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的1+X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探索*
2012-01-28戴长秀赖益强
戴长秀,赖益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信息科学技术系,广东广州 510545)
独立学院的1+X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探索*
戴长秀,赖益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信息科学技术系,广东广州 510545)
独立学院以培养综合性复合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的计算机教学特别强调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本文论述了独立学院计算机教学的特征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独立学院特点而制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方法。
独立学院;1+X;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一、引言
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我院以“培养具有优秀的品德、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扎实的基础、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外向型的专门人才”作为办学宗旨,而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独立学院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地更改课程体系框架,保证所培养的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现象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俨然已成人们的基本需要,对此我院提出了“通基础、精专业、强外语、重实践”的12字办学总体思路,其中重实践就是注重实践教学,加强第二课堂教学,开拓学生教育实习基地,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了达到重实践的目的,在计算机课程设置上我院以“大学计算机基础”为1,以Photoshop、Access、网页为X,然而在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问题,归纳如下:
1.计算机基础课程认识不足,出现“眼高手低”现象
在现代化的信息时代,计算机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现实中,计算机教学并未引起相应的重视,反而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有声音提出缩减计算机课程的课时,比如“计算机基础”课程由最初的每周四节逐渐缩减为每周三节,甚至有的学院已缩减为每周两节或更少。“计算机基础”作为每位大学生计算机课程的入门课是不是已没有存在的必要性?计算机课程是否应少开或不开?通过调查,学生毕业时,他们的知识更多地局限于Office办公软件的基本应用、图像的简单处理、静态网页的制作,网络应用也只限于QQ聊天、浏览网页、发电子邮件、玩在线游戏等。而Word的高级排版、Excel的函数和图表、PPT的高级制作、动态网页制作、动画、3D等掌握得却非常浅显。其他的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等更是一窍不通。
2.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结合不理想
课堂教学已由传统的满堂灌转向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然而它们的结合过于浅显或牵强。比如教师们会将简历制作、成绩表的简单统计等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课堂实例,而将来工作上可能碰到的公文信函制作、书本杂志的排版、数据的高级处理等应用讲授是少之甚少。同样一些简单的Flash动画制作在课堂教学中都可实现,然而学生们面对一些与生活或工作相关的应用比如房产宣传动画、社区宣传动画等的制作时却是一筹莫展。
3.教材建设理论性较强,应用性相对差
教材过多延续了传统教材的特点,概念多,理论性强。比如“计算机基础”中的进制、网络协议等内容涉及过多,这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未免要求太高,教材如此安排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花相当多时间将进制或协议讲授完,而学生们还是云里雾里不知进制有何用、该如何转换,局域网中他的学生机为何与教师机联不上,不知道如何共享文件夹等。一些常规应用如操作系统等软件的安装、IP等网络参数的设置却涉及过少,导致学生学完之后,仍需找教师帮忙装操作系统软件等。
4.考核方式单一,考试压力过大
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都是采用机房授课,强调学生的实操性,所以考核方式均选择了机考。而我院更具有特殊性,在1+X模式下的计算机课程不仅需要机考,同时还以广东省高校计算机水平考试作为考试系统。由于学生平时未能接触考试系统,所以考试过程中学生操作不熟练,看题速度慢,保存文件有误,考试过于紧张造成做题不理想等是学生们常遇到的问题。这种教考分离以机考成绩替代期末成绩的做法,给学生压力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相当大的压力,所以教师们授课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围绕考试而进行。
三、循序渐进,不断完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如今,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人们的学习速度在不断加快,新鲜事物的出现频率在不断加快,内容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计算机课程体系也不能一成不变,也要循序渐进,不断完善去适应新的特点和新的模式。
1.调整教学内容
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往往计算机教材内容有些滞后,这与计算机发展不相符合,所以需要教师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应对计算机的发展,比如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Windows7和VISTA推出已久,但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和考试系统仍然是Windows2003,还有Office软件仍然选择的是2003版,图形图像选择的是CS2或CS3版等。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既要跟考试系统保持一致,又要适当地增加新知识,有针对性地强化实践操作教学,做好第二课堂教学,从而较好地扩充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
2.建立与专业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计算机课程体系设置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文理有别,建立与专业相符合的计算机课程体系。许多院校是“1+X+Y”这样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其中的“1”代表计算机公共必修课“大学计算机基础”;“X”代表计算机公共必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VFP,C语言,VB,Flash,网页制作)”等,“Y”代表计算机公共选修课课程群,例如数据库技术基础、网络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硬件技术基础、软件开发技术基础、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平面设计与制作、动画设计与制作等。我院是文科学院,上述课程对文科学院的学生来说有些偏难,因此结合我院的特点和专业,计算机课程与上述课程有相当多不同,比如,对于中文专业的学生可开设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管理专业的学生可开设数据库应用等,而对于程序设计类课程可少开或在有些专业上可做到不开,真正地做到面向不同应用不同专业开设不同课程。
3.建立符合学生需要的动态选修课
动态选修课是计算机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学生们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课程,因此我院的计算机课程体系也由原来的1+X逐渐演化成1+X1+X2,即“1”是“大学计算机基础“,“X1”是Photoshop、Access、网页,“X2”是视频制作、3D建模、信息检索、网络推广等。动态选修课与必修课优势互补、动态平衡,相得益彰,充分释放各种课程的潜在功能,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
四、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改革实施保障
计算机教学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到如今的多媒体教学或网络教学,一直在进步。为了保证计算机课程体系改革顺利进行,促进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可采取如下措施:
1.搭建网络教学平台
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一个理想的网络教学平台是教师方便教学管理,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在教学平台上,教师可公开课程简介、教学大纲、电子课件、教学视频、布置作业等,及时解决学生学习问题,实时发表课程通知;学生可随时提问、上传作业、相互间讨论问题等,缩短了教与学距离,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效地解决了课程学时数不够的问题。
2.教材建设
为了保证教学顺利进行,需要有一套好的教材。我院组织教学一线并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分别编写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和习题,“网页设计”教材、“数据库Access”教材和“Photoshop”教材。这些教材注重了实验的操作性,根据我院学生的特点,选择了适合学生需要的案例,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3.完善考核方式
在课程考核方法上,充分考虑对学生能力的考评。不能以一个成绩定成败,改变传统的终结性考试方式,注重过程性考核,适当加以平时成绩,将成绩合理地分布在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更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也充分体现独立学院的特点。
4.提高教师素质
计算机知识的更新速度是任一其他学科都无法比拟的,所以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计算机的发展需要。同样针对快速变化的多样化人才需求,独立学院要及时引进和储备专业化的教师力量,保证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对于现有的教师队伍,应该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逐步扩展其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在教学和科研上充分发挥其能量,培养更多优秀的多样化人才。
[1]战德臣,聂兰顺,徐晓飞.大学计算机——所有大学都应学习的一门计算思维基础教育课程[J].中国大学教学,2011.
[2]孙咏梅.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办公自动化,2010.
[3]李志.公安现役院校“1+X”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9.
[4]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编辑:金冉)
G424
B
1673-8454(2012)01-0054-02
构建独立学院计算机公共课程“1+X”课程体系(BKYB20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