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东》——报纸进军图书市场的试水之举
2012-01-28□尹璐
□尹 璐
(丹东日报社,辽宁 丹东 118000)
《丹东日报》创刊于1945年,历史悠久。在解放战争时期,丹东日报社除了出版报纸以外,还创建了辽东建国书社,翻印了大量红色书刊,为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唤醒群众,发动群众,建立新中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丹东日报社在继承优秀传统并发扬光大,充分发挥报社独有的人才优势、资源优势等方面积极努力,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其中之一就是出版丹东日报社文化图书。作为丛书的第一部《老安东》于2012年初正式出版。此书在本地发行后,引起了强烈的轰动效应。报社策划出版发行图书,在一些规模较大的报社已经成为寻常事,但作为市地级党报的丹东日报社,几十年来还是第一次。该书在筹划运行中的一些做法,对于市地级党报进军图书领域,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内容原创 资料独有
作为文化丛书之第一部,能否吸引读者的眼球,受到人们的欢迎,事关报社声誉以及系列丛书后续几部的命运,因此,选题很重要。大家经过讨论认为,内容必须立足于本土、独有。最后决定把该报记者收藏的有关丹东历史资料整理出来,名之为《老安东》。这些年来,反映丹东地区历史的史料书刊出版了不少,但是大都是转述,书与书内容相互重复。专业部门出的图书,又显得学术有余普及不足。《老安东》一书,以该报记者所收藏的资料展示的形式,向读者介绍安东的历史,视角独特新颖,内容独家披露。既有过去的文件档案,又有百姓当年使用的证券。读者翻开此书,所看到的都是自己大都没有看到的资料,因而有一睹为快的欲望。
版式新颖 装帧精美
《老安东》一书的装帧设计采取专业人士做专业工作的理念,聘请本地一流的策划设计公司进行版式和装帧的设计。无论是封面还是内文,都设计了几套方案,供该书编委会选择。事实证明,这种作法是成功的。其版式和整体装帧给该书增色不少。
校对精细 打造精品
因为《老安东》是历史资料,大而言之在各种提法上,小而言之在标点符号上,都与现在大有不同,处理不好容易出现错误,甚至会出现政治性的错误。为此《老安东》采取了两条线校对的方法:一是由出版社校对。出版社除正常校对外,还聘请了辽宁省内资深编审来审稿校对;二是由该报记者校对。两个校对稿放到一起再校,该书主创人员先后数次与出版社联系,共校对了十余次,校对稿叠起来达一米高。正是因为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老安东》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明显错误。
集中宣传形成声势
《老安东》主创人员为该书的发行制订了一套完整的销售方案,从预告到首发式,从硬广告到软性新闻,从研讨会到签名售书,可谓想尽一切办法。发行前一个月,五条广告在《丹东日报》和《鸭绿江晚报》上反复刊登,以期达到人人皆知的目的。在图书发行阶段,消息、通讯、图片、来信、评论等等各种体裁并举,报纸、电视、电台、网络同时宣传,一时间在当地百姓中《老安东》一书成了街谈巷议的话题,人人以拥有一本《老安东》而欣慰。
重点客户主动出击
为了增加销售量,丹东日报社一方面在一楼专设销售房间,方便个人读者前来购买;另一方面调动全报社编采人员的积极性,与各县(市)区委宣传部门建立售书网络,由他们把图书发行至乡镇街道。编辑记者还与旅游景区、酒店、饭店等联系,使《老安东》摆上这些公共场所,扩大其影响。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销售了数千册《老安东》,达到了预期目的,实现了两个效益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