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中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施

2012-01-29夏成凯刘耀武王甫成张雪梅

职教通讯 2012年3期
关键词:岗位实训中药

夏成凯,刘耀武,王甫成,张雪梅

高职中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施

夏成凯,刘耀武,王甫成,张雪梅

针对目前高职中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无法满足现代社会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亳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对该专业岗位群所涉及到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构建新的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各方面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教学效果明显。

中药专业;实践教学;技能培养;改革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针对中药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传统的实习实训教学内容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如何将实践教学项目与就业岗位群挂钩,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亳州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改革,让学生在实习实训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调研企业中药专业岗位群特点,分析不同岗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构建新的实践教学内容

(一)分析岗位群的能力要求

高职中药专业岗位群为:中药栽培、中药炮制加工、中药提取、中药制剂、中药检验。针对不同岗位进行具体的能力分析:中药栽培工作岗位要求毕业生具有中药的组培、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中药炮制加工工作岗位要求毕业生掌握中药炮制加工的基本操作技能,能解决炮制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中药提取工作岗位要求毕业生掌握常见提取操作技能,能解决提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中药制剂工作岗位要求毕业生能够熟练使用各类制剂设备和掌握各种剂型的制备工艺;中药检验工作岗位要求毕业生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检验设备和掌握中国药典规定的检验方法。

(二)重构实践教学内容

根据中药专业各岗位群的能力要求,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构建针对性较强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内容,该课程内容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

首先,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传统的实践教学基本以实验为主,主要在学校的实验室完成。实验内容单一、零散,而且每个学生做的实验内容、程序基本相同,缺少分工和协作,不利于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

其次,根据各就业岗位的需求,重组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内容由学科型向工作任务转型,实现了实践教学“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突出技术技能实训”的目的,促进了学生技能与就业的零距离接轨。

二、中药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

(一)分阶段开展实践教学

高职中药专业各岗位群对应的课程主要有中药栽培技术、中药炮制加工技术、中药提取分离技术、中药制剂技术、中药检验技术。现以《中药制剂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为例,介绍我院实践教学的基本过程。我们将《中药制剂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分为8个教学任务,并根据中药制剂工作过程,遵循职业技能训练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形成规律,以工作任务为切入点完成中药制剂技术岗位的实践教学。

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校内实训基地实训,第二阶段为企业顶岗实习。

第一阶段,校内实训阶段。本阶段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运用角色扮演、分组讨论、启发引导、演示讲解、现场点评等教学方法,在GMP仿真实训车间组织教学,有意营造职场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期实现工学结合的目的。

例如,以企业真实任务——板蓝根颗粒生产工艺为例说明“任务驱动”教学的特点。

第一,板蓝根颗粒生产的环境应具备什么条件,我们实际是否具备?

第二,教师布置制备板蓝根颗粒的工作任务,学生明确实际工作任务,教师与车间主任角色转换,学生与车间技术工人角色转换。

第三,教师设问下一步干什么?如何做?学生查阅文献,教师给予启发引导。

第四,学生开始依据文献设计工艺,分组讨论工艺的可操作性,教师给予点评。

第五,学生开始领料、配料、设备调试等实际操作,教师控制操作过程,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演示讲解、指导和点评。

第六,操作完成后,学生及时退料和清场,教师提出实操过程中哪些环节做得较好,哪些环节做得较差,学生表达各自的见解,教师要及时归纳和总结。

第七,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应学会相应记录的填写,教师应予以相应的指导。

第二阶段,企业顶岗实习阶段。本阶段主要安排在亳州中药制药生产企业内完成,安排学生在企业的各个实际生产岗位顶岗实习,并完成相应的实践教学任务。本阶段由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指导老师,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完成以上设置的教学项目,校内教师辅助车间专业技术人员完成教学。

(二)构建立体化考核体系

为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教学改革的可行性,我们与企业合作共同构建了立体化考核体系。该体系包括校内考核、企业考核和社会考核三部分。校内考核是指在校内完成的各项目的综合考核;企业考核是指在企业的顶岗实习考核;社会考核是指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中成药试制工考核。其中校内考核占60%,包括岗位纪律、岗位实际技能、必备知识、学习态度、书写实训报告等;企业考核占40%,包括工作纪律、岗位能力、工作态度、总结报告等;社会考核则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职业资格鉴定。由于项目考核技术性强、操作周期长,因此,特制定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考核标准,并将项目考核地点选在GMP仿真车间进行。

项目考核完全对应课程标准中各岗位的内容要求,它是将每一个考核项目再进一步分解为小项目,对每个小项目在整个生产流程中的作用分配以恰当的分值,学生按照实训的过程,完成相应的考核内容,教师作为考评员仔细观察学生在考核过程中的细节,并参考相应的标准,给出实际考核分数。

三、中药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传统的实践教学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工作过程,以项目任务为驱动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正如学生们的反馈,新实践教学体系,学生易于接受,走上具体岗位时能得心应手,真正做到岗位需要什么就学什么,体现出高职教学的应用性、实践性特点。

(二)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转变,专业教学能力得到增强

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教师传统教学观念的变革,激励教师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新理念,坚持创新,努力开拓,同时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教学能力也得到不断增强,成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目前,我院专业课教师全都具有企业实践经历,实现了教师与车间主任角色变换,为我院的新实践教学体系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生就业意识得到了加强,就业观念发生了转变

通过不断的实践教学,学生就业意识得到加强,而且培养了学生以企业为家的主人翁意识,专业思想稳定,学生分到企业后能安心、努力地工作,促进了学校的良性就业,药学院一次性就业率高达90%以上。部分学生选择了亳州的企业作为就业单位,为亳州的药业经济发展服务,实现了我院为亳州地方药业经济服务的办学目的。

自2008年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后,我们一直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对用人单位进行跟踪咨询,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职业道德、协调能力、团队合作、对企业的忠诚度等方面较为认可,认为我院毕业生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能够很快适用各岗位的需要。总的来说,用人单位对我院的毕业生满意度较高。

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对高职中药专业学生的培养较为关键,只有适应中药专业各岗位群的特点及要求,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贯彻“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现高职教育“职业性、实用性、地域性”的特点,才能促进高职中药专业的健康发展。

安徽省质量工程资助项目“2008省级中药学特色专业建设”;亳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高职中药学专业实训新模式探析”(项目编号:BYK0907)

夏成凯,男,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讲师,执业药师,在职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制剂;刘耀武,男,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院长,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鉴定。

G712

A 文献标识码:1674-7747(2012)03-0036-03

[责任编辑 贺文瑾]

猜你喜欢

岗位实训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