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的春天
2012-01-28郭斯兰
全省各地新兴产业正呈现出群芳斗艳的强劲发展态势,但发展新兴产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是无法预知的,需要有冷静的思考和超前的判断
从2004年起,江苏GDP增速连续八年快于浙江,不断拉大对浙江的领先优势,2011年江苏国民经济总量已相当于1.52个浙江。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江苏抓住了工业化、科技化的有利时机,发展大工业园区、重化工业和新兴产业,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浙江却满足于“小而快”的经济模式,“温州模式”在国际经济危机中更显疲软,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从江苏的经验可知,下一轮的经济发展重点在新兴产业,领头羊在新兴产业。发挥传统产业块状经济优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处在十字路口的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当下正是万象更新的春天,是万物活力四射的季节,浙江新兴产业也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这片春天的大地里有明媚的阳光、甘甜的雨露、肥沃的土壤。
阳光,来自于省委、省政府规划引导的深化。早在2010年7月,浙江省就已确定重点培育发展生物、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物联网、新材料、海洋新兴以及核电关联产业等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年8月,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细化发展目标。根据最新规划,到2015年,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将达到5000亿元左右,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左右;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20%。
雨露,来自于政府政策的支持。这就是针对新兴产业的政策举措全面启动和推进,包括科技创新、市场培育、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以及土地和环境资源保障、体制机制创新等。如省政府已设立5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门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相关规划确定“在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中,确保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用地占全部新增产业用地的50%以上”,以保证新兴产业的用地需求;创建政府、企业以及科研机构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及各类创新服务平台,如宁波市建立了纺织服装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
土壤,来自于浙江这片土地上有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扎实根基。浙江民间资金充裕、民营经济发达,“四千四万”的创业创新精神正是孕育新兴产业的肥沃土壤。目前正在推进的“四大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和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将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空间。省级产业集聚区、省科创基地和海创园、高新技术开发区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示范基地。
全省各地新兴产业正呈现出群芳斗艳的强劲发展态势,但发展新兴产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犹如春天的天气,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是无法预知的,需要有冷静的思考和超前的判断。而当前部分浙商存在着急功近利、注重短期效应的心态,没有耐心去搞技术研发,这对于新兴产业成长来说是致命的;各地政府对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路仍然延续着发展传统工业时的习惯思维,投入的大量资金往往流入后端的制造环节,存在着新的布局雷同、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隐患。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相信在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合力推动下,凭借浙商灵敏的市场嗅觉和快速的转型能力,浙江新兴产业发展一定会春光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