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语
2012-01-28
编辑这期稿子的过程中,令人振奋的消息不断。“上天入海”完美收官,创造着中国人探索未知世界的一个个记录,许多“第一”将注定要载入史册。作为中国人,都为之自豪。这是提振士气、增强凝聚力的重要事件。
凝聚力是个法宝。它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挽救民族危亡最有力的武器。在近现代历史上,全民族同仇敌忾抵御外侮,赢得独立自主的事例不需列举。在内忧外患之际,凝聚力十分重要,而且也最能将人民团结起来,共渡难关。这在东亚国家中,是一个非常鲜明的传统,也许与文化基因有关。在和平年代,这种意识可能被忽视。而忽视的后果将可能是灾难性的。为什么在我们不断走向强大的时候,周边总是不太安宁?因为人家总把我们当做一种威胁,看做是一个潜在的敌人,并利用这种悲情来挑起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甚至拉人民做盾牌来对抗中国。其实,我们如果用激发民族主义的情绪来与之对抗,他们根本不是对手。但是,我们讲究策略,有礼有利有节。这种策略,要在我们大国战略的统领下实施。我们不称霸,但不允许霸权主义压制我们,我们的武器有两个,一是硬实力,二是软实力。其中,硬实力就是在强大物质基础上的战略威慑,包括像“上天入海”项目的实施,如果没有战略威慑,就会被压制、被搅局,这是很现实的国际战略博弈;而软实力的威慑就是,在类似“上天入海”这样的宏伟壮举下激发起的民族自豪感和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民族大义。这种软实力的增强需要不断地培育,切不可忽视。
与此同时,我们需要两条腿走路,精神上强大,具有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威力;而物质上,不断强大的体量需要做好分配,要让人民群众在充分分享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激发出作为社会建设者的参与积极性,在内心始终葆有一颗炽热的心,随时能够激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正如有人说,“上天入海也要管好地”,这个“管好地”的内涵有两个,一是管好我们的领土主权,国务院批准设立三沙市可以看做是一种回应,本期封面、封底刊载三沙市风貌,就是为了让读者看看我们政府在南海的主权宣示。二是要把地上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搞好,让人民群众能够在国家的强大中得到实惠。民生的改善就是一个重要方向。刘奇说,当前让老百姓能吃饱吃好是最大的民生,希望全社会多一点“粮心”。当然,吃饱吃好是一个基本要求,吃的安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刘孟山等提出应加快发展农村适度规模集中供水,解决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这是一个大问题。实际上,在很多农村地区,自然村打深井取水,家家户户在门前打口小井,能出水就以为能饮用的现象很普遍。殊不知,这个地下水早已被不远处任意排放的污水污染了,无怪乎“怪病”事件层出不穷。其实,不光是农村,就是在城市,自来水合格的能有多少?有些城市的取水口被污染已不是一个秘密,像湖南的长沙、株洲,江西的赣南等地区被重金属污染已不是一年两年了,治理起来可是需要几十年才可能取得成效,这还必须是不能增加新的污染,其涉及土壤治理技术、巨额资金的投入等课题,任重道远。还有,城乡地区垃圾围城的问题同样是涉及人们生活的安全问题,等等,管好这些问题是改善民生的大课题。
在管理中,我们需要回应人们的关切,就是“花多少、怎么花”的问题,本刊观察家提出,需要对花钱机制在法律程序上加以完善,做到阳光透明。宋立根等提出要尽快建立财政资金问责机制。同时,我们也要坚持倡导一种说真话、听真话的作风和氛围,正如王梦奎在回忆当年随彭真一起到浙江调研时,那么多国营企业的领导面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能够说出很多实话、真话,而不是面对领导念稿子,领导讲话时做记录。比如,“厂长是以党员的身份还是以厂长的身份必须执行党委的决定?”“农业政策清清爽爽,一年打开局面,工业政策拖泥带水,工厂心有余力不足。”很多问题至今还没有解决,那是怎么回事呢?我们需要真实的声音,也需要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把难事办成,把好事办好。