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样的生活 不一样的视角——读美国记者海斯勒的《寻路中国》

2012-01-28金昌海

中国出版 2012年13期
关键词:海斯生活

文/金昌海

生活在自己国度上的人们,也许对这片国土上的一切都太熟悉了,所以对周围的事物熟视无睹,甚至感觉麻木,失去了发觉生活的热情。但世界永远是变化的,尤其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有时候不管你的反应多么迅速,都找不到很好的解决之道”,以至于“没有人能把中国琢磨透”。《寻路中国》(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通过对普通中国人真实生活环境的记录,把中国当今所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展现给读者。

《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Country Driving: A Journey Through China from Farm to Factory)是在中国居住、考察了10年之久的美国记者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伟)写的。在1996~2007年间,海斯勒以《纽约客》驻北京记者的身份在中国居住和考察,陆续创作了有名的中国纪实文学三部曲:《江城》《甲骨文》《寻路中国》,本书是三部曲之尾曲。这本书一经问世,便荣登2011年新浪中国好书榜十大好书榜首,荣获奇里雅玛环太平洋图书奖、亚马逊书店中国社科类图书第一名、《时代周刊》年度最佳亚洲图书等殊荣。彼得·海斯勒本人,因此书而被授予麦克阿瑟天才奖,被《华尔街日报》赞誉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并获得50万美元奖金。

《寻路中国》记录了海斯勒在2001~2007年在中国大陆生活和考察的经历。全书分“城墙”“村庄”和“工厂”三部分,采取了“以小见大”的观察和叙事方式。第一部分叙述了作者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第二部分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三岔村,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转商的变化历程;第三部分描写了中国东南部一个工业小镇的生活场景。

《寻路中国》这本书之所以吸引力十足,与海斯勒美式思维的新闻写作方法密切相关。他像大魔术师一样把自己所观察到的种种细节黏合在一起,组合成一幅陌生而又真实的中国图景。更重要的是,这些图景往往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而我们却熟视无睹。这本书让我们重新认识曾经被我们忽视的,甚至从来不曾关注过的一些人和事。

作为一本私人记录,《寻路中国》里直观、诚实、利落的文字和图片,随机性和现场感十足的发现和交流,有如美国人最擅长的“公路题材”,比大部头的理论性著作更具亲和力。在本书中,作者对人的空洞化、社会的空洞化,有许多精妙的刻画;对人性的微妙复杂、社会的陆离百态,也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描写。

与其他人写中国纪实作品不同的是,海斯勒很少直接涉及政治,也不对中国将来的发展发表鸿篇大论。他写中国,围绕的主题都是介绍中国的现状,笔下的人物大多数是流动人口、务农者、村落里的老幼妇孺,是一些文化水平不是太高的普通人。他认为大多数中国人比较乐观、务实、灵活。然而,中国的许多变化,尤其是发生在农村的许多变化,却是一种无论如何也难以让人乐观的变化:它让很多人的境况变坏了,而境况变好的少数人都已不再生活在那片土地上。他用英文记载下来所见所闻的初衷,是“想让美国人了解中国的普通人”,是为了帮助美国人正确了解中国人现在关心的是什么,最看重的是哪些东西。正是因为有了对这些基层生活的观察,有了对这些小人物的关注,才让读者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真实的中国。

作为海斯勒的中国纪实文学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海斯勒在写作《寻路中国》的过程中,仍然强烈地感知到 “每一天都有新的发现”,追寻故事的冲动是如此难以遏制,让人很难相信他会就此罢手。海斯勒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在漫长的自驾游考察过程中,以一个外国记者的角度来看中国,并将之以客观、风趣、充满感情的笔触通过《寻路中国》表达出来,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处在大发展过程中的真实的中国。

猜你喜欢

海斯生活
三明市海斯福化工责任有限公司
三明市海斯福化公有限责任公司
英国101岁老人高空跳伞破世界纪录
生活感悟
贾哈娜·海斯:激励“处于危险”的学生改变人生
无厘头生活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
总觉得别人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