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兴趣的实践与体会

2012-01-29王植超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年18期
关键词:网页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王植超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带有情感色彩的意识倾向性。兴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生性动力。兴趣浓厚的时候,学生的认知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此时注意力集中并能积极地去学习、研究和探讨。俗话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学研究表明:心情愉悦、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认知和思考;相反,心情压抑、烦躁不安、情绪低落、反感厌烦等消极情绪,则会抑制思维活动。因此,在中学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适合中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教材,千方百计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和创新。鉴于此,笔者就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教学内容辅以动画、视频故事或益智游戏

一般来说,信息技术课程统编教材的语言是以叙述式、解说式为主,教学时,如果一味地照本宣科,势必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平淡无趣,久而久之,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厌烦情绪。因此,要认真研究教材,将学生易于接受的动画、故事和益智游戏融入教学,赋予抽象枯燥的教材趣味性。如在教学“指法练习”和“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等内容时,课前把相关的内容制作成有趣的动画或视频故事、益智游戏;课上利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无论是有趣的动画还是视频故事,或是益智游戏,都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学信息技术课程时,要尽可能地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切入,如目前普遍使用的可视门铃、视频监控、网上购物、信息遥感、网上聊天等,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教学时适当插入相关内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也可以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实例,从中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总之,教学方法要多样化,要生动灵活,要深挖教材,对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要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

二、积极营造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氛围

实践证明,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富于幻想、充满好奇、激情四射的中学生的认知过程中,兴趣的驱动作用非常显著。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不失时机地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情景。比如在教学“网页制作”内容时,开展以“我的网上家园”为主题的网页制作,充分放手开展“我手建我家”“自己动手,建设美好家园”系列活动。课前让学生准备好自己的生活照和相关的图片素材,课上亲手操作装扮自己设计的“家园”网页。因为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己构思设计、自己动手装扮,所以学习热情极高,教学效果也很好。另外,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教与学的环境中,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进而主动提出各种问题;更有助于学生进行自由讨论,特别能够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求异思维。

又如,在教学Word软件中《插入图片》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的环节导入新课: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图文并茂的作品,如精美的贺卡、意境深远的诗画等。精美的画面、悦耳的音乐,感染着每一名学生,学生被眼前的情景吸引,从内心发出“漂亮”“真漂亮”的感叹,欣赏之余情不自禁地说:“怎么才能制作出这么漂亮的贺卡呢?”这时,可以从学生的眼中看到渴望知识的眼神。此时正是激发学生思维和动手操作欲望的大好时机,“制作这么精美的作品并不难,这是在Word中制作出来的,只要开动你们的大脑,发挥你们的想象,动动你们的小手很容易就能做到。”学生听了跃跃欲试,个个迫不及待地等着教师讲解如何插入图片。这样导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引导学生操作练习、自主探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因材施教,让学生尽情地体验成功的快乐

一般来说,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很抽象,传统的课堂教学也是很枯燥的,特别是对于基础较差和对信息技术课程不感兴趣的学生来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全面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开展简单的打字游戏和射击游戏的比赛,并把比赛中成绩较好的学生名单在班级网页上予以公布,尤其是比以前有进步的学生,更要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此激发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游戏类活动生动有趣,操作简单,学生稍作努力就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不断超越自己的意识,燃起了学习和探究的激情。对基础一般的中等学生来说,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网页制作比赛活动,网页主题可以统一要求,也可以由学生设计体现自己个性特点的网页,做到既结合教材内容,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制作“我的世界”“我的空间”“我的穿越”等主题网页,还可以把自己的照片、与同学好友的合影、班级的活动剪影和自己喜欢的图片、美术作品、优秀作文、小品故事片段、诗歌、散文以及平时喜欢的电脑作品、小制作、小发明等贴到自己的网页上,或是上传到班级网页上传阅、展示,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愉悦。而对那些信息技术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适时组织信息技术技能大赛,并把比赛中的获奖作品放到学校主页上供全校师生欣赏和评价;在班级授课时,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可以让优秀的学生上台担当“小老师”,边操作边做解释,教师适当补充,或是开展技能表演大赛,充分展示他们的技艺,从而带动中下等学生,与此同时,对这部分学生来说,既锻炼了自己的技能,又深刻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激发了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组建兴趣小组,搭建信息技术实践平台

单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不能满足部分对信息技术兴趣相当浓厚的学生的要求,为引导他们进行动手实践活动,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更加全面地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技能,学校要组建信息技术课外活动小组,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搭建平台。课外活动小组要立足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的掌握和应用,为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程提供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如利用学校淘汰下来的计算机硬件设备组装电脑,掌握一些硬件设备的基本维修、安装和调试;或是请专业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专业化训练,如程序设计;或用计算机进行编辑、统计、设计贺卡、制作网站等。另外,也可以举办一系列的专题讲座活动,吸引更多的信息技术爱好者参与,从而发挥信息技术课外活动小组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信息技术课外活动小组的建立,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满足了部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进一步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的特长得到进一步发展,不仅丰富了理论知识,而且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五、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兴趣的方法需要我们多研究多实践,只要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加学生学习动力的方式方法,都要不失时机地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最大限度地使枯燥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更加活泼、更为有趣。

[1] 白立妙.搭建信息技术实践平台 提高实践能力[J].网络科技时代,2008(23):107.

[2] 仇惠芳.运用多媒体改造语文课堂[J].陕西教育:教学版,2008(5):42-43.

[3] 张眉.关于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兴趣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9).

猜你喜欢

网页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基于CSS的网页导航栏的设计
基于URL和网页类型的网页信息采集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网页制作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