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去草根化”任重道远
2012-01-28杨轶清
从现阶段浙商暴露出来的缺陷和未来的趋势要求看,“去草根化”是浙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任务
从社会成员结构来说,第一代浙商主要的自然人来源来自于农民,农民是浙商群体人力资本的最重要供应者,这一点毫无争议。较早的两次较大规模的浙江省私营企业主调查结果显示:出生地为“乡镇”及“村”的占了84.8%,出生地为“中等城市”和“大城市”,相当于地级市和省城的仅有不足5%,也就是说农民出身的占了绝对多数。
以首届风云浙商评选的10位资深贡献奖为例:冯根生、沈爱琴、宗庆后、邱继宝、施继兴、南存辉、徐文荣、徐冠巨、鲁冠球、楼忠福。这10位资深浙商中只有一位国企背景的施继兴具有大学学历,其中农民出身的7位,初中及以下学历的7位,白手起家的9位。所谓“浙商九成苦出身,80%出生于农民”的说法,并不夸张。
与同期全国私营企业主的平均指标相比,浙商的“草根化”色彩更鲜明:1994年,浙江私营经济主要指标已经排名全国前列,但浙商的平均学历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高中为界,浙商低学历段(含文盲、小学、初中、普高和职高)四级学历的比例均高于全国私营企业主,而高学历段(含中专、大专、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浙商的四级学历均低于全国私营企业主平均水平。大专以上学历只占浙商总数的11.6%,而同口径的全国平均水平为17.2%,高学历段浙商比全国平均低了1/3左右。
在草创阶段,这些“离市场最远”的人群恰恰是机会成本最低,同时也是具有丰富“企业家知识和企业家精神”的群体。所以,浙商集体创造了先发优势和文化优势。但随着环境的变化,浙商创业之初和成功之时的很多条件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浙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比如:“四千精神”是典型的浙商精神,但如果把浙商精神只概括为“四千精神”就不全面不准确。“四千精神”的核心是“肯吃苦”,从长远来说,把浙商精神简单地归结为“肯吃苦”是远远不够的。从现阶段浙商暴露出来的缺陷和未来的趋势要求看,“去草根化”是浙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任务。
——浙商文化价值观的有机更新。因为早期浙商大多数出身于“草根”,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与生俱来的缺陷:比如公共意识不足、行为规范性较差、社会角色意识欠缺、价值创造能力和文化塑造力弱等。要建立更加开放和兼容的心智模式,而价值观的转型是突破心智模式局限的前导。从自我或小我为中心向社会责任和谐共生的理念转变,有助于文化资本发育提升软实力。客观地说,与国内同行相比,浙商在这方面并不落后。但新形势要求我们进一步确立巩固既有优势,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浙商知识体系和学习机制的有机更新。“有文化,没知识”是浙商的著名悖论。上文的统计数据已经说明了这一点。而非编码知识,即隐性知识,也就是各种诀窍类知识,在浙商知识总量中的比重较高,这是浙商人力资本的显著特点。这些知识形态包括:工商传统的地方性知识、祖传手艺、商业习俗、生意经,以及共同的产业选择等。这些知识的流动和共享不但弥补了他们受教育偏低的不足,而且符合他们信息传播的偏好,因而学习收益很高。浙商的这一学习机制在市场早期有效度更高,在市场竞争进入到体系化、规范化的新阶段。这一特定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机制必须有机更新,否则就会陷入机遇导向和经验型决策的泥淖。
——以“革自己的命”的决心,避免浙商个人能力成为组织能力的上限和瓶颈。企业家能力与组织能力之间呈现动态配比关系: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个人能力大于组织能力阶段;个人能力与组织能力匹配阶段;以及个人能力小于组织要求阶段”。显然,第二阶段处于理想状态。若第三阶段不能有效突破或长期处于第一阶段,企业的危机就会积聚。一旦外部力量剧烈起伏,危机可能恶化或爆发。此次金融危机中破产倒闭的浙商企业,均属于这两类情形。要避免个人能力成为组织能力的上限和瓶颈,只有两条路:其一是企业主能力不断提升;其二是企业的命运不寄托于老板一个人。而这两条,都是草根浙商不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