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唤大编辑 *

2012-01-28黄发有

中国出版 2012年14期
关键词:文化

文/黄发有

2010 年9 月14 日,老编辑家范用先生去世,文化界、读书界以各种形式进行纪念。朱农先生特撰挽联,寄托哀思:“创办读书, 巴老镌随想。干校六记仿佛漫记西行, 历史能不沉思?/首倡文摘, 傅氏传家书。牛棚日志权当一生书籍, 理论应起风云!”此联由书刊名组成,列举了范用主持编辑出版的《新华文摘》、《读书》两本期刊和《随想录》《傅雷家书》《干校六记》《牛棚日记》《理论风云》《历史的沉思》 以及重新出版的《西行漫记》《为书籍的一生》等引领一时读书风气的好书。随着胡愈之、叶圣陶、陈翰伯、柯灵、赵家壁、巴金、陈原、范用等大编辑家纷纷谢世,出版界和读书界应该对这一代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成长起来的大编辑家的出版实践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反思,继承并发扬其精神遗产,学习他们在饱经沧桑中不辱使命的人文情怀,在新形势下培育开风气之先的新一代大编辑。尤其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读书界对这一代编辑家有极高的认知度,普遍充满敬意,而中青年编辑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整体上有待提升。这种状况和编辑这一为人作嫁的职业的特殊性有关,但是,隐身幕后并不意味着消极无为。因此,出版界人士更应该以他们为楷模,在片面追逐利润的滚滚商潮前宠辱不惊,坚守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使命,立志成为站在时代高度上推动文化复兴的大编辑。

一、先行者的垫脚石

大编辑不是一种“虚名”,而是一种高屋建瓴、大智若愚的大境界。原人民出版社的同志在回忆范用时,提到范用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四个不要”,即一是不要韬奋奖,二是不要编审职称,三是不要“多得的住房”(他退出了按照规定分得的三套单元房中的两套),四是不要遗体。[1]在编辑界,“四个不要”的范用堪称无冕之王,他凭借自己的职业操守、奉献精神和人格魅力确立自己的威信和影响力。他用一生的坚持诠释了大编辑的真谛,即大编辑不是身份、地位、级别最高的编辑,也不是通过出版赚取最多财富的编辑。真正的大编辑应该是文化传承事业中的桥梁,甚至是扎根于汹涌波涛与巉岩峻岭之上的桥墩,用坚实的肩膀扛起络绎不绝的通行者。巴金在给范用的题词中写道:“愿化作泥土,留在先行者的温暖的脚印里。”范用从中选取了“泥土”、“脚印”作为自己两本随笔集的书名,并宣称:“我也愿化作泥土留在先行者的脚印里。”

大编辑必须具备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但大编辑不应事必躬亲,更不应贪功起衅,他不是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急先锋,他充当的是舟桥兵和工兵的角色,为先头部队架桥铺路,排除险阻,提供必要的保障。也就是说,大编辑的创新意识表现为一种脚踏实地的远见,像开荒人一样披荆斩棘,开辟出新的园地,为那些柔弱的种子提供肥沃的土壤。笔者非常喜欢赵家壁编辑的 《中国新文学大系》《良友文学丛书》《中篇创作新集》的里封、环衬或包封上的那幅书标:“画面上一位头戴阔草帽的农民,在春天广袤的田野里,左肩挂着谷粒袋,右手正在向条条麦垄撒播种子。”这幅取自国外藏书票的木刻版画,“线条粗犷有力,含意深远”,非常准确地概括了编辑职业的精髓——开垦和播种。[2]《读书》创刊号“编者的话”里有言:“坚决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敢于打破条条框框,敢于接触多数读者所感所思的问题。我们主张改进文风,反对穿靴戴帽,反对空话,反对八股腔调,提倡实事求是,言之有物。”这些具有明确针对性的编辑主张,力求打破思想枷锁和陈言老套,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卓越的胆识。

大编辑不是一种特权身份,平等意识恰恰是激发编辑的创造活力的精神法宝。正因为人格上的无差异,人们才应该相互尊重能力和观念的差异性,平等而自由地进行思想交流。针对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版界的官僚习气,巴金不留情面地指出:“这些年同某些出版社打交道,我有一种不应有的感觉,对方好像是衙门。在这方面我有敏感,总觉得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出现了‘出版官’……我念念不忘‘出版官’,这说明我和某些出版社关系中,有什么使我感到不平等的因素。”[3]过度强调等级观念,就无法平等地看待作者、读者和编者自身,在编辑观念上以特权编者为核心,追捧特权作者的写作习惯,迎合特权读者的接受趣味,就忽略了广大的普通作者和普通读者。正因如此,大编辑需要有一种“小编辑”的自觉,即不滥用编辑权限,踏踏实实地做小事,譬如埋头改正稿件中的错别字。像范用就倡导大学者写小文章,注重图书装帧的精美,甚至亲力亲为,设计言简意赅的内容导读和图书广告。在范用编的《爱看书的广告》中,就收录和介绍了鲁迅、叶圣陶、巴金、施蛰存、胡风、赵家壁等大编辑亲自撰写的广告文字。只有淡化等级观念,小编辑才能成长为真正的大编辑,而不是成为靠某种特殊身份保驾的大而无当、好大喜功、自高自大的“大编辑”。

二、商海里的传火者

编辑掌握着人类知识信息的选择权,充当文化积累的守护者是大编辑自觉的价值选择。在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的媒介环境中,编辑在对知识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优化时,必然要考虑产品的经济效益,大编辑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决不会为了利润而放弃信念,不会抛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出版流程中,根据图书的预期销量来决定一本图书命运的市场审查机制,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确实,通俗化和商业化的趋势正在不断压缩严肃出版物的空间。随着商业意味的加强,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一些打着编辑策划旗号推出的出版口号和出版炒作行为,与文化建设的相关性越来越远。在畅销与否逐渐成为通行标准时,越来越多的作者通过接受编辑的指令来获得生存空间,以抛弃自己个性的代价来适应商业法则,最终成为批量复制的文化模特。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就被商业趣味的侵略性严重损害,就像加拿大一枝黄花之类的有害物种一样,四处蔓延,轻易地突破生态安全的屏障,引发生态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些对文化始终怀抱热忱、拥有牺牲精神和敬业精神的编辑的存在,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就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在市场化语境中坚守人文理想,就要求出版机构在商业大潮中保持品牌优势,利用自己的文化积累激活经典资源,同时发掘具有新品质的优秀之作,提升市场竞争力。短、平、快的畅销书纵然粗糙而肤浅,但同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些文化产品与高品位的文化积累之作构成一种相互平衡、自然调节的关系。速效而速朽的产品的存在,恰恰烘托出了具有创造意义的精神产品的不可或缺。通过以书养书来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编辑策略。赵家壁对出版的难处抱着一种理解的同情,他认为:“如果出版商当不好,出版家也当不成了。”[4]在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机制中,必须靠利润丰厚的产品来支撑那些赔钱的好书的出版。故作高深、远离大众的编辑不是好编辑,编辑不能不考虑产品的市场前景,出版的每本书都赔本的编辑绝不是好编辑,但是,指望每本书都能马上赚钱的编辑是没有人文情怀的商人。美国著名出版人希夫林曾在兰登书屋旗下的潘塞恩出版公司工作30 余年,他出版过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杜拉斯的《情人》、萨特和波伏娃的晚年作品和米歇尔·福柯的学术著作,1990 年他创办了自己的小型出版社——新新出版社,致力于出版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文化价值的图书,他引用德国学者克劳斯·瓦格巴赫的话来表达自己的信念:“让我们直接把话挑明了吧:如果失去了印数少的那些书,那等待我们的便是死亡。卡夫卡的处女作只印了800 本,布莱希特的只印了600 本。假如当初有人觉得不值得出版他们的著作,那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5]他坚信:“图书能否获得读者的认可,完全取决于它的内在价值,而不是它对账本的贡献。”[6]中国本土像卡夫卡和布莱希特一样的未来大师的成长,同样需要像午夜出版社的热罗姆·兰东和美国天才的编辑家珀金斯一样的本土大编辑的发现和培养。

大编辑是发掘千里马的伯乐,必须有勇于扶持新生力量的胆识与魄力。因为只有培育新生力量,文化的发展才能有绵延不断的生命力。作家蒋子龙认为“大编辑”必须具备慧眼识珠、重情谊、重培养、打造名作、点石成金等品质,[7]大概大多数的名家最难忘的编辑都是在他们未成名时“托上马送上一程”的编辑。发掘新人,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发掘未来。但是,发掘新人常常要在经营上承担风险。希夫林就深有感触地说:“处女作几乎都会亏钱(人们甚至说好多作家总是写处女作)。即便如此,总有出版商把推出新作家看成一项重要的使命。无论是新观念还是新作家,都需要时间才能被人们接受。”[8]巴金在担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时,将《文学丛刊》打造为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标志性丛书。从1935 年至1949 年, 前后出版了10 集, 每集16 本, 推出了86 位作家的作品, 几乎覆盖了所有文学体裁。整套丛书中居然有36 本是新作家的第一本书, 堪称奇迹。巴金确实是在兢兢业业地践行自己所信奉的编辑理念:“编辑的成绩不在于发表名人的作品, 而在于发现新的作家, 推荐新的创作。”[9]曹禺的处女作《雷雨》、何其芳的第一本作品集《画梦录》、刘白羽第一本小说集《草原上》、 陈光英(荒煤)的第一本书《忧郁的歌》,丽尼的第一本散文集《黄昏之献》,师陀最早的三篇小说《谷》《里门拾记》《野鸟集》等都是诞生在《文学丛刊》的摇篮里。更为难得的是,其中还收录了批判巴金小说的刘西渭(李健吾)的作品,这充分体现了巴金的气量与风度。在出版界,走名家路线最为稳妥,由此滋生的“客大欺店,店大欺客”的潜规则也极为盛行。鲁迅的学生孙伏园是一代名编,《晨报附刊》和《京报副刊》都在他负责编辑时达到一时之盛,他非常重视名家,《阿Q 正传》就是他反复催稿催生的杰作,但是其编辑风格亦有明显的局限,即对年轻作者的忽视。鲁迅谈到他之所以编辑《莽原》周刊“聊以快意”,根源是“不满于《京报副刊》编辑者”。在金介甫的《沈从文传》中,谈到沈从文经常说起的孙伏园的掌故:在主编《晨报附刊》期间,孙在编辑部的一次会上,搬出一大摞沈从文的未刊用稿件,把它连成一长段,摊开后说,这是某某“大作家”作品,说完后扭成一团,扔进字纸篓。当时沈从文没有工夫多抄一份留底,报馆不愿花邮费退稿,所以他早期的大约1/3 作品都是这样被扔掉的。孙伏园的编辑成就是不容抹杀的,但他追捧名人漠视新人的风格,不无“势利”之嫌。时下的不少编辑,也多有追星的爱好,而不是以文稿的质量作为取舍的标准。被嘲讽为“大作家”的沈从文居然真的成了一代大师,孙伏园跌碎眼镜,这实在是有力的讽刺。最近20 年出版界有不少媒体和编辑热衷于炒作“70 后”、“80 后”、“90 后”等时尚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扶持新人,而是类似于商业选秀的拔苗助长。谁红就炒谁,谁畅销谁就最有水平,成王败寇和利润至上的逻辑的风行,使锦上添花的重复出版陷入难以自拔的恶性循环。

三、媒介融合的信使

在大媒体渐成趋势的传播生态中,大编辑必须拥有面向大文化的大视野。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重要时期,大编辑应当具备单一媒体形式编辑的专业性与文化深度,又应当具备多媒体编辑的包容性与文化广度。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中,媒体技术的变革要求编辑相应地革新编辑理念,掌握新的编辑技术与编辑手段。而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的交融和对话中,编辑功能呈现出多维度、交叉性、一体化的趋势,编辑、创作与阅读之间也向换位、交融的互动模式过渡。编辑要在变化的环境中不落后,就必须不断提高编辑素质,掌握不断学习的能力。大编辑要学有专长,博而能一。大编辑柯灵和范用早年因家境和战乱而失学,都只有小学学历,但是他们在漫长的编辑生涯中爱书如痴,不断丰富和拓展自己,在编辑和写作上都自成一家。具有敏锐的时代触觉的专家型编辑,是革故鼎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像“五四”时期的陈独秀、胡适、鲁迅、张元济、茅盾、叶圣陶等人的编辑实践,就呼应并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大转折与大转型,引领了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先声。

在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语境中,随着谷歌将数以百万计的图书数字化并将之上传至网络,“谷歌图书搜索计划”的实施,使许多技术至上者乐观地为传统图书宣判死刑,认为传统出版必然衰落。一方面,我们的出版人确实应该密切关注出版潮流的变化,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文化竞争力。美国的柯达公司发明了全球第一台数码相机,但因为其缺少危机意识,这家传统胶卷领域的霸主满足于眼前的繁盛,错过了将自己最先掌握的数码技术转换为商业利润的历史机遇。由于美国和欧洲在数字出版方面已经遥遥领先,我们更应该奋起直追。另一方面,不应该将数字化出版进行简单化的理解,认为数字化的目标就是对纸质出版的全面取代。图书作为人类文明的伟大的传承形式,已经成为历史的有机的构成部分。纸质图书的终结,在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文明的断裂。电子时代的信息如果完全失去了传统的纸面资料的支持,铺天盖地的信息将变得不可靠,也难免陷入以讹传讹的怪圈。因此,笔者认为理想的结果是一如偏爱旧式图书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长达恩顿所言:“电子书将充当古腾堡的伟大机器的补充物,而不是替代品。”[10]尼采强调为人应当具备一种追溯和追问历史的能力,让“所有的历史都被重新置于天平上衡量,往昔成千上万个秘密从历史的隐匿角落爬了出来”,他感叹:“谁也无法预测,历史将来会是什么样子。也许,过去的历史基本上还未被发现哩!所以还需要很多这样的反作用力啊!”[11]在新的媒介环境中的大编辑,就应该具备尼采所言的重新发现历史的能力,在激活历史的同时开拓新的出版空间。也就是说,让印刷文化与电子文化相得益彰,共同构筑阅读的未来。

在中外文化发展史上,每一个文化大发展的时代都是大编辑层见叠出、群星灿烂的时期,他们各显其能,以一种强大的合力促进文化的大繁荣。在商业化、世俗化渐成风潮的背景中,我们更需要大编辑对优秀文化的守护,激浊扬清,赓续文脉。他们的非凡之处在于不被外部阻力所牵制,能够对潜在的发展趋势有卓越的预见,开创先风,引领潮流,传播新知,培育新才俊。呼唤大编辑,呼唤绿色的文化沃土,呼唤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影子英雄!

注释:

[1]黄书元,张晓平主编.人民出版社的往事真情[M].人民出版社,2011:182-183

[2]赵家壁.赵家壁文集(第一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191

[3]巴金.随想录[M].北京三联书店,1987:374

[4]赵家壁.出版家与出版商[J].出版工作,1988,(2)

[5][美]安德烈·希夫林.出版业[M].白希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32

[6][美[安德烈·希夫林.出版业[M].白希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47

[7] 蒋子龙.编辑何以为“大”[J].中国编辑, 2010,(3)

[8][美]安德烈·希夫林.出版业[M].白希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9-90

[9]巴金.致《十月》[J].十月,1981,(6)

[10][美]罗伯特·达恩顿.阅读的未来[M].熊祥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75

[11] [德]尼采.快乐的知识[M].黄明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39-40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