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及其防范路径研究

2012-01-28林雅英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17期
关键词:不端科研人员学术

林雅英

福建江夏学院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及其防范路径研究

林雅英

福建江夏学院

高校的科研不再是一方净土,各种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层出不穷,引发了社会民众对学术界的“信任危机”。对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进行梳理,加强高校的学术道德建设、学术制度建设和健全学术监督制度,以防范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科研管理;学术不端

1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

近年来,高校学术不端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高校学术不端行为不仅影响着科研人员个人和学术界的声誉,而且浪费了社会资源,违反了学术规范,抑制了学术创新,助长了学术的不道德行为,还影响了科学研究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高校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是必要且长期的。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是指违反高校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剽窃——剽窃是学术道德缺失的表现

人的价值导向出了问题,没有统一的价值道德规范。科研人员重政治思想教育,轻道德品质教育,重科学知识教育,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把剽窃视为小节,科研人员道德意识淡漠,自律意识不强。剽窃除了普通的科研人员也有教授。合肥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杨敬安教授抄袭以色列Weizmann科学研究所Ronen Basri博士199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被方舟子披露。杨敬安几乎是逐字逐句地抄袭Rivlin & Basri论文的文字、标点、数据、公式乃至复制插图和照片。广州中医药大学的赖文教授和吴丽丽副教授曾经指出其校长徐志伟的博士学位论文涉嫌抄袭,在徐志伟的博士论文中大段文字出自敖海清博士的学位论文,而没有做任何修改,涉及的内容包括论述、分析和数据等等。在功利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把学术道德搁置一边,无视真理的客观存在,非理性因素占上风,再加上受到科研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诱导科研人员做出学术不端的行为。

1.2 篡改捏造数据

篡改捏造数据是学术诚信缺失表现。学术诚信在科学研究中表现为对科研人员的诚实性要求,是科研人员学术规范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山大学外语教学中心主任夏纪梅伙同副主任王哲等人,在申报2009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本科)时,张冠李戴,大肆造假。结果被人在学术打假网站“新语丝”上揭露,从此得了个“夏骗骗”的外号。西安交大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连生被陈永江等6位教授实名举报在申报“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时,夸大研究成果,把他人已解决的问题说成自己的发明,通过编造数据“包装”成果,骗取奖项和奖金。学术诚信要求科研工作人员的科学研究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事实,其研究得到的数据应该是真实研究的记录,而不能修饰、篡改或者主观选择片段的数据,更不能伪造其科研的成果。社会对科研成果的信任来自科学知识的确实可靠,而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学术诚信来保障的。

1.3 学术泡沫

学术泡沫是学术责任缺失的表现。学术责任是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活动中都应该接受并承担的,以学术规范规定的“责任”为准绳进行科学研究,并且必须对自己科研成果承担全部责任。尽管人人知道泡沫学术没有学术价值,但泡沫学术能换回巨大的经济、社会利益,令人趋之若鹜。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形成了另类的“繁荣”,各种“专家”越来越多,他们拥有各种各样的奖项,或者获得过各种各样的称号;同时国内的学术论文、学术专著的数量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我们看到,中国的大学教授、专著和论文从数量上讲都是世界前列的,但从质量上讲,我们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教授和学术专著、论文又有多少?曾几何时,科研人员卧薪尝胆,刻苦钻研,一年就发表一两篇文章,终其一生,也就出那么两三本专著。可如今随便一人动辄写几十本书,几百篇论文。学术泡沫可见一斑。学术责任是科研人员学术研究中肩负对科学自身发展和社会公众的使命。学术责任在科研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突出,它是科学研究求真、求实的基础,也是保证。不负责任的科研工作,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严重浪费,而结果也误导了公众,从而造成更深远的危害,比如危害科学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公众公平的权利。

1.4 学术霸权,钱学交易

学术霸权,钱学交易是学术评价体制缺失的表现。近年来,“近亲繁殖”在学术上也大行其道,特别在学者、学术机构中尤为明显。我们可以看到在硕士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招生中,有的高校对本校或本系统的考生,和对外来的报考生,其标准完全不同。在项目评审、评奖中学术霸权体现在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偏袒自己的弟子门生、同派,压制不同的学术观点,从而造成资源分配不公平、不公正。钱学交易体现在各种推荐、评审、评奖等活动中,立项不公平,奖项不公平,徇私舞弊。在一些学术评价活动中,学术评价体制分类不明确,对不同的对象,选择性的使用标准,从而达到目的。这使得学术评价中存在重形式走过场、重人情拉关系、重数量轻质量、本位主义等现象,影响了学术评价工作的公平与公正。

2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把科学研究、学问研究放在第一位,营造一种追求真知的学术氛围,提升学术道德,健全学术制度建设,使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2.1 要加强学术道德建设

高校要强化科研人员学术人格的养成,弘扬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培养诚实勤奋、热爱科学、求真务实、锐意创新、学风严谨、乐于奉献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可见科研人员在国家中的重要性。科研人员是社会的一支主力军,在道德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应该成为社会的标兵,道德的典范,更重视科学诚信和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重担。科研人员应正视成功和失败,正确地看待得失。学术道德的形成与培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可以让科研人员通过先进科研工作者的传记、事迹等进行学术道德教育,从中受到启发与鼓舞,使科研人员对学术道德从情感上认同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科研人员从自身出发提高学术纪律和学术道德的自律意识,以德修身,培养纯正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精神,倡导求真务实的学术作风,养成恪守学术规范的习惯,对学术研究充满热情。高校领导要重视并亲自抓学术道德建设,要以身作则,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纪律的事情,要坚决抵制,做到不徇私情。

2.2 要加强学术制度建设

健全学术评价机制,完善专家遴选制度,建立多元评价主体。

学术制度建设对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及其重要。高校要健全学术评价机制,取消以量化为标准的评价。因为这种量化的学术评价标准会导致低层次的学术成果泛滥,制造很多的学术泡沫,阻碍科研的创新和发展。学术评价除了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只有符合各学科特点,得到了同行认可的成果才能作为学术量化的依据。要有科学合理的专家遴选标准。专家除了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外还必须要有较好的科研道德修养,学风严谨正派,评议工作认真负责。要完善专家的遴选制度,除了要考察科研人员的专业知识,还必须考察科研人员的人格。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做学术不只是求知或职业,更是一种人生选择,一种价值追求。建立多元评价主体,增加学术评价主体,改善院级学术委员会的人员弹性,增加基层学术委员会的职能,避免评价越来越走向形式化、行政化而失去公信力和权威性,从而改善学术评价的公正性和引导性。

2.3 建立行政和学术管理分权制度

要建立专业化的学术管理队伍,提高学术管理的效能,避免科研人员因参加行政管理而放弃学术。目前许多高校的学术管理过于行政化,行政管理支配学术管理,而不为学术管理服务。从科研课题的申报与评审、科研成果的鉴定与奖励等学术管理过于行政化。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严重失衡,学术被行政操纵,使得学术不端行为顺利进行。高校内部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如把它们协调好,让其在各自的优势之下优势互补,相得益彰。首先要明确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界限,严格限制行政权力放大或对学术权力进行干预;其次要确立学术本位的观念和意识,充分尊重科研人员与学术组织在学术事务决策中的作用,高度重视并切实发挥学术权力在学术管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积极营造尊重学术的高校文化;再次要强化学术民主制度建设,健全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相关制度,保障学术人员能充分参与高校管理和决策,切实享有对学术事务的主导权;最后要改善高校行政管理方式方法,克服官僚主义作风,尽快实现高校行政管理从官本位向学术本位转变,从以行政管理为主导的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向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的转变。

2.4 要健全学术监督制度,加大学术不端惩处力度

健全学术监督制度,建立学术评价公示制、评审责任制、匿名评审制,加强学术监察力度。尽量扩大学术监督的执行主体,尽可能地让每一个科研人员都参与到监督中。明确学术监督机构在学术活动的地位、职能、权力、责任及义务,制定相关的学术监督规章制度。高校可以建立像美国的“研究诚信办公室”这样的职能部门,专门负责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取证以及处置。在接受学术界和公众的举报后,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必要的调查和鉴别,并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严肃的惩处。对揭发学术不端的个人给予奖励之外,还应该对其给予充分的保护,这样才能使更多的知情人站出来揭发学术不端行为,使学术不端在科学共同体内部得以有效的监督,保证科学研究的健康顺利开展。其实,每个科研人员在进行不端行为之前,心里都做了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分析,高效益、低成本是学术不端行为经常发生的动因。所以要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就要提高不端行为的成本,加大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力度。

[1]刘秋华.科研不端行为的社会学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1).

[2]王根顺,郑红霞.当今学术不端现象研究——基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本体价值论的视角[J].中国电力教育,2010,(13).

[3]李石勇.我国高校学术研究功利化之表现及其治理探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7).

10.3969/j.issn.1001-8972.2012.17.086

林雅英(1974.10);性别:女;籍贯:闽侯;单位:福建江夏学院;职称:助理研究员;学位:硕士;研究方向:管理学。

猜你喜欢

不端科研人员学术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关于采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的声明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
《中国粮油学报》关于学术不端稿件的认定和处理办法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企业科研人员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