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2012-01-28
社会建设与我国新发展阶段的战略选择
李培林
今天我们所说的“社会建设”,是从当前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概念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提出,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早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已经有所认识;12月的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六五计划”增加了社会发展的内容。此后到“十一五规划”,内容不断充实,中央还制定了各种社会建设专项的战略计划。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社会领域的目标是“社会更加和谐”,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建设”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也由三位一体变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新格局,十七大报告更是为“社会建设”单辟一节系统论述。“社会建设”概念的提出以及社会建设体系的初步形成,标志着中国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加强社会建设是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加强社会建设,是适应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基本民生建设,质量保障是一般性社会事业的发展,环境条件是社会安全建设。从近中期社会建设的要求来说,社会建设的社会政策体系包括人口、就业和劳动关系、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城乡管理、科技和教育、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8个方面的政策。(刘学礼摘自《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第6期,原文约8000多字)
涉台外交政策演变过程及其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1949—2007)
郭震远
涉台外交工作一直是整体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49年至2007年的近60年中,涉台外交政策的演变过程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和安理会的合法席位。大陆和台湾的激烈斗争影响着这段时期整体外交。第二个时期是1972年启动中美关系正常化到1978年宣布中美建交。大陆外交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三个时期是1979年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至1993年第一次汪辜会谈。这是涉台外交政策重要调整时期。第四个时期是1994年至2007年,涉台外交工作经过国际上激烈的反“台独”、反分裂斗争,日益成熟。涉台外交政策演变的主要特点是:坚决维护领土主权完整和国家统一,是涉台外交政策不可动摇的原则立场。不同历史时期的相关调整变化,都是对这一原则立场更有效的体现;涉台外交工作在整体外交工作中的特殊地位有所变化,而涉台外交为整体外交工作服务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涉台外交政策的内涵不断丰富,各项举措的灵活性、务实性不断增强。涉台外交政策演变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国际环境及其变化和中国整体外交政策及其变化,海峡两岸关系及其变化和大陆对台政策变化及其影响。2008年以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直接推动了涉台外交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刘学礼摘自《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第6期,原文约10000多字)
关于当前我国领导干部公选制问题的探讨
萧鸣政
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政府管理中最为关键与重要的问题,领导干部公选制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当前实行的公选方式已经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主流方式,并连续三年被评为最有成效的领导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举措。公选制的政治思想基础是邓小平有关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论述,组织人事基础是中央到各省市县成立的领导干部选拔机构,制度保障基础是1995年以来中央颁布的一系列选拔任用文件和条例。公选制自1980年以来经历了实验、试行、推行和实行四个阶段。它的实践形式划分为考任制、选任制、竟任制和票决制。学理上看公选制突现了公开、民主和竞争的原则和特征,核心特征是民主性,关键性特征是竞争性。公选制在政治学上有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与发展,开发学上有助于领导干部的能力培养与提升,管理学上有助于化解领导干部选拔中的人情问题和管理矛盾。但是当前也存在一些实践困境,改进建议是通过加长公示时间、放宽非核心性应聘条件等解决竞聘者理论上的广泛性和实际中的有限性;加强评价标准来解决培训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与价值观的不一致性;通过评价量化、简化和分解等解决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通过程序简化来解决方法的多样性和评价成本的控制性;通过聚焦关键素质和关键职责要求解决结果合适度与满意度的不一致;通过严格把关、监督、辅导指导来提高政治公信度和政治安全性。公选制要在坚持中改革发展。(刘学礼摘自《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原文约15000多字)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对外军事交往实践及启示
张 芳
自中共建立第一支武装力量时,就开始了对军事外交工作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造。革命战争年代的对外军事交往为新中国的军事外交奠定了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军事外交思想的起源。与苏军的军事交往是第一位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八一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仿照苏联红军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共产国际还派代表进行帮助和指导,但因不了解中国历史和国情,指导上出现过严重左倾错误。抗日战争时期,苏联曾支持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抗战,武装保卫苏联。对中共的援助包括经费、情报和支持东北抗日联军等方面,抗战结束时对中共采取了复杂的两面政策。解放战争时期,由于美苏冷战局面的逐步形成。苏共两党关系与军事合作密切,苏联给予中共军队以巨大支持,包括进入东北、解放新疆等。其次是与美军的军事交往。中共与美军的军事交往开始于抗战时期,在与美军观察组接触后,中共制定了与美军进行军事合作的方针,并在军事训练、情报和作战上进行了合作。抗战后期,美国调整对华政策,支持蒋介石反动内战,中共与美国合作中止。再次是在华南与英军的合作和在东北与朝鲜抗日游击队的合作。新中国成立前中共对外军事交往实践特点是:政党地位影响着军事交往中的主动与被动,利益需求决定了军事交往的长久与长短,力量对比影响着军事交往的广泛与有限,战争背景影响了军事交往的原则性与灵活性。新中国成立前中共军事交往的重要启示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和大胆创新的精神,军事外交的功能发挥是以军事力量的强大为前提。(刘学礼摘自《军事历史》2011年第6期,原文约9000多字)
对日受降权争端背景下的中共与美关系
于化民
国共受降权之争,是抗战期间双方实力对比消长变化的反映,实质则是对未来中国控制权的争夺。抗战胜利后,围绕对日受降权的斗争,一度成为国共军事冲突的直接导火索。由于美国是太平洋战场打败日本的主要力量,主导着对日受降事宜。杜鲁门政府从美国自身利益出发,接受赫尔利的建议蓄意把中共排斥在受降外,决定由国民党单方面垄断中国的受降权。尽管美国声称不卷入中国内战,但是以协助受降为名,通过派遣海军陆战队在华北登陆、大规模空运海运国民党军队、继续实行租借法等,帮助国民党夺取战场优势,这实际已经介入了国共之争。中共对于受降权据理力争,曾提议,凡被解放区军队所包围的敌伪军由解放区军队接受其投降,国民党军队包围的敌伪军由国民党军队接受其投降,并向英、美、苏等国发出说帖。但是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根本没有给中共划出受降区。其实中共对于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早在中共七大就做出准确判断,抗战胜利之初,中共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灵活应对美国的对华政策。在政治攻势上发动宣传攻势批评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军事上保持克制和忍耐,但在关键问题上当仁不让,如为了实施夺取东北战略,坚决拒绝美国在烟台登陆。当赫尔利辞职,杜鲁门任命马歇尔为特使调停国共冲突时,中共又利用美国政府内部对华政策的分歧,提出“中立美国”方针。总之,以斗争为主、斗争与合作兼而有之是这一时期中共对美关系的主要特点。(刘学礼摘自《史学月刊》2011年第12期,原文约26000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