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S与B/S两种模式的职校学籍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2012-01-29殷红花张镭镭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教务学籍管理系统

殷红花,张镭镭

(1.扬州职业大学,江苏扬州225009;2.南京市财经学校,江苏南京210001)

学籍管理系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的关键。学籍信息处理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也是实现学校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重要内容。经过调查发现,大软件厂商对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大力开发与推广,力求推出满足市场需要的企业信息管理产品[1],而在学校软件方面,由于厂商在这方面的努力不够,以至于不管是零售的软件还是基于SaaS的网路服务软件都不能满足需要。全国的学籍管理系统绝大部分集中在一些比较知名的中学和大学中,他们依靠自身的条件设计开发符合本校情况的学籍管理系统,高效地管理学校的工作。但绝大多数的学校没有这样的能力,即使自己能够独立开发,也不尽完善。本文针对职业学校的教务管理与需求,开发设计了切实可行的教务管理系统。

1 系统总体设计

1.1 系统需求分析

通过对各个职业学校的教学、教务工作的了解,发现教务工作遵循以下的流程:每学期开始前,由各个专业部门根据开设的课程进行教师的定位,最终上交教师定位到教务科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以后,印发教师定位表,并且进行课程的编排。每学期结束后的成绩录入由各位任课老师完成,并把成绩册返回到教务科,教务科再进行核对,最后生成成绩总表和成绩册,由班主任发到学生手中。

本系统根据需求分为以下的子系统:学籍、成绩、教务管理、排课、选课、教师测评等。它所对应的用户分为:学生、教师、教务科管理人员、系统管理员。其中学生用户主要进行选课、教师测评。教师用户主要进行成绩的录入和试卷分析。其中班主任还要进行成绩总表的生成和成绩册的打印。教务科管理人员主要进行课程录入、教师定位、成绩的管理等各方面管理。系统管理员负责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1.2 系统软件结构

整个系统的子系统比较多,其中涉及到数据的安全性,以及用户使用的分散和方便性,本系统使用三层模型C/S和B/S相结合的体系结构。其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结构模型

其中B/S部分主要是完成选课模块、教师测评模块、成绩查询、学籍查询部分的内容。C/S部分主要是利用学校校园网完成学籍管理部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安全性比较高,涉及的人员比较少,数据流量比较大,主要功能模块有学生信息管理、学生成绩管理(成绩分析、总表打印、试卷分析、评语录入、成绩册打印)、系统管理和维护、学籍科管理、学生科管理等。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充分发挥两种架构的优势。比如由于C/S是配对的点对点的结构模式,采用适用于局域网、安全性比较好的网络协议(例如NT的NetBEUI协议),安全性可以得到较好的保证。并且C/S网络通讯量较低,传输速度快,不会占用太多的网络资源,同时由于学籍管理部分的客户端需要很强的动态交互性,而B/S提交以页面为单位,交互性满足不了[2]。所以我们在学籍管理部分使用C/S架构。在其他模块,对安全性要求不是很高,交互性也不是很复杂,但需要数据的一致性、实时性,更重要的要适应Internet的使用,所以在这部分使用B/S架构。B/S架构在客户端安装的是标准易用的浏览器,无需像C/S模式在不同的客户端安装专门的客户应用程序,这样则使得开发和维护工作简单易行。对于位置相对分散、信息交互量小的广大教师和学生来说,B/S模式系统可以使他们在多地域、任意时间访问系统中的数据,大大加强系统数据的共享能力。

1.3 系统网络模型

系统的网络模型如图2所示,B/S模式的核心模块由Windows 2003、IIS和SQL-Server,其工作原理是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将请求交给IIS接受请求并调用ASP程序,ASP程序通过ADO接口与数据库管理系统SQL-Server连接,进行数据库操作,ASP程序再将操作结果以HTML文本的形式发送给浏览器[3]。

图2 系统网络模型

C/S模式部分由服务器端的SQL-Server数据库、数据库管理工具和客户端的应用程序组成。其工作原理为客户端通过ADO或者ODBC接口向服务器发出SQL语句请求,数据服务器根据SQL语句生成所需要的数据结果。最后客户端应用程序通过ADO或者ODBC接口将生成的结果集数据取回。

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网络版教务管理系统是一个面向教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为其提供服务的综合管理系统,它在权限管理上主要分为系统管理员、教务管理员、教师、班主任、学生等几个方面,系统管理员主要负责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处理系统的突发问题。教务管理员主要负责管理学籍和成绩这部分的内容,比如打印成绩总表、统计不及格人数、重修人员名单、选课学生的名单等。教师主要负责成绩的录入和试卷分析的完成,学生主要是选课和教师测评。系统功能见图3。

图3 系统的功能图

整个系统分为五大身份进入,也就是五种权限,其中最为核心的是教务科这一块,这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每学期要求教务部门核对班级名称、班主任名称、教师姓名、新课程的定位、学生的调动等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本学期的各项活动才能准确开展。

班主任身份主要是学生的学籍和成绩块的统计,在学期末的时候,班主任进入系统,根据各个任课老师输入的成绩生成成绩总表,输入评语,然后自动生成成绩册,同时可以根据成绩评出本学期的三好生和名次等有用信息。

教师身份块主要由任课老师录入所教科目的成绩,然后根据本科目成绩的详细分布表给出一个相对应的试卷分析。这个中间有必修课和选修课部分。

学生块主要有两大部分的内容:一是学生选课系统,这块子系统正常情况是在每学期结束前,统一安排学生在校园的机房里完成选课,为的是学生选课时间的一致性和公平性;二是教师测评系统,这块子系统也是在每学期结束前,统一安排学生在校园机房里完成对老师的测评,为一学期老师的工作打分。

除以上的的几个模块外,还有管理员模块,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管理员维护系统、备份数据库使用的,所以在本功能图中没有标示出来。

3 系统安全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基于网络的系统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作为学校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教务管理部分的学籍和学生成绩等数据的安全性,我们在系统设计的初期就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作为重要部分的教务管理我们使用的C/S模式[4],主要是在校园网内使用,这样避免Internet的不安全干扰,另外每个用户有不同的密码和相应的权限,使得各级工作正常运作,而不会出现外人盗用,篡改数据等情况。

其次,保证数据库服务器的独立性,为其分配虚拟的IP地址,使其只对应用服务器可见。

最后,网络数据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数据的备份尤其显得重要,我们采取了多种备份的方式,在不同的磁盘上,按时间定时进行数据备份。

4 结语

针对职校的现实情况,本文研究开发了以上的学籍管理系统,本系统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基于C/S与B/S相结合的模型,具有传统管理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它结合了两种模型的优势,继承了C/S中的安全性、数据的交互性强的特点,又结合了B/S中用户分散、使用方便的优势,此系统的实现,能够很好的解决现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问题,能够实现无纸化作业,降低了学校的工作成本,另外在办公效率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得学校的办公水平上升一个新的层次。规模也能够得到扩大,针对性强。当然,学校的管理在不断的变化和进步中,所以系统的开发还要不断的经过实践和完善。

[1]高春艳.Visual Basic程序开发范例宝典[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张立科.Visual Bbasic 6.0程序设计参考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夏邦贵,郭胜.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宋金锁.基于BC/S的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1):119-122.

猜你喜欢

教务学籍管理系统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慧高速运营管理系统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慧高速运营管理系统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与优化研究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在线评审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实践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学籍管理模式研究
浅析新时期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创新探讨
民办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现状初探
教育部要求小学须在新生入学后1个月内为其注册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