发现的空间,而这一空间,往往就是学生创新能力生长的沃土。
三、“不走寻常路”—引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指培养学生敢于对已有的概念、结论、知识、理论等,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加以否定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不因循守旧,不囿于常规,不拘于成见,不盲从权威,不把任何一种结论和方法绝对化,敢于以新的视角分析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在批判中不断地补充、调整,乃至重构新的理解和认识体系。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聂利,在养蜂场发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膀没有煽动,仍然“嗡嗡”叫个不停,这和他在《十万个为什么》中看到的“蜜蜂的嗡嗡声来自翅膀的振动,每秒达200次,如果翅膀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了”这个结论发生了冲突。于是她对教材、科普读物的讲解产生了质疑,在教师的鼓励下,她开始了实验和研究,最终得出“蜜蜂有自己的发音器官,它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研究结论,荣获“第十八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项目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
在实验教学中,同样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用批判的精神看待实验过程及结论,绝不能人云亦云。例如在教学《小车的运动》一课时,学生在初步实验中验证假设后,教师故意给出一个错误的结论:斜坡的倾斜角度越大,小车下滑的距离越远。说完结论后,教师冷静地扫视了一下学生,又加重语气重复了一遍。这种奇怪的举动引起了学生的警觉,一名学生怯生生地站起来反驳教师。教师抓住时机,对这名敢于质疑的学生大加赞赏,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通过深入研究,学生发现:并非斜坡的倾斜角度越大,小车下滑的距离越远,当斜坡角度超过45度时,反而角度越大,下滑的距离越近。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巧妙设计,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更在学生心底埋下了辩证看待问题的种子。
四、结束语
在科学学科实验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符合时代的要求,更为儿童日后适应各种环境,在探索新事物中善于解决各种问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只有重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教育出来的人才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的社会才会不断进步和发展,所以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能力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